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俠客島:證監會第一副主席落馬,金融反腐風滿樓

過去的一周,是不平凡的一周。
這幾天內,寧夏、上海、北京集齊首虎,把全國地方高官反腐的拼圖補上最后三塊;軍隊系統再下兩城,武警交通指揮部也成為軍級將領落馬的密集區;而這周工作日的最后一天,中紀委一樣沒閑著,一條證監會副主席姚剛落馬的消息,就足以再次刷爆朋友圈。
靴子掉落,圍觀者眾。
下樓
“我今天下午上班時還看見姚剛的說?!?/p>
這是島叔一位朋友發來的消息。照此推算,中紀委又回到了熟悉的“不定時帶走”模式——這么說吧,從晚上8點消息傳出,到島叔落筆的時候,證監會官網的“領導班子”一欄,姚剛的一寸藍色免冠證件照依然出現在排名第一副主席那里。跟中紀委的筒子們比起來,證監會新聞網的加班意識顯然稍遜一籌。
是的,如果你再回想一下上海北京二地,這種不定時帶走的感覺會對比更加強烈。艾寶俊和呂錫文出事的消息公布后10分鐘到一小時之內,兩個直轄市的市委就已經召開會議,由一把手主持通報并表態完畢了。
而如果再有心一些就會發現,節奏感更強了:10月30號,就在不到半個月前,中央巡視組剛剛進駐證監會并召開動員會。
這次巡視,擔任組長的是劉卒。2013年,作為副組長的劉卒,巡視的是湖北,當年度就有兩名老虎落馬;當了組長之后,劉卒先后率組巡視了中船、華能、中建、兵器裝備;這一次,則輪到了證監會、上交所和深交所。
這節奏,如你所愿。
上樓
從進入證監會那一刻起,姚剛基本就一直在上樓。直到今天之前,如果你和他同年進入證監會,那估計他就是令堂口中經常念叨的別人家孩子。
東京大學博士畢業、并在日本著名證券公司工作后回國,31歲,當上了證監會期貨監管部的副主任;37歲,當上了國泰君安的總裁;40歲,成為證監會主席助理,進了班子;46歲,當了副主席。到今天晚上8點之前,他還是證監會排名第一的副主席。
而從2002年重返證監會后,發行監管這攤事兒,就一直歸他主管。換句話說,中國A股IPO的發審大權,經姚剛執掌達13年之久。
這中間,IPO開了又停,停了又開,曾經讓無數股民趨之若鶩,也讓無數投資者和權貴盆滿缽滿。甚至有媒體引用業內人士消息稱,同為山西人的王誠,旗下匯金立方入股的6支股票,就是在姚剛手下登陸創業板。
這哪兒是常在河邊走,這明明就是在河邊住下了。
作為市場眼中的“改革派”,姚剛主導了IPO,力推了股指期貨,也主導了救市。
說來也巧,今年牽頭做救市的三位證監會高管,除了一名退休之外,另外兩人就是已經落馬的姚剛和張育軍;救市還沒成功,中信系高管已經多米諾般倒下,另外一個民間穿著白大褂的私募圣手也戴上了手銬。
耳機里,唐朝還在聲嘶力竭地唱:“從來就沒有什么救市主,也不靠神仙皇帝?!?/p>
蓋樓
從事后看,姚剛下樓的征兆其實早已有之。
去年年底,直系下屬、發行監管部副主任李量落馬;今年8月底,負責創業板企業發行的劉書帆則因為涉嫌內幕交易、偽造公章、受賄等,被警方帶走。而劉,則是姚剛的前任秘書。
“改革是把雙刃劍,不能以為新股開閘了,先發了再說,一旦出現問題,誰都逃不了干系?!?013年,姚剛如是說。
事后諸葛亮誰都會做,墻倒眾人推也沒有意義。眼看他起高樓宴賓客,再看他樓塌了,本就是世事常態、因果相生。但姚剛所在的領域是金融,這恰好曾是老王最熟悉的領域。一策生而眾運改,在證監會這一部門里體現得最為明顯——畢竟,衛計委管到的可能是造人大計,而證監會的政策則影響的是真金白銀。
樓塌了,可惜嗎?很可惜。畢竟這是一個年富力強的干部,40歲就當了部級儲備,也曾被外界視為業內最懂專業的高管。
但話又說回來,哪個落馬的干部不曾在年輕時“一心想干事兒”,不曾有過委屈、掙扎、苦悶、彷徨又努力的歲月?
證監會的網站上,沒來得及撤下的照片下,姚剛的名字后依然綴著“同志”。今天“好同志”,明天“階下囚”,這樣的局面沒改變,反腐就依然沒有走出深水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