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美新常態·IF|如果中美簽署雙邊投資協定
【編者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起對美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開啟“增信釋疑、聚焦合作、面向人民、開創未來”之旅。
如今,中美之間存在一系列亟待商討的議題,從南海、網絡安全到經濟合作,均需要兩國領導人面對面交流與談判,對各自的發展方向和戰略意圖、中美日益增長的共同利益、雙方維護和平穩定與發展承擔的責任進行再確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推出“如果中美”系列文章,采集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觀點,嘗試對中美間最炙熱的議題進行解析,希望能為兩國共同應對這些時代性難題提供建設性參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展開備受矚目的訪美之行,從公開的行程來看,經濟議題將成為這次訪問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就在一周前的15日,美國94位大企業的CEO聯名致信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呼吁他們在會晤時能在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上取得重大進展。簽名者包括股神沃倫·巴菲特、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Fac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彭博新聞社的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等。
近幾年來,中美兩國在網絡安全、南海問題,以及人民幣匯率議題上的歧見未能有效解決,雙邊關系出現周期性緊張。然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無論兩國關系出現怎樣的波瀾,穩定的經貿關系最終都是保證中美這艘大船不至沉沒的壓艙石。外界期待,習近平此訪能讓歷時7年、歷經19輪談判BIT取得關鍵性突破,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向前發展。
“BIT的簽訂在某種意義上堪比中國的第二次入世?!睆偷┐髮W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說。
“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的簽署,將會為中國帶來更加具有競爭性的市場環境,同時幫助中國政府完成經濟再平衡?!泵乐匈Q易全國委員會首席代表彭捷寧(Jacob Parker)對澎湃新聞說,“中國過去取得的成功是未來的最好模板。”
中央深改組會議鋪路BIT
中美BIT是兩國為鼓勵、促進和保護本國企業在對方境內投資而磋商的雙邊條約,雙方將根據這些協議和條款在友好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進行的合作。
BIT往往包含如下內容:東道國對條約界定的外國投資給予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以及國際法最低待遇標準;東道國對投資進行征收應滿足一定的條件,并給予迅速、充分和有效的補償;投資者利潤和資金轉移自由應予以保障;東道國應避免要求外國投資者在購銷、雇傭、再投資等方面要求外國投資者惠顧本國;東道國與投資者之間的投資爭議提交第三方國際仲裁,禁止國內程序要求。
據聯合國貿發會數據,截至2015年2月,全球已經達成3268個BIT。然而,由于政治與經濟等諸多原因,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始終沒能達成類似的協議。這造成了長期以來存在的現象,即中美雙邊的直接投資遠遠落后于兩國的貿易額。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2014年美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5906.8億美元。但美國對華實際投資額去年僅為26.7億美元,并且逐年下降。與此對應,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存量占美國吸收外來直接存量的不到1.5%。
為了完成經濟增長從投資驅動到消費驅動的深化改革,與美國完成一份高質量的BIT一直是中國決策層關注的議題之一。
9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上,習近平講話強調:“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要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定不移引進外資和外來技術,堅定不移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意見》,也被外界認為是為推進中美BIT談判鋪路。
負面清單是否突破至關重要
中美BIT談判自2008年這一談判啟動以來,迄今已進行了19輪。2013年7月,中美雙方同意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模式進行實質性談判。2014年7月,中美雙邊投資協定文本的核心問題和主要條款達成一致。
中美BIT是一款真正意義上以負面清單為基準的投資協定,亦即除了負面清單中所涉及的相關行業,中美雙方可以在所有行業進行對等的投資,將在除了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中為對方投資者提供與本國類似的待遇。
就在9月15日,中美雙方交換了第二輪負面清單,外界對習近平此訪能否讓17年的漫長談判取得重要突破抱有極高的期待。
17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第七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時再次承諾,中方將繼續全面深化改革,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習近平呼吁,“中美要積極推動雙邊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中國將堅持改革開放的國策,美國工商界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直接受益者,希望你們以更加積極態度支持中國改革開放。”
“中國是否能夠提供一個具有雄心的負面清單對于這一談判是否能取得突破至關重要?!迸斫輰帉ε炫刃侣務f,“BIT能夠為中美兩國的投資者提供保障,并可以極大加強兩國的雙向投資,從而提供更多的經濟增長與就業?!?/p>
宋國友指出,對中國而言,與其他投資方式相比,對美國直接投資能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首先,對美直接投資的收益率要大大高于購買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其次,對美直接投資有助于提升中國企業國際化水平;再次,對美直接投資更為符合中國的對外金融政策調整。
目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以亞洲、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為主,未來需要增加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投資。在行業上,也會由目前集中于租賃業和采礦業等行業轉向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等行業。同時,對美直接投資有利于減少與美國的貿易摩擦。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美經貿爭端的焦點是美國對華巨額貿易逆差。美國宣稱中方采取了各種“不公平”的手段獲取了巨額的對美貿易順差。而如果中國增加對美直接投資,將會有助于減少對美產品出口,從而有利于緩解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進而減輕來自美國的貿易壓力。
中國將向美企進一步開放市場,其中服務業尤甚。
“中國在30年前通過制造業的自由化最終鑄造了中國強大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部門。如果中國能夠進一步在服務業方面進一步開放,也會有相同的結果,”彭捷寧表示,在服務行業的自由化將讓外國投資者更加直接為中國經濟增長做出貢獻。這將會帶來更加具有競爭性的市場環境,同時幫助中國政府完成經濟再平衡。
實際上,對于美國來講,BIT的最終達成也會讓其獲益良多。15日,美國94位大企業的CEO聯名致信奧巴馬和習近平,呼吁他們在會晤時能在BIT上取得重大進展,便可一窺美國工商界對這一協議有多么期待。
中美BIT一旦達成,美國企業將會是直接的受益者。
宋國友說,BIT的簽訂,首先便為美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其次,在美直接投資能夠為美國民眾提供更高的收入。再次,在美中資企業能更好地幫助美國擴大出口,緩解貿易逆差。再有,考慮到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多集中在制造業領域,因此中國對美直接投資能夠幫助美國提升實體經濟影響,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改善美國產業結構。
“我們能夠看到美國對中國出口增長以及兩國投資關系的根本性轉變。我認為中美雙邊投資協定會成為雙邊關系的基礎,它不僅對在中國投資的美國企業來說是個巨大的變化和機遇,對我們的本土企業也是如此?!北柹饡呒壯芯繂T德伯拉·雷爾(Deborah Lehr)表示。
9月18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和美國全國聯合商會舉辦的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發表聯合聲明,建議中美爭取今年完成BIT談判。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梁艷芬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中美雙方智庫都期待這一談判能夠在今年年內最終完成。梁艷芬認為,眼下對于中美經貿關系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拿下投資協定談判,無論是對在華美資還是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都有重要意義,對雙邊投資帶來新的機遇,而且中美投資協定將在中國進行其他自貿協定談判起到示范作用,“因為有負面清單的出現,這是國內市場開放的象征?!?/p>
“這協定不僅為中國改革提供支持、促進兩國的經貿關系,更是一幅更加宏大的亞太經濟關系圖景的組成部分?!鼻笆佬行虚L、彼得森研究所研究員羅伯特·佐利克表示。
依然面臨阻礙
然而,盡管商界學界呼聲很高,要最終簽署這一協議依然要克服相當大的阻礙。
宋國友表示,美國雖然總體認同BIT對于美國也能帶來顯著利益,但是基于各種原因的考慮,尚沒有完全準備好全力以赴在近期與中國達成BIT。
首先,從談判策略上,美方認為現在是中國積極主動,因此可以通過拖延來獲得更多談判利益。其次,從美國對外經貿談判重點上看,目前美國政府的優先選項是結束TPP談判,美國國會在美國對外貿易政策上的主要興趣點也聚焦于TPP。在TPP談判結束和獲得正式批準之前,政府和國會恐怕不太有足夠的政治動力完成BIT談判。第三是美方認為中國的負面清單過長。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名譽教授弗雷德·伯格斯坦(Fred Bergsten)在該院最新的一期學報上撰文稱,就算中美最終達成了共識,這一協議要獲得美國國內的批準依然十分困難,因為需要參議院三分之二的贊成票。目前美國正面臨政治換屆,黨派斗爭也空前激烈,任何議題要獲得如此比例的贊同都相當困難。
但伯格斯坦預測,如果2015年共和黨成功獲得參院多數席位,對BIT獲得通過可能會有幫助。因為相較于民主黨,共和黨對貿易、海外直接投資等持有更加積極的態度。
對于如何真正意義上加速BIT談判的磋商,彭捷寧表示,希望習近平能夠在訪美過程中,“為中國經濟的未來釋放強烈信號,同時能夠回應美國商界對中國經濟改革政策的疑惑?!?/p>
“如果中美最終簽訂BIT,在經濟上能夠更好為中美雙邊投資提供機制化的保障,擴大雙邊投資,增進兩國的就業,改善兩國貿易逆差。在戰略意義上則能夠建立中美新型互信,增進兩國在投資領域提供一個壓艙石。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往前發展?!彼螄颜f,“BIT某種意義上堪比中國第二次入世,可以幫助中國確定新的規則體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