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著名新聞人鄒韜奮誕辰120周年,劉延東、鄒家華參加座談

紀念著名新聞人鄒韜奮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召開。
據新華網北京11月3日消息,紀念鄒韜奮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11月3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座談會并講話。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鄒家華作為親屬參加了座談會。
鄒韜奮同志是我國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卓越的文化戰士、杰出的出版家和新聞記者。
劉延東指出,鄒韜奮同志有著深厚的愛國情懷、堅定的理想信念、鮮明的人民立場、強烈的社會責任。今天我們紀念韜奮同志,就是要繼承和發揚他的崇高風范,將老一輩新聞工作者開創的事業不斷向前推進,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大局。她強調,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行業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新要求新部署,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精神,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要深化改革、開拓創新,多出精品力作,滿足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加快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提高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要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開展中外人文交流,推動更多優秀作品“走出去”,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要適應創作格局、傳播業態、消費方式等新變化,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創新引導管理服務的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人物介紹】
杰出的出版家和新聞記者鄒韜奮

九一八事變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堅決反對國民黨政府對日本侵略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他主編的《生活》周刊以團結抗敵御侮為根本目標,成為國內媒體抗日救國的一面旗幟。一二八淞滬抗戰結束后,國民黨政府在簽訂屈辱的《淞滬停戰協定》的同時,調集大軍“圍剿”蘇區和紅軍。鄒韜奮堅決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做法,痛斥蔣介石、何應欽等是軍閥和民族罪人。
1932年7月,他成立生活書店,任總經理。生活書店團結了一大批進步作者,在全國各地建立了56家分支機構,先后出版發行數十種進步刊物和包括馬克思主義譯著在內的1000余種圖書。1933年1月,他參加宋慶齡等發起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當選為執行委員。不久,被迫流亡海外。在兩年多的流亡期間,他考察了英、美、法、德、意等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蘇聯,閱讀了大量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實現了思想上的升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8月,他回到祖國后,正值日本侵略軍制造分離中國的華北事變。他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在上海創辦《大眾生活》周刊,響應共產黨的號召,旗幟鮮明地支持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期間,他擔任上海各界救國會與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領導工作。他的活動遭到國民黨當局的忌恨,他創辦的《大眾生活》和《永生》雜志先后遭查禁被迫停刊。
1936年11月22日,他因積極宣傳抗日,與沈鈞儒等7人被國民黨當局逮捕,成為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之一。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后獲釋,在上海創辦《抗戰》三日刊。上海淪陷后,轉至武漢,繼續主編《抗戰》,并將其改編為《全民抗戰》三日刊。武漢淪陷后,到重慶繼續主編《全民抗戰》。1938年任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當局加緊迫害民主進步人士,更加嚴厲限制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各項民主權利。積極進行抗日宣傳的生活書店及其出版物不斷遭到查禁、封閉。1941年皖南事變后,鄒韜奮被迫再次避走香港。在香港,他繼續宣傳抗日,揭露國民黨當局對日妥協投降傾向和對民主進步人士的迫害。香港淪陷以后,他在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先后轉移到廣東東江游擊區和蘇北敵后抗日根據地,繼續從事抗日民主的文化宣傳工作。期間,他多次向黨組織提出入黨請求,黨組織認為他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在國統區工作對黨和革命事業更為有利。
1944年7月24日,鄒韜奮在上海病逝。臨終前,他再次表達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愿望。9月28日,中共中央根據他生前愿望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中共中央在致其家屬的唁電中稱他為“吾黨的光榮”,“韜奮先生二十余年為救國運動,為民主政治,為文化事業,奮斗不息,雖坐監流亡,決不屈于強暴,決不改變主張,直至最后一息,猶殷殷以祖國人民為念,其精神將長在人間,其著作將永垂不朽。”
妻子沈粹縝。1926年與鄒韜奮結婚。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鄒韜奮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據新華網資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