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嚴防個人一年購匯超5萬美元,中國擬上線新監控系統
面對資金變相外流的巨面,民間存在的一些個人重復購匯漏洞將被嚴堵。
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局)副局長方上浦10月15日說,正在考慮建立新版的個人外匯業務符合監管系統。這將使銀行可以將柜臺的業務系統、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終端等,與這個系統對接,實現跨銀行、跨地區、跨業務辦理渠道的統一額度管理。
方上浦是在2015中國國際金融展開幕致辭時做出上述表示的。他指出,此舉可以在現有基礎上提升效率和服務水平,為銀行和個人的結售匯業務提供便利。
另據國家外匯局此前披露的信息,外匯局將于2016年1月1日停止使用個人結售匯管理信息系統(舊系統),正式上線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不知此系統是否與方上浦所提的為同一系統。
但是,中央層面加強個人外匯業務管理意圖已是顯露無疑。除了確保個人每年只能換5萬美元外匯,此前央行還出臺規定,銀聯卡一年內境外取現最高額度為10萬元人民幣。
眼下,資金流出是不爭的事實。從8月11日到13日,僅用了3天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就貶值了接近5%。面對隨之而來的貶值預期,是否要換點美元成為許多人茶余飯后的談論話題,雖然無法統計究竟有多少人實際進行了換匯的行為,但央行10月7日發布的“官方儲備資產表”顯示,截至9月底,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5141.20億美元,較8月減少432.61億美元,7月份則少了將近1000億美元。
由于《個人外匯管理辦法》規定個人每年只能購匯和結匯5萬美元,因此部分外匯需求較大的個人便針對部分銀行結匯時并未實時登錄外匯局系統查詢個人余額,形成銀行間系統的數據并未即時共享的漏洞,進行了超額換匯。
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分局于9月6日發布指導意見,要求轄區內中外資銀行加強個人分拆和重復購付匯管理,監管部門要求關注2015年8月11日以來累計大額、頻繁付匯等異常可疑情況,配合外匯局提供外匯來源、購匯人民幣來源及賬戶資金劃轉的詳細信息,并不得為此類個人繼續辦理對外付匯業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