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讀圖︱抗戰大后方的面孔:從逃生列車上跌落的女童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字號
【編者按】
全面抗戰開始后,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政府各軍機關也隨即向重慶、武漢、長沙遷移。國營及私營工礦企業、高校等也開始向后方轉移,從此西南各省成為中國堅持抗戰的大本營。在這場大遷徙中,許多面孔被記錄的影像定格,有商人、醫生、工程師、教師、學生、自由職業者、工人,有千里跋涉的逃難人群、國營工礦企業的生產勞作、中央軍校學生的操練演習、與當地軍民互動的美國軍人……
以下圖片選自《海外稀見抗戰影像集·大后方的社會生活》一書,主要來源于史迪威家族、顧維鈞家族復制、捐贈的照片和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戰時美軍隨軍記者拍攝的照片,還有從東京神保町舊書街購置的老照片和部分日本戰時出版的各類畫冊、寫真集,以及從臺灣地區搜集的老照片。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