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習主席提及的國富論、天演論是如何打開近代中國思想界視野的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英國國宴時,在演講中講道:“《國富論》、《天演論》等英國名著則為近代中國思想界打開了全新視野。”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在中國最初是由嚴復于1897年至1902年完成翻譯的,后由上海南洋公館譯書院出版。嚴復譯本稱為《原富》,至于何為“原富”,他在《原富·譯事例言》中有所說明:“云《原富》者,所以究察財利之性情,貧富之因果,著國財所由出云爾。”經濟學家胡培兆曾在撰文中稱書名意譯為《原富》,切義并充滿睿智,“‘原’是多義字,其中含有源頭、根本之義,《原富》者,探究富國之本源也。”
而國人對亞當·斯密和《國富論》的關注其實在《原富》的翻譯和出版之前就開始了。在1870年代,第一任駐英公使郭嵩熹赴英訪問,隨從的副使劉錫鴻就在筆記中記載了《國富論》一書,不過他對書名進行了音譯,稱之為《威羅士疴弗呢順士》,并謂:“威羅士者,豐也;疴弗呢順士者,國也,書言豐裕其國之道,故名。”《國富論》原版名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簡稱The Wealth of Nations,而“威羅士”顯然為Wealth的音譯,“疴弗呢順士”則是Nations的音譯。
在《原富》出版之前,其他經濟學相關的中文譯著中已經提及The Wealth of Nations這本書,而所用譯名皆與《原富》和《國富論》不同,分別有《邦國財用論》、《萬國財用》、《富國探源》和《富國策》等。而該書的作者Adam Smith在“亞當·斯密”這個譯名之前,也有其他五花八門的譯名,例如阿達格斯密斯、挨登思蔑士、斯美氏、阿蕩司、師米德·雅堂等。
嚴復當初翻譯《原富》意在希望中國亦能遵循亞當·斯密所指出的道路,同英國一樣成為富強的國家。不過《原富》多有刪節,以致斯密著名的隱喻“看不見的手”也不見了。除了翻譯,嚴復還在其中加入了六萬字的按語,即為一邊翻譯、一邊議論。

在嚴復譯本之后,1931年,郭大力和王亞南用白話文翻譯的《國富論》正式出版,不過此時對該書的翻譯是站在批判經濟自由主義的立場上,并且是為《資本論》的翻譯所做的準備工作。但較之嚴譯本,該譯本對斯密思想的理解更為精準,所用白話文也使此書更易理解和傳播。
1972年,郭大力和王亞南對之前的《國富論》譯本進行修訂,并將斯密的書名全文譯出,即《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20世紀,關于《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中國大陸只有以上提到的三個譯本;而進入21世紀,《國富論》的各種譯本層出不窮,竟有20多個,同時郭、王譯本也在不斷重印之中。有學者對這種井噴式的復譯現象有批評之意。

習主席提到的另一本著作《天演論》(Evolution and Ethics)最初也是由嚴復譯介至中國,一來《天演論》的翻譯在《國富論》之前,二來,前者在近代中國的影響之廣之深遠遠超過后者。
《天演論》原是英國博物學家托馬斯·亨利·赫胥黎1893年在牛津大學羅曼尼斯講座的講稿加上后來補寫的通俗化導言,而嚴復基本上在1896年完成翻譯初稿,可以說在時間上幾乎將赫胥黎的學說同步引入中國。
赫胥黎是達爾文進化論的追隨者,隨著《天演論》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書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念對知識界的影響甚大。其他不說,從改名便能知曉一二,比如胡洪骍改名胡適、字適之,以及孫中山手下的大將陳炯明的別名為陳競存,“適之”、“競存”都出自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名言。

另外,從出版的角度來看,1905年至1927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的《天演論》已重印至24版,可以想見其受推崇的程度。在曹聚仁的《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中,他講道:“近二十年中,我讀過的回憶錄,總在五百種以上,他們很少不受赫胥黎《天演論》的影響,那是嚴氏的譯介本。”
嚴復當年翻譯了八大名著,除了《天演論》之外,其他都是西學名著。可以說是嚴復的譯介使得譯本的名氣超過了原作,成為翻譯史上的典型代表,而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天演論》契合了當時中國所需要的思想內容。
嚴譯《天演論》為什么如此受推崇,借用胡適的話來講:“他們能了解的只是那‘優勝劣汰’的公式在國際政治上的意義。在中國屢次戰敗以后,在庚子辛丑大恥辱之后,這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公式確是一種當頭棒喝,給無數人一種絕大的刺激。”
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同《原富》相類似,都加了諸多按語,同時選擇桐城派古文,即先秦文言文翻譯。魯迅認為嚴復的譯著中《天演論》最好懂,并且桐城氣十足。
嚴復所譯的《天演論》選取了1894年版的前兩個部分,而書名“天演”只翻譯了原標題的一半,丟掉了“倫理學”。而對于嚴復選取原書部分進行編譯以及用先秦古文翻譯等問題,后來的學者如傅斯年、賀麟和范存忠等人多持異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