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陳金彪任浙江省委秘書長:半年內兩度履新,曾接受冰桶挑戰

半年前由溫州市市長調任紹興市委書記的陳金彪又履新職。
據紹興網絡電視臺10月12日晚間報道,當天下午,紹興市舉行干部大會,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姚志文宣布省委決定:現任紹興市委書記陳金彪調任省委秘書長,彭佳學任紹興市委書記。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廖國勛講話。
9月下旬,浙江省委常委、原省委秘書長趙一德已調任杭州市委書記。
在團系統工作多年,主政地方首站溫州
陳金彪1963年4月生,浙江諸暨人,曾在浙江團系統工作多年,先后任團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團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團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2001年任省農業和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并于次年援疆,擔任新疆和田地委副書記。2005年起,任浙江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
2011年9月,48歲的陳金彪首次主政地方,任溫州市代市長,并于次年2月任市長。
溫州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民營經濟的發祥地,憑借其艱苦卓絕的改革探索,曾創造出“溫州模式”。不過,由于近年來經濟增速趨緩,以及一定程度的實業“空心化”、資金“熱錢化”、資產“泡沫化”,外界出現了質疑的聲音。
陳金彪則是“溫州模式”的堅定支持者。
“‘溫州模式’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敢為天下先、敢于吃苦——這種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它根據時空變化,不斷吸納養分,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今年1月,他在接受《解放日報》采訪時表示,在溫州這片土地上,市場的營養和信息、民間創新的意識、體制機制的靈活度都是最前沿的,這里永遠是市場經濟的風向標、晴雨表。很多溫州商人在外地做生意,即便很多地方的土地、稅收政策很優惠,但他們每年都回溫州汲取“市場的營養”,“溫州以前的發展是靠改革紅利,現在仍然要靠改革紅利,就是機制體制的優勢,這是其它地方無法比擬的。”
市長任內,溫州獲批成為國家金融綜改試驗區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陳金彪到溫州工作不到2個月,溫州市政府對外發布將申報“溫州國家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次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批準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引導民間融資規范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全國金融改革摸索經驗。
“國務院對溫州的定位是綜合金融改革,一是綜合性,二是民資——主要是民間資本或民間借貸規范化;目標是解決‘兩多’、‘兩難’:民間資本多、投資難,中小企業多、融資難。溫州有6000億元民間資本規模,通過金改,不僅要規范民間資本借貸,還要成為民間資本洼地,讓更多民資投入到實體經濟中。”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陳金彪說。
如今,溫州金融綜改已歷時三年有余。今年3月,陳金彪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時表示,金改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務院下達的12項任務,除了“境外直投”需國務院統一部署,其余11項已經破題,區域性金融風波從不可控變為可控、從不穩定變為穩定,“現在是穩定、可控的局面,不良貸款下降,擔保鏈逐步揭開。”
他透露,溫州正在考慮新的三年金改規劃,將圍繞提質、擴面展開,“繼續為全國金融改革發揮排頭兵的作用。”
今年4月,陳金彪接替調任省住建廳長的錢建民,擔任紹興市委書記。
曾接受“冰桶挑戰”,為患病兒童捐款
去年,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漫卷浙江,時任溫州市長的陳金彪被點名后欣然捐款。
當時,一家名為“溫網愛心屋”的公益機構在溫州發起“冰桶挑戰”,被點名者可以選擇兩種方式“應戰”:冰水澆身或捐款,籌得的愛心款將用于幫助一名血液病患兒。
據該機構負責人王科介紹,9歲的陽陽(化名)患地中海貧血、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溫網愛心屋”曾為他發起過救助活動,累計籌款31萬元,但醫療費用仍缺近10萬元。有志愿者在微信朋友圈發起“冰桶挑戰”,被點名的6名志愿者8月21日集體接受挑戰,并在完成后報出接力對象,有人喊“希望‘彪哥’也能加入”,邀請市長陳金彪接受挑戰。
通過網絡社交工具傳播,陳金彪獲悉“被點名”后欣然“應戰”,捐款100元。王科告訴澎湃新聞,因為是公益慈善,按他們設置的規則,被點名者最高捐獻額為100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