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熊月之:上海何以成為近代中國“光明的搖籃”

座談會現場
8月2日下午,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光明的搖籃》出版座談會在上海市社聯舉行。
《光明的搖籃》是熊月之教授歷經三十年精心打磨的原創力作,以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為堅實底色,生動解析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誕生在上海,上海何以成為近代中國“光明的搖籃”,探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歷史源泉,傳承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的紅色基因,是一本兼具學術性和可讀性的黨史讀物。
“光明的搖籃”出自新華社社論。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29日,新華社發表社論《祝上海解放》。這篇社論經毛澤東同志從頭至尾仔細審閱修改,批準發表。此文后收入《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新華出版社1983年版。
這篇社論這樣寫道:“上海又是近代中國的光明的搖籃。上海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大本營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在長時期間它是中國革命運動的指導中心。雖然在反革命勢力以野蠻的白色恐怖迫使中國革命的主力由城市轉入鄉村以后,上海仍然是中國工人運動、革命文化運動和各民主階層愛國民主運動的主要堡壘之一。”

熊月之教授
熊月之表示,“光明的搖籃”其實是毛澤東同志對近代上海紅色文化的綜合評價。新書以“光明的搖籃”為書名,旨在梳理上海作為“光明的搖籃”的內涵或特點,探討上海成為“光明的搖籃”的原因。
熊月之在書中首次完整提出中國共產黨誕生在上海需要六大因素的支撐: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系統、工人階級與先進知識分子的社會基礎、發達的水陸交通系統、便捷的郵政通信系統、可供依托的社會組織系統、可資利用的租界安全縫隙?!斑@六大因素相互支撐,構成上海的獨特性,使得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應運而生,誕生了‘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毙茉轮f。
這六大支柱,在黨史研究中學者們早已予以重視,特別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以工人階級為基礎這兩點。熊月之的著力點在于將此六大支柱做綜合討論,由此凸顯上海城市的獨特性。
比如,梳理、論述馬克思主義傳播,該書不僅介紹馬克思主義著作傳播過程、具體內容,還注意介紹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國傳播的宏大背景,注意介紹傳播主體即新型文化人在上海集聚的情況,注意介紹晚清西方新思想、新文化在上海傳播情況,特別注意梳理陳獨秀與上海的關聯,這有助于說明上海為什么會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基地。梳理上海新思想、新文化影響時,既注意介紹顯性的影響,也注意發掘那些隱性的影響。
熊月之還對毛澤東早年所讀新書做了仔細的考訂,結果發現,那些新書,包括《盛世危言》《校邠廬抗議》《警世鐘》《世界名人傳略》,各種翻譯的西書,如亞當斯密《原富》、孟德斯鳩《法意》、約翰穆勒《穆勒名學》、赫胥黎《天演論》,無一例外都是上海出版的。這說明,毛澤東盡管還沒有到過上海,但上海作為中國最大城市,作為中國報刊書籍出版中心,作為中國文化重鎮,其輻射力已經波及毛澤東所生活的區域,毛澤東已經與上海發生了重要的關聯。上海文化譜系的長度與寬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再比如,梳理、論述上海工人階級特點,熊月之不僅介紹上海工人階級人數較多、生活困苦、與農村保持密切聯系,還特別注意將上海工人階級狀況,放在城鄉比較中進行考察,放在全國工人階級整體當中考察,指出有兩點必須予以關注,一是上海工人的經濟收入與社會地位,無時不處于與農村的比較之中。普通工人生活在上海,與鄉村農民比起來,經濟收入要高得多。普通工人生活在上海,盡管工資很低,住房簡陋,缺乏政治權利,盡管很多方面不如人意,但是,這個城市的一些綜合型設施與優勢,還是可以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沾其余溉的。普通工人生活在上海,經驗告訴他們,在上海生活比在鄉村更好,更能維持生活,更有盼頭。
“所以工人階層在上海城市社會所處的地位,屬于比較貧困的一群,但不是非常貧困、更不是極端貧困。正是因為這一特點,當工運積極分子從蘇俄那里照搬‘左’傾教條主義理論,來發動這些普通工人去搞那些與工人實際利益完全脫節的‘飛行集會’時,他們很難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地去參加,”熊月之總結,“照搬共產國際的理論,搞城市暴動,便脫離了中國工人階級的處境,只能處處碰壁。而毛澤東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正確路線,發動農民起來,打土豪分田地,再農村包圍城市,最后獲得了成功。這是毛澤東的英明之處,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生動體現?!?/p>
此外熊月之還從三大空間切入,對中國共產黨誕生、發展的歷史進行解讀。一是上??臻g,熊月之將近代上海城市不同空間的形成、演變、相互關系梳理清楚,包括公共租界、法租界與華界,梳理清楚兩租界產生與演變的歷史;二是中國空間,講清上海在全國的地位,上海怎么由一個普通的沿??h城,發展為中國最大城市以及上海與全國的聯系情況,包括政治聯系、經濟聯系、文化聯系與社會聯系,特別是各地移民輸入上海的過程、特點與動因,移民組織在上海城市生活中的作用;三是世界空間,近代上海與一般城市不同之處,在于其存在兩類不同的國際聯系,一類是外接式,即上海與英、法、美、俄等國家及其城市直接發生的聯系;一類是內嵌式,是通過租界而發生與相關國家的聯系。
這三個空間,由上海而全國而世界,同心圓式地漸次擴大,使得發生在上海的眾多事件,不但具有全國影響,而且每每具有世界影響。另一方面,發生在上海以外的全國或世界重要事件,也會對上海產生異乎尋常的影響。
“宏深雄奇,美學角度,表現優美,思想深邃,巧妙周旋。有的表現壯美,英雄抗敵等等,”熊月之說:“把優美和妝容結合起來,就構成上海紅色文化特有美妙樂章。在這個基礎上將上海紅色文化與發生在全國其他地方,像瑞金、延安等地革命根據地紅色文化做比較,我們看得出來它們當中的差異,也能看得出來它們互相之間的一致性與連續性?!?/p>
出版座談會上,各位專家學者也對該書的特點各抒己見?!靶茉轮壬约t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為堅實底色,從全球視野和歷史維度深度解析中國共產黨誕生歷史必然性,意在傳承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的紅色基因,探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歷史源泉?!鄙虾I缏擖h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權衡說道,“這本書還有一個鮮明的特色,它是寫給青年人的黨史第一課?!豆饷鞯膿u籃》不僅語言平實、圖文并茂,更能夠貼近讀者,特別是能夠讓青年讀者通過閱讀更加深入、系統、嚴謹了解我們黨在上海誕生這段歷史。”

《光明的搖籃》
“近代以來,上海是光明的搖籃。對上海歷史地位重新做個定位,這確實是極大的貢獻?!睆偷┐髮W教授姜義華認為,以后研究上海史、近代中國歷史都要從這個角度上去切斷,這些研究都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對許多問題都要重新考慮、重新評價。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徐建剛則指出,熊月之將上海文化的許多小點,串成了線,將歷史邏輯梳理清晰?!耙酝v到上海文化,很大的一個點是懷舊氣息,不太講紅色文化本身。但為什么很多非常激進的思想在上海如此商業化的地方產生?這個現象是很值得研究的,熊月之先生把這個邏輯講清楚了。”
“研究上海的紅色文化,不能只從1921年開始?!豆饷鞯膿u籃》全面系統用各類學科,涉及到很多學科、很多角度,把整體和新型視角整體揭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誕生在上海?!罂臻g’、‘六大支柱’都是具有獨創性的。同時熊月之先生把許多小點串了起來,比如上海工人階級收入和三次左傾暴動的關系。這就涉及到很多學科,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組織學、交通學、新聞學等等,新穎視角背后是熊月之的深厚學養?!鄙虾J兄泄颤h史學會會長忻平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