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陳珊妮:大陸青年不用自卑,他們的評論文筆很棒
“一點民謠,弄點迷離的氛圍,再加點清冷的味道,就到冰島了?!睂τ谌缃窳餍械囊魳放浞?,陳珊妮熟悉得很。她的新專輯《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玩的就是這種風格,卻玩得比大部分人高級,畢竟是前輩。她連文案都想棄之,因為“你不覺得解釋太多了很沒有意思嗎?聽了就知道了”。所以沒點開專輯之前,只知道這次除了一首她自己作詞的《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其余的歌都由陳珊妮作完曲把demo寄給不同的作家們,由他們填詞完成。

由從未填過詞的作家們完成一首歌是大冒險,對陳珊妮來說卻只是一次有趣的社會實驗?!翱纯催@些作家們目前最在意的是什么是其一,專輯出來之后兩岸青年們的反饋就更有意思了。”
10月11日晚,她的“萬有音樂系”中國巡演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斑@個地方那么高雅,我好緊張,臨時把衣服都換掉了。掌聲可不可以長一點?三秒就好,太長就不自然了哦?!笨瓷先ィ都玳L黑裙裹身的陳珊妮哪里會緊張。整場演唱會她就像沙龍女主角款款地唱幾首聊幾句,挑來“陪坐”云椅的男青年羞澀笨拙的舞臺效果太好,陳珊妮毒辣眼光由此可見。
一場陳珊妮的演唱會,小而精致,五味俱全。唱新歌的時候很酷,以一根話筒為軸心步步成景;懷念父母的《那日下午》和《來不及》她好像要哭出來;講到飛機延誤來不了的周筆暢變身drama queen,《密友》沒有周筆暢她自嘲“高音上不去”,就全程拿話筒請觀眾幫唱。當她唱了《花樣年華》,過分重的編曲少了一點清冷頹唐的味道,但是畢竟有幾縷香魂飄過。
演唱會之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專訪陳珊妮,一身黑衣銀發氣場強大。但是窩在沙發里聊起來她講什么常常自己先笑了,是誠心的聊天者也好奇心旺盛。她會關心大陸青年聽什么歌看什么書,會怎樣給不同的文藝分類貼標簽。在這場由新專輯完成的小小音樂實驗之后,陳珊妮最后的結論是“分類是不對的”。她也覺得大陸青年大可不必自卑,因為“網絡上他們的評論文筆多好,完全可以自己寫作”。

“丁丁張的書很爽的,上廁所那種爽,你懂的”
“一開始是一口氣把曲都寫好了,編曲也做了六七成,準備寫詞。后來發現如果按照這樣下去很快就能做完,方向自己也很清楚,于是決定找別人來寫詞看看?!?/p>
也難怪陳珊妮會覺得“無聊”,因為上一張專輯《低調人生》她幾乎以一人之力完成。如她這樣四手八腳的不換點新花樣是會心癢的。想法一出,她想不如索性全部的詞都由別人完成好了,這樣更有趣。
除了聶永真是老友,其他人比如駱以軍、丁丁張、鮑鯨鯨、蔡明亮、歐陽應霽等陳珊妮都與之并無私交。“就用微博、臉書的私信功能一個一個發郵件邀詞,說‘你好我是陳珊妮’,好像騙子。還好他們都信了,也都答應了?!?/p>
陳珊妮對他們的要求是,寫自己當下最在意的事。只要寫了,她都會盡量唱進去,除非句子實在太長才會刪改?!斑@個過程很有趣,在郵件往返中,我漸漸建立起對每個人的想象,也有了期待?!?/p>
鮑鯨鯨給陳珊妮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耙驗檫@家伙回復之后就突然消失了。隔一陣又出現,告訴我她迷上一款開飛機的游戲,就真的去美國住下來學開飛機。網絡不便,所以詞拖了挺久,中間消失了好幾次?!弊詈篚U鯨鯨交出的歌就叫《游戲》,“寫的是春夏秋冬輪回,人生就像一個游戲,很妙?!?/p>
在旁人看來,這首詞其實并不太妙,鮑鯨鯨的意向也平庸,四季輪回是她常用的手法了。然而陳珊妮因為參與了創作過程,所以把她感覺到的奇妙變成了在你腦袋后面敲擊的鼓聲,鼓聲拯救了平庸。
填完詞完成最困難的是聶永真。他的詞那么硬,戰火,死了,天地,信仰,還有英文句子,“咬合起來很困難。文字也有分量,和我給他的那首中板的曲很難契合?!钡亲詈箨惿耗菀渤聛砹?,用了她擅長的電子把歌曲切割成幾個層次,走的是舉重若輕的路子。
最好玩的是歐陽應霽的《不是壞蛋》?!拔沂巧B的,我是走地雞。下的個子小小的蛋呀蛋呀蛋,呵呵”。吉他掃掃,陳珊妮唱得像當年的范曉萱。“其實我還可以唱得更可愛一點。這樣的詞,音樂有深度,但是必須要做得快樂,膚淺一點也無妨,總之要包裝得很好,大家才會想:咦,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找到這些朋友,陳珊妮并沒有什么深思熟慮,純粹出自直覺?!斑@些人的書我都看過,每個人都不同,所以才會想到找來試試看。
那是不是每個人的作品你都真心欣賞?“丁丁張的評論很爽的,就好像上廁所或者趕到公車那種爽,你懂的。是不是欣賞?至少他們的書我都讀過?!?/p>

“大陸青年真的不用自卑,他們的評論文筆就很棒”
這就到了下一個話題:專輯出來以后看兩岸聽歌人的反饋。這是讓陳珊妮覺得更好玩的地方。“我會看評論,雖然不會太在意,因為作品出來了好不好我有自己的判斷。”
基本上,豆瓣、蝦米上的評論有很大一部分都會詬病大陸網絡作家們的詞作水準,認為陳珊妮有失眼光,網絡作家的詞流于矯情做作。臺灣的評論則比較溫和,“但是很多人應該都沒有讀過大陸作家們的作品,但是他們都裝得略懂一二的樣子,也會來點評幾句。”
“分類是不對的,大陸的文藝青年、知識分子的標簽化真的是蠻嚴重的,我覺得這是因為自卑感?!痹陉惿耗菘磥恚箨懙耐耆珱]有必要這樣,“因為我看這些年輕人的評論,自己的文筆就很好啊,為何要妄自菲薄覺得大陸的網絡作家就很差,駱以軍他們就高級呢?!?/p>
“如果冷靜看文字的話,流行歌曲中比他們作的詞要俗氣得多的大大有之,大家都可以接受。但是我邀了一些通俗作家寫的比較通俗的詞,大家就要罵。罵的不是我我很冷靜,但是文藝的分類真的是不對的。”
聽上去,這張陳珊妮臨時起意邀請大家為她作詞的專輯,好像就是一個社會實驗,很讓她覺得津津有味。“但是以后我不會再這么干了,因為玩過了唄。”
這樣的實驗,其實是她2011年《I love You, John》開始把目光投向網絡文化,同時佐以更靈巧自由的電子樂完成的轉變的延續?!爱敃r微博、臉書開始流行,但是我發現我總是寫不完,一條就只能放一個梗,大家的耐性變得很少,什么東西都不愿意深究。我在意這個現象,開始關注網絡上的各種現象,包括網絡寫作,以及分類和標簽?!?/p>
在“什么都寫不完”的社交網絡,孤獨感無處不在。這卻恰好契合陳珊妮音樂的氣質。演唱會上她常把玩的梗就是“喜歡陳珊妮的人都沒什么朋友”,“這首歌是我寫給一個孤僻鬼朋友的”,“另一個孤僻鬼朋友是……”有個陳珊妮,把“孤僻鬼們”圍繞在一起,自己趴在屏幕后面看熱鬧,蠻好玩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