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保利綠地廣場”項目施工致上海一小區墻體開裂、地面沉降

三面被工地包圍,上海一個141戶居民的小區不僅晚上被噪音侵擾,而且部分居民家中的墻體發生開裂,小區地面也發生沉降。
10月8日,小區西面和北面的“保利綠地廣場”項目施工單位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相關負責人柴女士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目前為抓緊進度確實有在夜間施工,并且已經申請到了夜間施工許可證,并到環保局報批過。“建筑工程分為好幾個階段,目前保利這個項目還在做基坑。為了防止挖出的基坑周邊泥土松動傾覆,我們施工單位施工得越快,對周邊房屋的影響就會越小。所以不可避免要抓緊夜間施工。”柴女士表示,他們已會同開發商、居委、街道、業主等一起座談了好幾次,并達成協議方案。
小區居民:曾為噪音報警數十次
10月8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位于上海市楊浦區遼陽路189弄的遼海小區。該小區東面是平涼街道23街坊的住宅樓工地,與小區僅隔著一條遼陽路。小區西面和北面則是平涼街道22街坊的“保利綠地廣場”項目,在小區內可以清晰地聽到工地施工發出的噪聲。
小區居民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東面的住宅樓項目施工已有2年時間,“保利綠地廣場”項目則從2014年7月開始施工至今。在這期間,工地經常在夜間施工,噪音令居民無法入睡,“一般早上5點到6點開始施工,有的時候到晚上10點,有的時候干脆就直接通宵施工。這么吵,你說怎么睡?”居民們還表示,他們先后幾十次報警尋求解決,但每次警察一走,工地又恢復施工。
除了噪音,周邊施工對小區建筑也造成了明顯的破壞。據澎湃新聞記者觀察,“保利綠地廣場”項目的工地幾乎貼著遼海小區的圍墻,離最近的居民樓只有3米左右的距離。小區北面的圍墻出現了明顯的開裂和傾斜。小區保安稱,西面的圍墻曾經塌過一次,后來重新修建,但現在又出現了幾道裂痕。
在小區保安的指引下,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小區路面上到處都是裂痕,還出現了地面沉降現象,最嚴重處約有1厘米的塌陷。同時,小區南面的道路明顯高于靠近工地的北面。“這些都是當時工地打地樁、挖地下室的時候造成的,路面沉降、開裂,自來水管和煤氣管都因此被迫更換過。”小區保安說。
遼海小區居民自嘲說,他們是生活在“孤島”上的人。

居委會:最近沒收到居民投訴
澎湃新聞記者從遼海小區物業經理處了解到,該小區共有141戶居民,幾乎所有居民家中都因周邊施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是墻體開裂,有的是瓷磚脫落,有的是門窗被震壞,關不上。”物業經理說。
上述物業經理表示,現在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絕大多數損壞都是在之前打地樁的時候留下的。“他們(保利綠地廣場)是商業建筑,地下一直挖到了3層,對我們小區的影響很大。”他稱,因為沒有管理權,物業對此無能為力,“居民找我們,我們也想解決,但沒有管理權,我們只能向居委會、街道去反映。”
據該物業經理透露,物業曾經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詢問工地的施工手續是否齊全,是否有夜間施工許可等。但按照施工流程,像灌混凝土、打地基等過程是不能中斷的,所以通宵施工不可避免。

該物業經理稱,施工方為了趕時間,有時也會選擇打擦邊球,“比如晚上10點之后不能施工,那他們做到12點,等你到了他們馬上就收工。或者晚上往里面運鋼材、吊材料,一樣很吵。”
他表示,經過協商,現在開發商會在夜間施工前貼出告示,并承諾在施工結束后對小區的損壞進行維修,“我們物業現在能做的,就是對所有居民的損失情況都做了登記。”
隨后,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了遼海小區所屬的嘉祿居委會。居委會楊主任表示,遼海小區居民最近并沒有向居委會反映過工地擾民的問題。早在2014年7月工地開始施工的初期,居委會和街道就與業委會、物業一起與開發商做了溝通。開發商也聘請了第三方的監測機構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評估。
據她介紹,在居民反映墻體出現裂痕之后,居委會與街道與開發商進行了協商,開發商拿出了一套補償方案,答應在之后對業主的受損房屋進行修繕處理。

施工單位:已申請到夜間施工許可證
對于“保利綠地廣場”項目施工擾民,并致居民房屋受損,該項目建筑工地的工人并不認同,“我們施工時間結束得挺早,一天一般就施工10個小時左右,晚上遲的話有時會到八九點的樣子。”
澎湃新聞記者在建筑工地外面找到一張施工銘牌,上面顯示該工程的建設單位為上海盛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包施工單位為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開工日期為2014年7月28日,竣工日期為2017年10月26日。澎湃新聞記者試圖撥打該施工銘牌上的項目經理、文明施工專管員的聯系方式,均未果。
之后,澎湃新聞記者聯系上了施工單位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相關負責人柴女士。她表示,自2014年起就不斷接到遼海小區居民的投訴,他們也已會同開發商、居委、街道、業主等一起座談了好幾次,并達成協議方案,“有關經濟補償方面,開發商會根據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評估結果,對受損房屋按照地鐵建設的補償方案進行。而作為施工單位,我們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
據柴女士透露,施工單位專門購置避免揚塵的“水炮”設備,一旦工地揚塵肆起,將用“水炮”進行噴灑。同時,施工單位在運輸大型建筑材料時,不允許卡車直接驅車駛入卸貨,而通過吊車將建筑材料吊送,避免噪音和塵土。
此外,施工單位還承諾,遼海小區的居民一旦因該單位施工原因造成家里房屋損壞,可到物業處備案登記,待施工單位鑒別評估后,施工單位方可為其修補損毀。“從去年開始到目前,我們已為至少十多戶居民修補了因施工造成的房屋損壞。”柴女士說。
至于夜間施工,柴女士坦言,目前該工地為了抓緊進度確實有在夜間施工,不過施工單位已經申請到了夜間施工許可證,并到環保局報批過,在手續上不存在問題。“建筑工程分為好幾個階段,目前保利這個項目還在做基坑。為了防止挖出的基坑周邊泥土松動傾覆,我們施工單位施工得越快,對周邊房屋的影響就會越小。所以不可避免要抓緊夜間施工。”柴女士稱,基坑的施工將會持續到2015年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