- +1
奧運會之后:有人如意,有人不如意,還有人回去當廚子
原創 無風浪 金融八卦女頻道 收錄于話題#奧運會1個
聚光燈下她們奮勇拼搏,享受每一次全力以赴的機會。奧運光環散去后,她們走回茫茫人海,贏也好輸也好,終究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文 | 金融八卦女作者:無風浪
東京奧運會結束了,咱們國家體育健兒一共拿了38枚金牌,可喜可賀。
運動場上自然是輸贏論英雄,拋開成績,這里有幾位女性的故事很值得一聽。
/ 1 /
先說一個日本人最不喜歡的奧運選手——大坂直美,日本人不爽她從開幕式就開始了。
一個黑人女孩,日語不流利,從來沒代表日本參加過奧運會,憑什么點燃代表神圣的奧運會主火炬?日本人心里的小九九大體如此。
好在她還有“價值”,作為當今世界網壇的知名選手,她很可能為日本隊拿下分量不輕的“網球女子單打金牌”。
結果好死不死開幕式4天后,她輸球被淘汰,連八強都沒打進。

▲NHK截圖
日本網友可算是逮到機會了,網上咬住大坂直美不放。他們撕的點幾乎全是“黑人、女人、沒拿金牌、不會說日語”這四個理由隨意結合,外加一些不堪入目的臟字。
連《日本經濟新聞》都假借網友的說辭發表評論文章說:“如果我們不得不接受‘黑人的命也是命’(大阪直美參加過美國黑命貴運動),接受她這樣的人代表日本,那至少她得贏下金牌。”言下之意就是沒拿到金牌,你就不配做日本人。
大阪直美與日本人究竟誰配不上誰?
大阪出生在日本,父親是海地裔美國人,母親是日本人,兩三年前為了代表日本參賽放棄了美國國籍。雖年僅24歲,網球成就不含糊,手握4座大滿貫獎杯(2座美網、2座澳網)。
什么概念呢。放眼整個亞洲,除了她拿過網球大滿貫,就只有中國的李娜拿過2次,男球員一個沒有。
大阪直美還登頂過世界第一,這一點連李娜都沒做到過。
據美國商業雜志《福布斯》統計,大阪直美2020年賺了374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7億,傲視全球女性運動員。放眼奧運會,收入僅比美國籃球巨星杜蘭特少。
所以,東京奧組委選大阪直美點燃主火炬,究竟是誰在消費誰,還真不好說。
再說回乏善可陳的奧運會開幕式,連北野武老爺子都坐不住,覺得開幕式“丟臉”,他都不好意思出國了。

如果說開幕式有亮點的話,真的只有大坂直美了。
因大阪直美多重的身份,本屆東京奧運會戴穩了“包容”、“多元”的帽子,在國際主流媒體上挽回了不少面子。東京奧組委絕非“傻子”。
大阪直美也夠倒霉的。
今年5月法網公開賽上,大坂直美由于抑郁癥,加上“在大眾面前說話會變得十分緊張”而拒絕出席法網賽后記者會。因此被組委會罰了15000美元,還有可能面臨四大滿貫聯合封殺。
不得已,大阪直美接連退出了今年的法網和溫網。如今又接二連三遭受到日本人網暴,想必心情壞到了極致,最近沒有參賽也沒有更新社交媒體。
好在,8月底美網網球公開賽就要開打,明年2月是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這兩項賽事都是大坂直美擅長的比賽,也拿過冠軍獎杯。
到時候取得好成績,日本人和日本媒體還認她做“日本人”嗎?
/ 2 /
再來說一個美國人恨得牙癢癢的女人——西蒙·拜爾斯。
7月28日東京奧運會女子體操團體賽上,24歲的拜爾斯打算用“尤爾欽科2.5轉體”來完成一組跳馬動作。
下面是拜爾斯這一動作的多點圖,原本她應該在空中轉2.5圈,實際上只轉了1.5圈,這一跳她失誤了。

下場后她情緒明顯波動,同美國體操協會商量后宣布退出團體賽和女子個任全能賽。退賽的理由是“出于對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視”,拜爾斯說:“今天在后場,我就像是在與那些惡魔戰斗。”
最終美國體操隊團體賽輸了,后面幾項比賽拜爾斯也沒有參加,本屆奧運會美國體操隊僅收獲一枚金牌。要知道上屆奧運會,拜爾斯自己一人就拿了4塊金牌。
千萬別說美國人對奧運金牌榜看得通透。拜爾斯退賽后,被美國人群起攻之,她被網暴到不敢看新聞和社交媒體的評論。還有個別美國人來到她住所附近拍照恐嚇,媒體把這形容為“死亡威脅”。
拜爾斯為美國做得夠多了。
從2013年起,拜爾斯就打破了白種人、黃種人對體操的統治地位,建立起自己的體操王朝。
她先后獲得15枚世錦賽金牌,4枚奧運會金牌,銀牌銅牌也是一大堆,是女子體操界絕對的“王者”,說她是體操界“博爾特、喬丹”一點問題沒有。

此次拜爾斯退賽情有可原,她有抑郁癥。比賽前幾天她姑姑去世了,還有她始終難以走出被“侵害”的陰影。
2018年1月24日,人間惡魔拉里-納賽爾被美國法院判了175年。在擔任美國體操國家隊隊醫的幾十年里,他以“醫學治療”為幌子對100多名女性進行了性虐待和侵害,受害者幾乎都是未成年人,拜爾斯是其中之一。

拜爾斯從小被父母遺棄,外公外婆將她撫養長大,沒人知道性格樂觀愛笑的拜爾斯內心要承受怎樣的煎熬,美國人只是希望她多多拿冠軍。
經過幾天“調整”,8月3日拜爾斯參加了平衡木的比賽,不過她輸了,輸給了兩位中國選手。
賽后拜爾斯帶著傾慕微笑著向勝者表示祝賀,這一舉動治愈了很多網友。看得出來對于比賽她已經釋然了,希望她快點走出其他方面的心魔。

/ 3 /
奧運會大部分人拿不到金牌,偏偏有人“特別如意”。
7月25日,荷蘭隊的范·弗魯騰在酷暑中騎行137公里后沖過終點,她高高舉起雙手慶祝自己獲得冠軍。此次東京奧運會公路自行車賽,荷蘭人派了4大高手參賽(2位奧運冠軍2位世錦賽冠軍),集團優勢明顯,荷蘭隊似乎穩拿這枚金牌。

▲范·弗魯騰
慶祝沒多久,范·弗魯騰被告知冠軍不是她的,人家安娜·基森霍夫早在75秒之前就撞線了。大型社死現場下,范·弗魯騰不停追問:誰是安娜?

▲安娜·基森霍夫
安娜·基森霍夫是一名數學研究者,擁有劍橋大學數學碩士學位和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此次比賽,她自己一人參賽,自己規劃營養和訓練,自己搜集比賽數據資料制訂策略,賽前自己研究東京的風向和濕度。

▲安娜推特上研究東京的天氣
當然,安娜也并非什么“業余選手”。2014年之前一直從事鐵人三項的比賽,后因為傷病退出,專攻自行車項目。她在奧地利獲得過冠軍,但沒怎么參加過國際比賽,這也是荷蘭隊不了解她的重要原因。
這里說一下安娜是怎么贏的。
女子公路自行車賽一共137公里,高手一般不會剛開始就“領騎”,這相當于給后面的對手“擋風”,能量消耗會很大。
比賽中,荷蘭隊利用人數優勢,輪流跑在前面,等到最后幾公里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自己拼自己的。
安娜沒有團隊,沒有正常出牌,比賽一開始就沖在最前面,前期領先對手10分鐘的車程,所以導致對手都忘了還有這個人的存在。

▲安娜比賽中領騎
賽后,安娜對自己沒按照教練的常識去比賽感到高興。她說“不要太相信權威”,她還說“我不是那種只會踩腳踏板的騎手,我要當自己的教練”。
看一下頒獎臺上,亞軍強顏歡笑的樣子就知道以后比賽荷蘭隊不會再吃這種啞巴虧了,下次比賽一定會“看死”安娜。

如果前面的路堵死了,換個賽道或許更加海闊天空。幫奧地利贏下102年來的第一枚公路自行車金牌,安娜往后未必還能再披金斬銀。
對于一個數學博士,這些重要嗎?
/ 4 /
再說一個意想不到的“勝利者”。
今年東京奧運會新設了一個項目——極限單車(BMX)。贏得花式賽女子組冠軍的是一個廚子,來自英國的夏洛特·沃興頓。

很難把騎小輪車空中360度空翻與一個廚師聯系在一起,但就是她摘下來歷史上首枚BMX金牌。
這姑娘玩單車已經19年了,沒想過爭金奪銀純屬個人愛好。
2018年跟朋友聊天聽說自己玩的項目被列入奧運會,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報名了英國代表隊。
大英帝國的體育組織部夠現實,直接告知他們只給男運動員發放訓練費用,因為論實力極限單車男運動員更強一些。
沃興頓大學畢業后在曼徹斯特一家墨西哥餐廳打工,學了一段時間技藝,跳槽到一家酒吧擔任主廚。為了奧運夢想,她不得不一邊掙錢,一邊用掙到的錢四處參加比賽。
魚與熊掌自古不能兼得,為了加強訓練,增加入選奧運代表隊的機會,沃興頓不得不減少工作時間,騰出更多時間用來訓練。
可能是看到沃興頓在BMX上的實力,英國自行車協會最終決定也為女運動員出資。于是2019年沃興頓放棄了廚師的工作,專心備戰。
結果大家知道,沃興頓憑借一套連貫的“空中轉身 + 360度回環“ 得了97.5的高分,為英國贏得一枚金牌。

當被問及奧運會后有什么打算,沃興頓估計也沒想到自己拿金牌,直言說自己還會繼續做廚師。至于喜歡的單車事業還是用業余時間練習。
不知道是不是這枚金牌不足以讓沃興頓衣食無憂,不過她的這份“隨意”還真的挺有意思。
/ 5 /
奧運會有輸有贏,時間面前,輸贏倒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參加了8屆奧運會的丘索維金娜終于退役了。
7月25日,故事有了暫時的結尾。鞍馬比賽中,丘索維金娜兩次跳躍成績不佳,沒能進入決賽。

賽后46歲的丘索維金娜神情憂傷地與教練擁抱,并宣布退役:“我從來沒有官宣過退役這件事,但這次是真的,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兒子,陪伴家人。”
其實她兒子的病早就好了,堅持比賽更多是為了她內心的熱愛。當然坊間還流傳一種說法,說她是為了廣告費,畢竟她的故事地球人都知道。
從2008年起,每屆奧運會我們都會復習一遍一個女人為了給白血病兒子治病而做高齡體操運動員的故事。很多中國學生甚至把她的故事寫進作文里。
可她的祖國卻先厭倦了她。
丘索維金娜本來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開幕式旗手,她在社交媒體上說::“朋友們!!在我的最后一屆奧運會上,我和巴圖羅夫將一起擔任開幕式旗手!我很榮幸!感謝信任!”
結果上場前丘索維金娜被告知不用去了,旗手換成另外一名女性運動員。看得出來這次換人很匆忙,有個細節,央視直播解說時只介紹了男旗手,女旗手則只字未提。
丘索維金娜非常憤怒,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沒有人給我解釋被換掉的原因,只是通知我不用去了!我的參賽積極性很受打擊,被扼殺了。我們都是人啊,他們這樣做太不應該了!”
不過,丘索維金娜很快恢復平靜。征戰賽場這么多年,她早知道人生不會事事如意。

/ 6 /
奧運會結束了,運動員回家了。贏也好輸也好,終究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上面這些人的名字很快會被忘記,世界還有新的故事發生,我們的生活也將繼續。
原標題:《如意和不如意的她們:奧運會拿完金牌,她回去當廚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