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毛澤東的西班牙粉絲

“這些無聊的教堂!宗教是用來蒙騙無知百姓的。”在瑪麗亞家里,她的父親跟我滔滔不絕,“西班牙為什么落后?就是因為我們有那么龐大的一個教士階層,阻礙一切思想進步,你看英國人,老早就擺脫了教會的束縛,結果怎樣?……”飯桌上,老人一邊啜著自家釀的葡萄酒,一邊跟我進行宏大敘事。瑪麗亞老早就告訴過我,她的父親是個左派,很樂意和朋友分享他的政治觀點。
“你是農村出來的嗎?”見我搖頭,他就跟我說,“要知道,農民的生活是很苦的。我和瑪麗亞的媽媽都是在鄉下長大的……”他跟我歷數干農活的艱辛。在他成長的年代,西班牙還處在佛朗哥的獨裁統治之下,普通農民所受的壓迫,或許并不比以往更少。他們夫婦倆都沒有兄弟姐妹。他們各自的父母之所以選擇只生一個,并不是為了節省資源,而是出于這樣的信念:他們既已淪為獨裁者的農奴,絕不會再給佛朗哥制造更多的新奴隸!聽到這里,我想起來韋斯卡時沿途所見的田野景色,干燥、貧瘠而高貴,甚至有些許悲壯的意味,與耕作這片土地的勞動者的氣質多么相符!
老爺子見我很樂意聽他講故事,就越說越來勁。“佛朗哥是個大笨蛋!”他很肯定地告訴我,佛朗哥政權之所以能阻止英國介入西班牙內戰、并且在內戰后成功避免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是因為獨裁者足智多謀,而是因為他背后有個很厲害的連襟給他出謀劃策。老人覺得,佛朗哥不過是一介武夫,身為一國政治領導人,形象實在太差:又矮又胖,智商還不高。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部革命家史。當個人的奮斗史與時代的宏大敘事結合起來時,就顯得非常有意義。瑪麗亞的父親最得意的個人經歷,就是參與了反對獨裁者的斗爭,并且最終獲得了勝利。“在反對佛朗哥的各種力量中,西班牙共產黨是堅持了最久的!”老人頗為自豪地告訴我。他也曾是“西共”的一員。他們“西共”也過黨組織生活,大家聚在一起討論社會問題,常常有激烈的思想交鋒。
1968年5月在法國爆發的學生風暴也刮到了西班牙,年輕人渴望自由,以各種方式投入到推翻獨裁、爭取民主化的斗爭中。當時,瑪麗亞的父親尚在服役——按照西班牙的一項奇特傳統,征兵采取抽簽制,他不幸被抽中,只得入伍。他告訴我說,那時軍隊里也不平靜,很多士兵和下級軍官密謀來一場武裝革命,哪怕是打游擊戰,也要把佛朗哥徹底趕下臺。
說到這里,老人提起了毛澤東軍事思想:《論持久戰》。他可是毛主席的崇拜者呢。瑪麗亞在南京工作的時候,他和老伴來過一次中國。對他來說,那趟中國之行不僅是探親,更是一次朝圣之旅。
西班牙的武裝革命并沒有發生。1975年,佛朗哥病逝,隨后這個國家奇跡般地和平實現了民主化過渡,之前受打壓的各個左派政黨終于重獲合法地位。不得不說,如果沒有瑪麗亞父親他們一代人的堅持斗爭,西班牙的民主不會來得這么快。聊起西班牙今天的問題,老人有一些傷感。比起他們那一代人,今天的年輕人不缺自由,缺的是工作機會,他們不得不去海外發展,比如瑪麗亞。他說著把目光投向正埋頭默默喝咖啡的女兒,此時,宏大敘事才一變而為溫柔的家庭微敘事。瑪麗亞正在申請新的前往中國的工作簽證,這意味著她又將遠離父母好長一段時間。
一頓午飯從餐前小食到飯后咖啡,吃了三個多鐘頭,這在中國人看來過于奢侈,而在西班牙人看來則是必需的。這只是西班牙的一個普通人家,家裝是簡樸而素凈的,過道的墻壁上掛著戈雅的幾幅畫,是他早期的作品,描繪的是馬德里市民在慵懶日光下的悠閑生活。瑪麗亞告訴我,她爸爸最喜歡戈雅的畫作。在與這家人告別之前,我還看到了老夫婦攝于1978年的彩色結婚照片。新娘嬌小甜美、楚楚動人,新郎身形偉岸、意氣風發。那是多么美好的年代哇!如今,老人的身形已經被歲月削減了幾圈,眼神卻還如相片中那般犀利。瑪麗亞曾跟我說起過,她的父親年輕時因為家里窮,沒有得到念大學的機會,否則憑他的才智和干勁,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我想,老人的青年時代并不因此而失卻精彩,他完全有理由為自己的選擇和自己的所為而自豪不已。是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的信念,給本來機械而荒蕪的人生注入了意義,難道不是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