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本奧運,冷冷清清?
原創 小米桶 環行星球 收錄于話題#關于日本的一切14#小米桶12

文/小米桶
圖文:審稿-蟹黃撈飯、制作-8
封面圖:東京五輪開會式
遙想當年里約奧運會的閉幕儀式最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化身馬里奧驚艷登場,接過奧運旗幟的那一刻,已經成為平行時空的記憶。新冠疫情的發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曾經萬眾矚目的體育賽事。
盡管疫情還在肆虐,日本這一次還不想被打倒,咬牙堅持將已經延遲一年的奧運賽事舉辦到底。畢竟地震和海嘯都挺過來了,更沒有理由在此刻退縮。這一仗,日本輸不起,也無路可退。
哪怕是把這屆東京奧運做成“史上最冷清的奧運賽事”。
里約奧運會閉幕式上
安倍化身馬里奧登場
?

* * *
第一冷清的當屬沒有觀眾。
尤記得2019年夏,東京奧運開放網絡購票,米桶和家人還曾徹夜守在電腦前抽簽搶門票,沒有抽中還懊惱很久,如今反而慶幸沒有退票的煩惱。
如今,在接二連三的“新冠肺炎緊急事態宣言”的打擊下,東京奧運已忍痛放棄觀眾入場,門票自然是一大筆損失,此時只好忍痛放棄。退票工作嘛,忙完眼下的事再慢慢退啦。
日本對奧運會是有執念的
來源:小世界
?

門票清零,沒有觀眾,然后呢?
日本設計大師隈研吾操刀的“新國立競技場”,耗資幾十億美元,原本可容納最多達8萬觀眾,現在空曠的賽場椅子空空、鴉雀無聲,看起來非常的違和。
東奧場館的設計非常有特色
來源:YouTube@JAPANSPORTCOUNCIL
?



參賽者同樣面臨沖擊。除必須要跟隨的教練、醫生和官員,其余人士,例如陪練、營養師,乃至親人等都被劃分成“閑雜人等”被排除在外。
對于奧運選手來說,這也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畢竟來自觀眾的歡呼,和坐在看臺前盡可能多的家人或朋友的支持,對運動員的臨場發揮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換言之,觀眾是比賽的催化劑,沒有場外的歡呼聲,參賽選手們可能腎上腺素都飆不起來。
因此很多選手,都已坦言,這一屆奧運會給人帶來的心理壓力非常大。就連奧組委的官員,也都出來緩頰,鼓勵各位運動員在全新的環境下努力適應、好好發揮,不要辜負這個全世界最大的運動舞臺。
美國體操名將西蒙·拜爾斯,因心理狀態不佳退賽
來源:npr.org
?

不過,還有很多運動員索性表態“沒有觀眾、我就不參加了”。澳洲網壇知名的“壞小孩”基里奧斯,在7月8號就宣布不出征本屆奧運,理由是:“沒有觀眾的比賽不適合他”。無獨有偶,美國網球天后小威廉姆斯,也是因為不愿與三歲的愛女分開,而選擇退出。
上圖:sohu.com
下圖:news.tvbs.com
?

一些任性的選手不想來,沒差啦,還有一個任性的國家整個都不來了。沒錯,就是朝鮮!為了保護選手的健康,朝鮮成為第一個退出東京奧運的國家。隨后西非國家幾內亞也跟進,成為第二個退出的國家。
來源:經濟日報
?

* * *
第二冷清是沒有“人與人的連接”。
在疫情的當下,最難熬的,應該是這一點了。奧運村原本的設計,就是為全世界的選手齊聚一堂準備的。
東京奧運也不例外,偌大的選手村,可容納一萬兩千人;餐廳一次可供三千人用餐;健身房、商店等等也都應有盡有。本應該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國際大家庭,然而現在,這一切都在“保持社交距離”的警訊下變了樣子。
有英國媒體的記者,曾在第一時間進入奧運村直擊現場。除了對內部各種設施表達贊嘆之外,也直言餐廳和健身房的防疫措施都做的不足。
東京奧運選手村餐廳與健身房安裝隔板
來源:tokyo2020.org
?


隨著全世界一萬一千多名參賽選手陸續入住,為防止奧運村內部出現“多國變種病毒大煉蠱”,日本政府恨不得用把奧運村罩在泡泡里。
首先,用篩檢和疫苗接種來建立第一道防線,確保進入奧運村的,包括選手、媒體、工作人員、志愿者等等,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都是安全的。
因此才會有我們最近看到的,從最早的烏干達選手團一人呈陽性反應,到美國隊又驗出三人陽性。疫情“連環爆”,東京奧運的做法就是使出“連環踢”,不管是不是大咖官員、還是奪金種子,全部卡在國門口。
來源:google.com
?

其次,賽前6小時還要進行篩檢,結果為陰性方能參賽。選手們每日的行程,除了訓練、出賽,按時送檢也成為不可錯過的環節。一旦無法按時送檢,結果可能會被“請出”賽事。
再次,進入奧運村的人,會與外界隔離。選手們沒有了外出購物觀光的樂趣,手機也會被強制安裝定位系統以便追蹤。飲食方面除了奧運村內部的食堂之外,僅可以增叫外送服務,不能外出就餐。
原本還有新聞報道說,參賽選手每天能有十五分鐘的“放風時間”,外出去便利商店采購必需品。
但是就在開幕式現場表演的途中,就有運動員傳回消息,表示東京疫情又見高峰,選手村內部也頻頻傳出染疫者案例,因此連這十五分鐘放風都被取消。目前幾乎是全程都不能離開奧運村。
現在還有美國,因擔心奧運村內疫情惡化,選擇將選手整團搬出,另尋旅館居住。
來源:google.com
?


最后,別忘記彩蛋,隱秘在奧運村中的“極樂”部分。當然不能說是絕對禁止,但是也被警告過無數次,請不要在奧運村內進行“終極版人與人連接”。唉,組委會媽咪們,說好“奧運村很安全”呢?
如此多的藩籬,究竟是堅守了奧運憲章的宗旨,還是已經背離了團結共贏的目標。如此矛盾的局面,也充分顯示了東京奧運這一次是“硬著頭皮”做下去的事實吧。
* * *
第三冷清的就是圣火傳遞和開幕儀式。
原本在全世界跑透透的奧運火炬接力,本應是炒熱氣氛的前奏。因為疫情,東奧圣火只得在日本國內進行 “閉門接力“。因此從今年3月25日開始在日本境內開始的圣火傳遞,身處國外的我們確實都沒什么感覺。
而且這屆圣火傳遞也成為燙手山芋,為了避免染疫,許多原定擔任圣火跑手的明星紛紛退出。
更有一些年長的明星,因染疫病亡而無緣圣火,也是相當令人唏噓感嘆。
日本喜劇大師志村健,就是染疫病亡,而錯過圣火傳遞
來源:體路
?

圣火大使,演員石原里美
來源:olympics.com
?


磕磕絆絆地,東奧好不容易是走完圣火傳遞路線,最后圣火在東京落腳劃下句點。天空中飛過自衛隊下屬特技飛行隊,以藍黃黑綠紅五色彩煙在空中畫出五輪圖案,為當晚的奧運開幕式助興。
飛越東京
來源:YMZK-Photo / Shutterstock
?


老實說,特技飛行隊的表演還是不錯的。順便還去網上補習一下北京夏季奧運的開幕式,很有氣勢的表演更增加了我對當晚東京奧運開幕式表演的期待。(我為此還買了一頓垃圾晚餐和啤酒,準備在電視前一飽眼福)。
然而相信很多觀眾都和我一樣,被開幕式中悲愁哀悼的氣氛嚇到。甚至在現場報道的英國媒體稱,當音樂聲變小時,還可以聽到運動場外“停辦奧運”的抗議聲。
只要音樂停下來,就能聽到場外的抗議
來源:推特
?

原本想象中,會看到宛如日本廟會一般熱鬧的慶典,沒想到現場卻如此充滿壓抑和哀愁。盡管確實反映了日本在過去的一年中深受疫情影響,但在歌舞中穿插對病逝者的默哀,卻深深驚嚇(震撼)到每一位觀眾。老爺子忍不住吐槽
來源:見水印
?

不過,無論如何,穿插于開幕式中,從表演到掌旗到傳遞圣火都出現的關鍵角色——醫護工作者,可見這段時期日本社會議題的重點,都是集中在對抗疫情。
開幕式場外6萬警力,史上最多
但話說回來,場外反正也聚集了大批抗議民眾,還要部署如此多警力維安。橫豎已經是一大堆群聚了,相較場內還不到一千名高官。早知道如,還不如熱鬧一點辦個廟會般的開幕式?
來源:網絡
?

隨著圣火熊熊點燃,東京奧運,一場充滿矛盾的盛筵就這樣開始了。
在全世界都在盡力隔離的狀況下,日本政府卻還是冒著“群聚”的忌諱,不肯拉下臉去停辦奧運。此為第一大矛盾。
在經歷地震、海嘯和福島核災之后,日本至今都還沒解決完災禍留下的爛攤子,卻仍然還要拼命花錢去舉辦國際賽事。此為第二大矛盾。
全日本民眾都被疫情折磨,拼命呼喊政府應該停下一切外事,專心主持國內打贏疫情之戰。而日本政府還是充耳不聞,堅持要勞民傷財繼續涂抹這個面子工程。此為第三大矛盾。
“矛盾”二字是非常適合東京奧運會
來源:寰宇新聞
?

來源:A.RICARDO / Shutterstock
?

當大和民族在這個面臨危病絕望的時刻,一定要將奧運賽事作為“希望在前”的前兆。當大和民族的驕傲面對沖擊的時刻,一定要將奧運賽事作為“光明在前”的燈火。在大和民族面臨不安緊張的時刻,一定要將奧運賽事作為“沒被打倒”的精神。
這樣孤注一擲的賭局,東京奧運會成為贏家嗎?日本政府會成為英雄嗎?
答案在閉幕式后,自會揭曉。而我們,將會親眼見證這段歷史。
END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環行星球立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請后臺聯系。
原標題:《日本,冷冷清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