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半歲!國內年齡最小接受臍帶血移植患者基因已恢復正常

10月14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見到了已經轉入普通病房的這位趙姓患兒。其實,患兒當初并不是因為血液疾病去醫院進行治療,而是因為腹瀉。
兒科醫院消化科主任黃瑛教授告訴記者,這名患兒2015年1月26日出生,出生8天后,出現無原因腹瀉,最多一天達20次,并伴有發熱炎癥加重等現象。2015年3月份來到兒科醫院后,也采取了多種治療手段,但不見效,最終通過檢查發現患兒有基因缺陷。5月份,通過上海臍血庫為患兒配型成功。但正準備實施臍帶血移植時,患兒又出現了腸梗阻需要治療。同時,由于患兒年齡太小,醫院血液科專門進行了論證和準備,在克服了多種困難后,2015年7月底為患兒實施了臍帶血移植。
“移植后,經過觀察和治療,患兒病情平穩,無并發癥,10月5日從‘移植艙’轉入普通病房。更重要的是,經過檢查發現,患兒血象正常,原先有缺陷的基因也已恢復正常。”
為何對出現消化道疾病的患兒采用了臍帶血移植的治療方法?黃瑛解釋,像這名患兒的疾病屬于炎癥性腸病,其中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等,而兒童則以克羅恩病居多,這類患兒臨床主要是反復腹瀉、肛周炎癥等,用常規手段治療效果不佳。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這種疾病往往存在著基因突變,最常見的就是IL-10及其受體基因的突變。這位患兒也是這個病因。

據了解,1988年,首例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在法國取得成功。由于臍帶血在配型過程中, 6個位點中只要配上4個位點即滿足臨床移植需要,配型成功率比骨髓配型更高,術后產生排異的幾率也相對較低,因而很快在世界各國發展起來。
上海臍血庫2004年成立至今已向全國各大臨床醫院超過1400名患者提供了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居國內首位。“患者有兒童也有成年人,但像只有6個月大的嬰兒完成配型和移植的,還是第一例。”上海臍血庫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盡管仍在治療過程中,但隨著病情的好轉,這位趙姓小朋友的體重已經從進醫院時的6斤不到長到了7斤8兩。當每天的進食量達到一定標準后,就可以出院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