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百萬莊小區,沒聽說過?在北京,只要抬眼望望窗外,到處都是這樣的多層紅磚老房子。這樣的老小區被拆掉,可能沒什么奇怪。那么,如果要把百萬莊小區保護起來,你覺得奇怪嗎?
“保護?有沒有搞錯?”坐在百萬莊小區對面的小飯館里,服務員聽我這么說,差點沒樂了:“百萬莊小區有啥好留的?不就是個老小區嗎?” 我反問:“你是不是覺得城里人都住這種小區?”他點頭,我繼續:“那你知道老百姓啥時候開始住樓房的?誰是祖師爺輩兒的樓房小區嗎?”他詫異地望向窗外的紅色樓群:“難道是百萬莊?”對,就是百萬莊小區。
它是新中國最早自主設計的居住小區,是上了教科書的樣板小區,以這張藍圖為模板演繹、拷貝了大半個中國,從此以后城里人住上了樓房,我們國家的居住模式徹底發生改變,百萬莊小區對我國居住區規劃有著的深遠影響,這樣的小區,首都第一住宅區,該不該被保護呢?
百萬莊小區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位于北京西二環外車公莊路南。小區方方正正,九個居住組團環繞著中間的綠地、商店和幼兒園,各家各戶步行五分鐘就能到達。開車送孩子上學?根本不存在。這種規劃理念當時在國際上盛行,也算是學術界的創新,歐美學名叫“鄰里單位”,蘇聯叫做“擴大街坊”,被熱乎乎地應用到百萬莊的規劃中。所以這個小區是國際前沿規劃理念的中國實踐。
在建筑布局上,百萬莊卻不是照搬西方,而是根據北京的氣候特點,把住宅布置成“回紋型”,增加南北向建筑,減少東西向房屋。其組團又根據風水采用中國傳統的十二地支來命名,西側組團自北向南為“子丑寅卯”區,東側自南向北為“辰巳午未”區。你住哪?我住丑區。莊外人聽到這樣的對話,一定覺得奇怪吧。
百萬莊的住宅也不能小瞧,這些普普通通的三層紅磚樓,可是二戰后歐洲“現代主義”的手法,就是舍棄啰啰嗦嗦的裝飾,強調簡潔大方。據說紅色的墻面也是俄式建筑的特色,不過北京人也不覺得生分,反而親切,因為皇城里也多得是綠瓦紅墻。
住宅戶型現在看起來沒什么稀奇,但在那個時代,每戶60平米的兩居,有獨立的廚房和廁所,還是新鮮事物。當時百萬莊小區是國家重點項目,建筑材料很是講究。紅磚是燒制良好的上等紅磚,墻體現在也很結實。門窗的木料都是東北的紅衫木經過高溫處理,不生蟲不變形,六十年了依舊完好。門把手、合頁、連馬桶零件都是蘇聯上好的黃銅,哪家裝修扔出來,收破爛兒的都第一時間搶走。建筑內部不僅都是統一裝修好的,而且還統一配好家具、廚具、電燈和窗簾。比現在的開發商體貼多了,這才是精裝修,真正做到拎包入住。
這個祖師爺輩兒的小區,是不是比你家、我家強多了?沒錯,后來的小區,大多出于藍,卻沒有勝于藍。
這里還有一個秘密:小區的設計師也是重量級的人物,是國家級建筑大師,張開濟。張老先生設計過天安門觀禮臺、國家歷史博物館、釣魚臺國賓館、北京天文館等知名建筑,不是一般的建筑師??!現在,這樣頂級的建筑師,都忙著設計高大上的公共建筑去了,沒人看得上居住區這樣的小項目。
百萬莊小區不僅在設計上出眾,里面住的人更是了不起。這里是建國后國家棟梁、著名學者、國家領導人居住最密集的小區。莊里的居民臥虎藏龍,都是來自國家諸多部委機關(核工業、航空、電子、建設等)的開拓者和佼佼者,出門買菜的大爺都曾經是行業里響當當的人物。已故作家曲波,就在辰區創作完成了《林海雪原》?,F在申區住的也都是部級以上的領導。很多國家領導人,李鵬、溫家寶、谷牧、錢其琛等都住過這里。李鵬在自述《我這一家人》里,提到了在百萬莊的日子。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這個小區太神奇了,看起來一定也很神氣吧。
百萬莊小區里人很少,樹很高,路很窄。不由得放慢腳步,尋找大師的設計痕跡,卻被家家收拾得有情趣的小院吸引:花盆里種著雞冠花和“死不了”,籬笆上繞著牽?;?,家家都是生活設計師!流露出自然和親切,感覺像回到了小時候,哪是走進了陌生的小區,仿佛一轉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
這種人情味,在快速發展的北京越來越難以找到了。本來是要向大師朝圣,卻找到了思鄉的感覺,這也是百萬莊的另一種珍貴吧。
除了親切,也驚訝百萬莊小區的風燭殘年,破敗不堪。有的院子變成停車場,有的被租戶變成倉庫,屋檐脫落、窗戶破損、雜草叢生、私搭亂建。仿佛很久沒有人維護和修繕。
一打聽,原來由于部委合并,以前的主權單位消失,百萬莊處于“產權不清、責權不清”的尷尬境地,缺少了及時維修。而且,最近這十幾年來傳言要拆遷,居民們不敢裝修房子,不愿收拾院落,就這樣眼見著百萬莊一步步落魄。
小區里隨處可見這樣破爛的椅子,留給散步的老人稍作休息。如今它們靜靜地空在那里,似乎在期待,似乎很無奈。這些椅子,讓人想到百萬莊當年的光采風華。這個承載了祖國青春記憶、見證了新中國輝煌的地方,如今,在房屋中介的廣告上都打出“待拆遷小區”的字樣。
保護百萬莊小區迫在眉睫。而要做到有效的保護,不是你我點點頭這么簡單,而是需要一個國家認可的法定的“金剛罩”。
這個“金剛罩”就是把百萬莊小區納入“歷史文化街區”(北京地方稱謂為歷史文化保護區)。
只有這樣,百萬莊才會被保護,才會有機會申請專項資金去維修,還會有專門的部門定期督察,再不會有私搭亂建,再不會擔心被拆除,這樣居民住著才踏實,共和國的這段記憶才會被延續。
別以為歷史文化街區都是留著大辮子穿著馬褂走來走去的地方,這些地方差不多都被保護起來了,歷史保護不能總盯著故宮和胡同。特別是北京,不僅是明清的皇城,也是新中國的首都。新中國成立以后,建設了很多有新中國特色和價值的建筑,比如人民大會堂、北京天文館等建筑,已被列入“優秀近現代建筑名錄”,得到了保護,但同一時代、具有同樣價值的百萬莊小區,卻沒有個說法。只要沒有被收入“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名錄”,百萬莊就一直存在被拆掉的風險,這是懸在百萬莊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百萬莊會被保護嗎?沒有人知道,百萬莊生死未卜。
住在那里的前輩們,曾經深情地要求保留,但是沒有提到保護??赡苁且驗?,他們不是專業人士,當時尚不知有“歷史文化街區”這個名號。
居民對家園充滿感情:年過八十的老莊民組成了“百萬莊保護委員會”,說起拆遷,老人們很是氣憤:“他們不懂,百萬莊是個寶物?!崩先藗兣匿浵?、寫文案,記錄家園的點點滴滴。很多分散各地的“莊二代”、“莊三代”也牽掛兒時的家,網絡上組成群,討論保護,回憶青春。
社會各界保護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2004年張開濟大師親自給北京市領導寫信“隨著現代民居建筑的發展,百萬莊已經成為歷史,它是北京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部分”;2005年政協委員魯懷安提出了保護的建議;北京建筑大學團隊長年進行研究;2013年清華青年建筑師成立了“百萬莊studio;2015年中國青年規劃師聯盟成立了百人的“愛上百萬莊”社區營造志愿者小組……
很多人都在努力,但還是需要你。
借助網絡,請大家一起呼吁:
把百萬莊作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起來。
看到這里,請轉發吧,并讓你的朋友圈也轉發。百萬莊感謝你!
參考文章:
百萬莊歲月枯榮 九區擺出八卦陣 成懷喜
北京百萬莊住宅區建筑的文化特征與存在價值研究 賈榮香 孫 熒
百萬莊居住區能否“刀下留城” 靳東曉
百萬莊小區之歲月變遷 朱迪
共和國最早的住宅小區 居民之中臥虎藏龍 云心
留下百萬莊的人居里程 王軍
從百萬莊圖書大廈到“林海雪原” 小熊公告
慢步城市:愛上 ? 百萬莊 閑來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