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蘇寧或將接管國信舜天俱樂部,又一電商巨頭挑戰“地產足球”
江蘇足球要“改朝換代”了。
11月6日上午,江蘇國信舜天足球俱樂部在《新華日報》上發出公告,國信舜天準備撤出,俱樂部將進行全資轉讓。
公告顯示,此次轉讓方為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轉讓標的為江蘇國信舜天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3000萬元出資額(占注冊資本100%),轉讓參考價為52324.40萬元。
11月底,江蘇國信舜天隊將和上海綠地申花隊爭奪本年度的足協杯冠軍。大戰前吆喝5億賣球隊,國信舜天俱樂部是否已經定好下家?這位下家又作何打算?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多方采訪獲悉,發跡于江蘇南京的蘇寧集團,或將成為俱樂部的新主人,目前“正在走程序”。
這也是繼京東、阿里先后染指足球后,又一個具有國內電商大佬背景的企業巨頭玩起了足球。
十五年,舜天集團終“放手”
公開資料顯示,現江蘇國信舜天足球俱樂部最早成立于1994年,是中國足球甲A聯賽的創始球隊之一。

2000年,江蘇舜天國際集團成為球隊的主投資商,從此以“江蘇舜天”的名稱征戰中國職業足壇。
2011年初,江蘇舜天集團和江蘇國信集團合并重組,國信成為主投資商。因此,球隊名稱變更為“江蘇國信舜天隊”(下簡稱江蘇舜天)。
成立二十多年來,江蘇舜天在2012年前后達到戰績上的巔峰。先是在中超聯賽中奪得亞軍,并歷史性地拿到亞洲冠軍聯賽的參賽資格。接著,2013年初,他們更是在廣州2:1擊敗廣州恒大,奪取超級杯冠軍。
在成績的刺激下,江蘇舜天的主場觀眾人數近年來一路飆升。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2009年,球隊平均每場的觀眾人數為15000人左右;到了2012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5000人。
2012年10月20日晚,江蘇舜天主場迎戰廣州恒大,有65769人涌入南京奧體中心為江蘇舜天加油助威,這個數字創造了中國頂級聯賽史上最高上座紀錄。
“德迷”張近東開始布局
其實,蘇寧和江蘇舜天在今年年初就已經“勾搭”上了。
公開資料顯示,創辦于1990年的蘇寧集團,目前經營領域涵蓋傳統家電、消費電子等綜合品類,線下實體門店1600多家,線上的蘇寧易購則位居國內電商三甲。目前,蘇寧集團總市值高達1274億元人民幣,高于總市值740億元人民幣的恒大。
2015年3月3日,蘇寧正式成為江蘇舜天2015賽季的主贊助商。除了拿下球隊的胸前廣告位,蘇寧還在商業運作、球迷文化建設等方面和俱樂部進行合作。
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當時在發布會上稱,目前,中國的體育、文化、旅游等消費領域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運動產品和體育文化消費領域也是蘇寧重點拓展的目標市場之一”。

而這一次,蘇寧將從主贊助商變成俱樂部的主人。
和主打地產、外貿等產業的國信舜天相比,蘇寧這家民營企業巨頭的優勢在哪里?
有分析認為,坐擁蘇寧易購這個龐大的電商平臺,以及蘇寧1600多家線下實體門店,蘇寧對于球隊的商業運營將是全方位的,包括在線訂票、球衣銷售、線下球迷互動等等。
至于蘇寧在入主后的具體規劃,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沒有官方宣布,目前暫不方便接受澎湃新聞記者的采訪。
從球迷的角度,蘇寧對增強球隊實力的投入更受關注。
據新浪體育報道,蘇寧未來會考慮引進有一定知名度和人氣的大牌外援,挽留球隊中的實力戰將,保持本土實力架構。
當然,投入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板對足球的熱愛程度。有蘇寧內部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蘇寧“一把手”張近東很喜歡足球,尤其推崇德國足球,“欣賞他們整體、頑強、團隊作戰的風格”。
近日,張近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蘇寧將全面推進與歐洲各項頂級體育賽事的合作,包括體育賽事版權、贊助及俱樂部合作等多個層面,“圍繞互聯網零售生態圈進行合作延伸,加大蘇寧文化產業的布局建設”。
此外,在今年10月18日,張近東還當選為江蘇省體育總會名譽主席。

資本大佬進軍足球的背后
澎湃新聞記者通過梳理發現,近五年來,國內資本大佬齊齊將目光瞄準足球這塊肥肉,其中地產商們尤為搶眼。
比如恒大。2010年3月,許家印的恒大集團正式入主廣州足球。五年多來,廣州恒大連續五次奪得中國頂級聯賽冠軍,2013年更是拿到亞洲冠軍。
2011年,王健林的萬達砸下5億人民幣贊助中國足球超級聯賽達三年。如今則更多投入青少年足球領域,還花了4500萬歐元買下西班牙馬德里競技隊20%的股份。
同在2011年,富力地產組建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和廣州恒大分庭抗禮。
2014年初,主營房地產的綠地集團入主上海申花隊。今年6月,綠地創紀錄地砸下一億多人民幣購入塞內加爾球員登巴巴,極大增強了球隊實力。
此外,中國“地產足球”陣營中還有綠城、建業、永昌等地產商。
然而近年來,電商們開始入侵“地產足球”的版圖。
2013年,京東和中超聯賽簽下5年贊助合同;
2014年6月,阿里巴巴斥資12億元獲得恒大足球50%的股權,俱樂部因此更名為廣州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馬云的手也開始伸到足球領域。
因此,此番蘇寧入主江蘇足球,腳步已落后于京東和阿里。但是,蘇寧或將是這三大電商巨頭中唯一一個全資收購并管理球隊的企業。
那么,投資足球到底掙不掙錢?
就拿恒大來說,據恒大今年6月底公布的數據,恒大俱樂部2013年虧損5.76億元,2014年虧損4.83億元,2015年前5個月則虧損2.65億元。
但是,東方不亮西方亮。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前10月,恒大地產累積銷售1545.3億元,提前兩個月完成1500億的年度目標,是今年首個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的房企。
由此可見,即使是戰績顯赫的恒大俱樂部,也并不是通過投資足球來掙錢,而是不惜用虧損的代價來換取商業效應,從而給集團的主營項目帶來更多利潤。
成績永遠是足球俱樂部的第一追求,然而冠軍只有一個。一旦沒有成績作擔保,足球帶來的商業效應能有多少?企業的投資熱情是否會減退?俱樂部能否得到持續而穩定發展?這些必將是越來越多的資本注入足球后將要面臨的現實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