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六周完整訓練計劃,跑向你人生第一個10公里
身邊的跑步比賽越來越多,周圍的好友都開始跑全程馬拉松了,挑戰一下比賽的念頭也總會蠱惑已開始跑步的你。
在變身跑友的路上,5公里沖向10公里是第一道坎,完成10公里后,你就會發現挑戰半馬并不是難事。
國慶期間,就開始你的“華麗轉身”吧。

下面我們根據美國跑步雜志《Runner's World》進行的調查,為你推薦一個為期六周的訓練計劃,每周根據個人時間完成4次訓練。
第一周:
3公里和5公里跑交替進行,盡量能在每次3公里跑時加快速度。在慢跑5公里時,足夠放松。
第二周:
先進行一次4.5公里跑,結束后增加變速跑訓練,先20秒快速跑,然后2分鐘慢跑,重復一組;
第二次訓練則嘗試慢跑6.5公里;第三次以較快的速度完成4公里;第四次訓練則慢跑完成8公里。長距離跑時可放慢速度,盡量跑而不是走。
第三周:
重復第二周的訓練計劃。

最先一次5公里慢跑;第二次4.5公里然后重復3組20秒快跑和2分鐘慢跑的變速跑訓練;第三次嘗試6.5公里慢跑;第四次訓練完成8.5公里慢跑。
第五周:
第一次6公里慢跑;第二次先開始2公里慢跑,然后2分鐘快跑、緊接2分鐘慢跑重復6至8組,然后以2公里放松慢跑結束;第三次訓練7公里慢跑;第四次訓練慢跑9公里。
第六周:
第一次慢跑6公里,加上20秒快跑、2分鐘慢跑的變速跑重復6次;第二次2公里慢跑后,5分鐘快跑和2分鐘慢跑交替的變速跑完成4組,然后慢跑1公里;
第三次慢跑6公里;第四次開始跑向自己的第一個10公里吧。
在最開始,不要過快增加距離和速度,不要勉強自己的身體遷就你的訓練計劃。
如果完成這六周的訓練您還無法完成一次10公里,請不要灰心,你可以適當再增加數周,耐心是最為關鍵的,循序漸進是通向目標的基礎。

10公里訓練小貼士:
熱身、放松和力量訓練不可少
由于跑步距離增加,對于身體肌肉的考驗也隨之增加,為了防止在跑量增加的過程中導致傷病,降低肌肉、韌帶受傷概率,跑前的熱身和跑后的拉伸不可缺少。
每次訓練完在調整放松后爭取進行10分鐘左右的拉伸,一方面可以調節身體,另一方面也能幫助身體盡快恢復。跑步時可以縮小步幅慢慢提高步頻。
在休息日時,每天可以進行5至10分鐘的核心力量訓練,提高身體機能。
勞逸結合很重要
一周四次訓練的強度不小,所以最好不要連續兩天進行高強度訓練,不要為了執行跑步計劃勉強自己。合理的作息能讓您跑得更遠、更快。

長時間鍛煉后,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比例最好是3∶1。比如一大杯低脂巧克力牛奶配一個全麥面包圈,可以加一根香蕉和一些花生醬,正好是這個比例。
理想狀態中,應該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當然也要保證魚類、家禽和瘦肉等蛋白質的攝入。
合理的跑步裝備和路線
由于跑步距離和時間的增加,對于跑步裝備來說也要更有針對性,盡可能選擇緩震性能更好的跑鞋,此外要根據氣溫和天氣合理選擇跑步服裝。
有條件的話,根據運動手表或手機跑步軟件檢測自己的跑量和時間。跟蹤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配速。要盡可能尋找安全合理的跑步路線,注意跑步過程中的補水。
更多專業跑步健身內容請關注本欄目微信號:sijiabenpao或搜索公眾號:私家奔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