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提高脊髓性肌萎縮癥患者藥物可及性?多層次支付體系助力
“美兒患者數據庫中半年來藥物治療統計數字顯示,從2019年12月到2020年5月,在用藥6個月時,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北京市美兒SMA關愛中心發起人之一馮家妹在近日的一場會議上如是表示。SMA,即罕見病之一脊髓性肌萎縮癥。
北京市美兒SMA關愛中心成立于2016年1月,是國內第一個SMA患者組織。2018年8月,美兒與北京市病痛挑戰基金會聯合發起倡議,將每年的8月7日設立為“國際SMA關愛日”。
SMA則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可導致癱瘓、呼吸困難和死亡,是嬰兒死亡的主要遺傳原因。每10000名新生兒中就有1人受該罕見病影響,其中90%的患病嬰兒活不過2歲。SMA也是導致成人殘疾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嬰兒或其他家庭成員被確診為SMA,即使有了可治療藥物,一般家庭仍面臨巨額的治療費用。
在第4個“國際脊髓性肌萎縮癥(SMA)關愛日”即將來臨之際,由北京市美兒SMA關愛中心主辦的“愛無罕境,相伴一生”SMA主題活動暨“向陽而生,聚力同行——SMA健康中國行”近日通過線上會議舉行。
會議強調,早診、早治、早康復是提高SMA患者生活質量的三大關鍵要素。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羅蓉教授表示,“早診斷早治療可有效延緩SMA疾病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如果家長發現嬰幼兒出現肌肉力量減弱、無法正常爬行、站立等現象時,一定要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孩子越早開始治療,疾病帶來的損害就會越少。有數據顯示,患兒用藥6個月后生活質量顯著改善,患者獲益明顯。”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熊暉教授也表示,“SMA的治療首先是需要早診早治,越早診斷,越早開始有效治療并長期堅持,預后就越好;同時,在常規的藥物治療基礎上,配合康復訓練能夠共同對抗肌力進行性衰退,有效控制病情進展。在SMA患者的治療、康復中,一定要有多學科參與,根據患者的功能狀態進行不同強度與難度的力量及活動訓練,定期隨訪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
馮家妹表示,SMA患者大都很年幼,疾病不但對患兒家庭造成了高昂的經濟負擔,更產生了沉重的精神壓力。“在各地多層次支付體系的支持下,包括廣州、成都等地的SMA患兒享受到了政策紅利,年治療費用大幅降低,藥物可及性大幅提升。”
北京市美兒SMA關愛中心執行主任邢煥萍介紹,“近一年,我們看到了各地通過大病醫保、低保、商保在逐步提高了SMA的用藥可及性,我們也期待著SMA治療藥物能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從根本上緩解SMA患者的治療困境,同時也助力各地支付政策的盡快落地。”
她同時提到,隨著藥物可及性的提高和康復治療的普及,美兒的工作重點正在從最初解決醫療問題向幫助患者回歸社會的方向轉變,“我們希望幫助患者就學、就業,融入社會,貢獻社會。”
此外,2019年5月,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推出了SMA患者援助項目,旨在幫助SMA患者減輕疾病負擔,降低用藥成本,并呼吁社會加強對這一特殊人群的關注。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生命綠洲患者援助公益基金執行秘書長汪琳在此次會議中表示,“兩年多的時間里,我們發起SMA患者援助項目,已經幫助諸多SMA患者獲得藥物治療。我們期待匯集了多方力量的公益項目‘SMA健康中國行’,能促進社會對SMA的關注和了解,推動SMA診療、支付體系的建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