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訪談|素人之亂:以“笨蛋地下文化”的方式來反抗日本社會
9月19日凌晨,日本參議院強行通過安保法案,日本民眾參加抗議游行,表示對日本政府的不滿。正好這幾日,曾多次領導、參與各項反對日本政府游行的日本社會活動家松本哉先生來到上海,接受了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的采訪。

在日本靖國神社旁邊有一所被譽為“中國近代政治家與教育家的搖籃”的日本法政大學,松本哉就畢業于這所學校。讀大學的時候他就愛好社會活動,曾在靖國神社燒毀日本國旗,還曾反對學校食堂漲價而大辦火鍋派對。日本媒體稱松本哉為社會運動組織者、無政府主義者或是革命家,但他只覺得自己是個會抱怨的人而已,覺得亂來很好玩。
目前,松本哉是日本一家著名二手商店“素人之亂”的5號店店長,“素人之亂”的中文意思為“業余者的反亂”,而二手商店的初衷在于促使大家減少消費。這家店位于日本東京高原寺JR城鐵站附近的商業街,這里原本是冷冷清清的舊商業街。后來松本哉的朋友們一個接一個地開始經營古著店、咖啡店、酒吧等店鋪,把它變成了一個直到深夜也熱鬧非凡的滿是年輕人的地方。
松本哉組織的抵抗活動在2008年被拍成了紀錄片,名字就叫《素人之亂》,并且《素人之亂》也是松本哉所出版的一系列講述反抗活動書籍的名字,除了日本,還在中國臺灣和韓國出版發行,并且在韓國出現了書市搶購的場景。

以素人之亂的松本哉為中心,通過網絡電臺和區域活動,這些人建立了植根于日常生活圈的獨特文化,被松本哉稱為“笨蛋地下文化”。“笨蛋地下文化”以社區為基本單位,強調日常生活圈的獨立和自治,挑戰自上而下的強制規則,并努力把社區變成“游樂場”,讓社區成為各抵抗活動開始的地方。
松本哉也用“笨蛋”一詞來形容現在的日本政府,他還講到不管日本政府和其他國家的政府發生怎樣的矛盾沖突時,日本民眾普遍都會認為錯在日本政府。

當被問及“笨蛋地下文化”的初衷時,松本哉講到,雖然日本的資本主義發展得不錯,但是普通人的生活并沒有變好,反而壓力很大,因此需要找到一種讓自己感到自由的方式。他們表達不滿的方式同過去傳統的社會運動不同,不再以扔石頭等暴力行為為主,而是要以一種文化的方式來反抗社會,比如涂鴉、在游行的時候唱歌,在車站或者沿街和周圍的陌生人分享酒和食物等等。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的社會運動主要以反對資本主義為出發點,很多人試圖尋求不去上班也能生活下去,并過得很開心的途徑。但據松本哉所述,現在日本的社會運動開始主張無政府主義或者社會主義,并且從之前檢討自己的生活慢慢轉變為對政策的檢討。
在松本哉看來,發展“笨蛋地下文化”也是因為單純的社會運動可能比較無聊,即使能夠使政治層面發生巨大的改變,但重新建立起來的社會可能又是某種重返往復,但是有了文化的因素就會不一樣,能給新的社會注入很多活力,“就是比較有意思”。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因為地震發生核原料泄漏,“素人之亂”曾組織過反核游行活動,也正是這次活動使“素人之亂”受到日本媒體的廣泛關注,并稱之為“Twitter革命”。據松本哉所述,當時他們向警察申請游行時,填了1000人的規模,還被警察調侃道“不會有那么多人來的”,讓他們只申請500人的游行就好,結果最后有1.5萬人參與了松本哉的游行隊伍,連警察也被嚇到了。
這次著名的反核風暴主要是通過社交網絡進行動員的,不過松本哉認為之所以最后參與者眾多,與“素人之亂”表現出的輕松調性也有關系,就是出來玩的感覺,讓周圍的人感到“我也可以和他們一樣”。加之他們的主張很簡單也很容易被理解,“就是核電很危險,我們應該把它停掉”,也容易引起共鳴。松本哉認為反核游行帶來最大的轉變是“在游行之前大家都想著核電站重建的事情,很少有人去譴責核能政策。但游行之后,大家開始反思核能帶來的危害,并愿意將反對的聲音喊出來”。
不過經常舉行反抗活動也讓警察吃不消,尤其是在人數眾多的情況下。于是松本哉為了消解警察的怒氣,也出于調侃警察的想法,專門組織了只有三個人的抗議游行。在松本哉展示給大家的一段紀錄片中,包括松本哉在內的三個人悠閑地在馬路上走著,但旁邊卻有六個警察為他們“保駕護航”。不過即使只有三個人,游行活動也有“休息時間”,也可以讓警察喘口氣休息一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