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謂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
在非專業人士看來,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失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國家競爭力,以及與整體經濟有關的其他問題(或者,用經濟學的專業術語來說,是宏觀經濟)。
他們很少提到,甚至可能不知道,在宏觀經濟背后選擇和交易的復雜關系。比如,人們要選擇在哪里生活和工作,要選擇儲蓄所占收入的比重,要選擇購買哪些商品,等等。公司要在地點、投資、雇傭、解雇、廣告和許多其他商業領域做出決定。政府也要在基礎設施、行業監管、商品及服務的稅收結構和稅率等方面制定政策。
公民對于經濟的細微層面(或者說,微觀經濟)了解較少,甚至可能會忽視上述問題。原因在于,經濟運作在微觀層面通常非常順暢;即便偶爾出現故障,和宏觀經濟遭遇的麻煩比起來,也顯得微不足道。但這樣的小故障一旦累積到一定數量,就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并且可能在宏觀經濟層面產生巨大的影響。
因此,我們需要弄清楚,為什么在微觀層面經濟運作大多數時候都非常順暢;為什么經濟運作有時會出現小故障,有時會遇到大麻煩,以及如何來防范和應對這些問題。
在本書中,我嘗試提出這樣一種關于經濟學的思考方式,并由此得出一些結論。我希望能說服非專業讀者,讓他們明白微觀經濟學非常重要,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其重要性不亞于失業和通貨膨脹。
我希望能帶給他們一些頓悟的時刻。他們會說:“我經常看到這個話題,現在我終于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不僅如此,我還希望能給他們提供一些微觀經濟分析要用到的基本概念和工具,供他們在自己的思考和行動中使用,并且促使他們想要繼續閱讀我推薦的書目。
進入正題前,我先強調三點。
首先,本書只是通識讀本,不可能對這個領域進行全面介紹。我不得不排除許多話題、想法和方法,不是因為它們不重要,而是因為我想把通識讀本的篇幅留給其他內容。如果你是專門研究微觀經濟的學者,并且本書沒有涉及你最喜歡的話題,還請諒解。
其次,經濟學必然涉及定量研究,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比如閱讀表格和圖表。我盡可能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處理這些話題,如果有些讀者在理解圖表或數字方面偶爾會遇到麻煩,可以跳過這些內容,直接閱讀剩余部分。
最后,我希望本書能吸引讀者,希望我的寫作方式易于理解,但讀懂本書并不輕松。如果你對微觀經濟學完全陌生,那么我建議你不要一次性閱讀太多內容。我想借用P.G.伍德豪斯在他的吉夫斯故事集序言中所說的一句話作為我的建議:不要試圖一次性讀完本書。雖然這完全可以做到——我在校對時就是一口氣讀完——但是閱讀效果并不好。如果你只是想告訴別人你已經讀完了,我覺得這樣做不值得。放慢節奏。把書翻開。逐步去理解。每次只需讀懂一部分內容。如果偶爾失眠,那就在夜里增加一點額外的閱讀量。

《微觀經濟學》,阿維納什·迪克西特 著,陸赟 譯,譯林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
為什么微觀經濟學就像一條在夜里不會吠叫的狗
每天早晨,我會選擇喝咖啡的具體方式。我有多個選項,可以在家里自己制作,可以去全國性的連鎖咖啡店(比如星巴克),或者去普林斯頓當地的“小世界”咖啡館。如果我決定外出,我可以選擇步行、騎自行車或開車。喝咖啡的同時,我還可以吃有益健康的麥麩和漿果,選擇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松餅,或者改吃雞蛋和培根來攝入脂肪及鹽分。
我的選擇取決于諸多因素。比如:下雨還是下雪;我是否在前一天晚餐時飲食過度,需要鍛煉;我的朋友是否聚在一起,并且我是否覺得當天早晨應該參加社交活動;當天我是否突發奇想,或者純粹渴望新的花樣;另外,還要考慮不同地點吃喝需要支付的價格和享受的品質(如果我在家自己制作,還要把時間成本計算在內)。
鑒于這些條件每天或每月都在變化,我的選擇也隨之發生變化。但是,每當我來到咖啡館,店員從不會說:“對不起,我們今天不提供咖啡。”當我去超市購物,想買一些咖啡回家自己制作時,也不會遇到斷貨的情況。
他們怎么知道我會來,為什么他們已經做好準備,并且愿意為我服務?再來看我之前的選擇,我去買了一輛汽車,為的是能自己開車(而不是選擇其他交通方式)去咖啡館或超市。別人為什么能預計到我的需求,并且準備好車輛?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包括:數千萬消費者購買什么樣的商品和服務,以及他們如何做出選擇;生產者如何做出決定以滿足需求,以及雙方如何互動。很多時候,交易相當順利。這就是為什么微觀經濟學就像一條在夜里不會吠叫的狗,這也能夠解釋為什么非專業人士對于微觀經濟問題通常一無所知。
但是,上述交易機制時不時會發生錯誤。舉個小例子:有幾天我到達咖啡館的時間比平時要晚,然后我發現松餅賣完了(雖然我可以買烤餅或其他碳水化合物食品作為替代)。但有些時候,交易機制失靈的后果非常嚴重,比如20世紀70年代的汽油短缺,又比如21世紀初的房地產泡沫以及由此造成的經濟危機。
因此,所有的聰明讀者都應該掌握微觀經濟學的要點:
首先,交易在什么時候、以何種方式能夠順利進行;
其次,交易在什么時候、以何種方式失靈;
最后,當交易機制失靈或即將失靈時,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信息與激勵
在大多數社會中,消費者和生產者在市場中進行互動——不一定是傳統的集市和市場,也可以是商店、餐館和其他場所,比如談判和拍賣會,還有越來越普及的互聯網。在市場中,買家向賣家支付一定的價格來獲取商品或服務。這個價格具有雙重作用。
首先,如果某些東西稀缺,其價格會上漲。因此,高價向外界傳遞有關稀缺性的信息。
其次,當價格提高時,該商品或服務的供給者可以通過生產更多商品或服務來獲利,而購買者將減少購買量,或者改為購買其他商品。因此,高價也為緩解稀缺性提供了必要的激勵因素。
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用于協調生產者和消費者達成交易的信息機制和激勵機制,特別是價格能否實現雙重作用,以及具體如何實現。
對信息和激勵的關注也告訴我們,價格機制在什么時候、出于什么原因會失靈:它可能會傳遞不充分或錯誤的信息或激勵,也有可能這些信號沒有引起反應。當一個人的行為對他人產生溢出效應時,就會出現這種最常見的失靈現象。每個汽車司機都會造成空氣污染,從而增加清潔空氣的稀缺性。但是,清潔空氣沒有市場,也沒有價格,因此沒有人收到關于這類稀缺性的信號,也沒有人會受到利潤激勵去緩解這種狀況。
如果對于信號的反應受到抑制,價格機制也可能失靈。價格管控產生抑制作用。新的生產者進入市場時遇到的障礙同樣如此,不管是自然環境造成的天然障礙,還是現有的生產者建立的戰略障礙,抑或由政府造成的政策壁壘,都會產生抑制作用。此外,現有的生產者可以密謀合作,保持一定程度的稀缺性,從而推高價格,獲取更多利潤。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國家,由于生產和供給都掌握在國家手中,因此政府官員通過滿足消費者需求所獲得的個人收益非常有限。反之,忽略消費者需求所受到的懲罰也微不足道。在沒有市場的情況下,政府官員甚至得不到關于稀缺性的足夠信息。這就是此類社會體系會造成物資長期短缺,并且質量很差的原因。
更微妙的是,傳遞稀缺性以外的其他信息也可能導致價格機制失靈。
假設你知道一輛2010年生產的豐田凱美瑞二手車售價約為1.5萬美元,但你不知道自己打算購買的這輛車的真實車況。可以推斷,這輛車的實際價值不會超過1.5萬美元。否則,之前有大量機會觀察車況的車主不會以這個價格出售。但它的實際價值可能低于(甚至是遠遠低于)這個價格。這會降低你的購買意愿。如果所有的購買者都這樣認為并放棄購買,那么需求低迷會導致價格回落,迫使更多的車主(賣家)退出市場。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整個市場可能崩潰。
當然,如果賣家的車況良好,并且買家也想買到好車,傳遞可靠的質量信息可以幫助他們共同受益。他們之間用于溝通的信號,也屬于微觀經濟分析的對象。
道德或倫理層面會造成另一種市場失靈。如果潛在買家沒有購買力來滿足他們的愿望,那么價格機制的信號和激勵就會失效。賣餡餅的人對天真的西蒙說:“讓我看看,你有多少錢。” 西蒙不得不說實話:“我沒錢。”這是個小例子,但我們有理由認為,健康和教育等需求應該被視為寶貴的或基本的人權,不管這個人是否具備支付能力。制定和實施公共政策來滿足這些需求是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課題。
價格和支付不一定非要采取傳統的貨幣形式。一物可以用來換取另一物,支付也可以延遲,變成貸款或欠下的人情。根據具體情況,一種“貨幣”形式可能比另一種更合適、更有效。在許多社交場合,金錢是粗魯的、不恰當的,親朋好友之間普遍存在互惠互助交換的非正式安排。為了醫院和剛畢業的醫生相互匹配,就會形成復雜的算法和組織。涉及多方的器官(例如腎臟)交換也是如此,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出售器官用于賺錢的做法令人憎惡。寬泛來說,如果把背景信息考慮在內,經濟分析可以在這些多樣化的互動和交易中取得巨大成功。
要說的內容太多,而可用的篇幅太少。所以,介紹性的閑聊和動力已經足夠了。我們現在轉入正題,開始分析經濟活動的終端用戶,也就是消費者。
(作者阿維納什·迪克西特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自1981年起在普林斯頓大學任經濟學教授,曾任美國計量經濟學會及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本文摘自《微觀經濟學》一書,澎湃新聞獲授權轉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