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英年力挺李嘉誠:批評言論傷中國人的愛國心
【寫在前面】
最近針對華人首富李嘉誠頻頻出售內地業務、從內地撤資的指責輿論再起高潮,李嘉誠也于9月29日首次做出公開回應:“語調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遺憾;我身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10月2日,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前司長、政務司前司長唐英年在新浪微博發表題為“商人愛國、共創明天”的文章稱,李嘉誠是首批參與內地投資的港商,積極參與內地公益事務,近期有個別文章對他的指責,傷害了傳統中國人的愛國心,認為李嘉誠心里有氣可以理解,也支持他公開澄清。唐還指出,通過開曼群島成立公司重組業務是市場普遍做法,遷冊海外和撤資的指責既不真實,也忽略了市場運作,對李嘉誠不公道。以下為文章全文:

商人愛國 共創明天
于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對內改革丶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正式提出,為國家的改革開放揭開序幕,亦為中國未來發展展開重要一頁。當時一眾香港商人本著愛國心,積極到內地投資,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并為社會民生出一分力。我的企業于1978年亦在內地開始發展,項目超過數十個,遍布上海丶深圳丶東莞及新疆等地。
光陰似箭,轉眼超過30年,眼見中華民族振興,國家經濟強大起來,大家都感到振奮,我自己亦不例外。香港商人一方面參與國家發展,推動經濟,創造就業;另一方面支持國家的教育,培訓人才,藉此貢獻國家丶回饋社會。唐君遠教育基金便是在這個大環境,于1987年成立,至今總資產超過2億元人民幣,每年于內地都作出超過千萬元的捐助,推動教育發展。我和很多中國人一樣都抱有這顆愛國心,熱愛國家的情懷及回饋社會的希望,不會因為時間消逝而冷卻。
經過35年的長足發展,配合最新的環球經濟形勢,國家經濟持續保持高增長,今日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舞臺舉足輕重。在2013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調,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于2014年1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更提出“四個全面”,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丶全面深化改革丶全面依法治國丶全面從嚴治黨。在不同場合多番強調,國家要不斷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在今年9月,習主席訪問美國時更指出,中國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要以敢于啃硬骨頭丶敢于涉險灘的決心,義無反顧推進改革,堅定不移堅持市場經濟改革方向。這份精神及宗旨我絕對認同和支持。
事實上,國家改革開放的工作一直向前,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精神。例如國家早前便推出國企改革方案,目的就是提升市場對行業的參與程度,引入競爭,增加效率。此外,金融市場更是國家推動市場化的先驅,例如逐步放寬利率管制,讓金融機構自行厘訂利率水平,及容許民營銀行及互聯網金融經營,進一步提升市場資金融通的效率。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國家和企業都作出相應部署,按照市場化方式辦事,為整體發展尋求最有利的安排。
近期有個別文章,對李嘉誠先生作出指責。李先生是首批參與投資內地的港商,積極參與內地的公益事務,這些指責傷害了傳統中國人的一顆愛國心。李先生心里有氣自然可以理解。所以,我支持他公開作出澄清。
李先生作為跨國上市集團主席,要為國家丶社會和股東負責。長和集團公布重組計劃,理順集團的資產,把集團的潛在價值更好地展現和發掘出來,正是按照市場化方式辦事,亦是符合國情的發展和安排。而投資者對長和集團的重組計劃非常支持。在計劃公布后,集團股價至今上升約20%,這正是發掘了集團的潛在價值,對股東負責任的做法。此外,通過于開曼群島成立公司重組業務,讓公司運作更加暢順,也是市場普遍做法,并非長和集團獨創。所以,近期有關長和集團遷拆海外,甚或撤資的指責,既不真實,亦忽略市場運作,對李先生并不公道。
我深信,香港商人都抱有一顆愛國心及回饋社會的熱情,不會隨時間而流逝。在習近平主席帶領下,中央會堅定不移地繼續改革開放,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華民族大家庭可以手挽手丶肩并肩,共創明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