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環保部:北京“閱兵藍”創紀錄,PM2.5濃度同比降7成

9月7日,環保部向媒體通報了閱兵紀念活動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情況。通報稱,閱兵紀念活動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積累的領導重視、聯防聯控、科學組織、協同治污經驗,是大氣污染治理的寶貴財富。
環境監測數據顯示,8月20日-9月3日,北京市空氣質量總體良好,PM2.5平均濃度僅為1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3.1%,連續15天均為一級,創下PM2.5監測以來歷史最好記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70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良好,PM2.5平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其中52個可比城市同比下降34.0%,超出預期的30%。
9月6日,環保部副部長潘岳就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現在公眾無不懷念“APEC藍”與“閱兵藍”,同時也無不憂慮藍天易逝,“好景難常”。良好環境質量既要各級政府勇于擔當,也要環保部門監管到位;既要企業改變生產方式,守法達標,還要公眾轉變生活方式,人人參與。
河北為保障“閱兵藍”抓了54人
為實現“閱兵藍”,各地科學編排保障方案,督促減排措施落地。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此前報道,山東等地在紀念活動開展一個月前,就已推出了保障方案,提前安排各項減排措施。
據環保部通報,圍繞污染物特點,一系列針對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等領域的減排措施在北京、天津、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內蒙古等7個省、區、市陸續出臺。
至閱兵結束,北京及周邊地區采取了機動車臨時管控措施,城六區常年運行的燃煤鍋爐在8月底前完成了清潔能源改造;
河北省完成了小鍋爐年度淘汰任務的80%,保障工作開展以來,該省共立案偵辦環境污染刑事案件2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人,查處治安案件32起,行政拘留35人;
山東省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微博、微信等手段,宣傳做好保障工作的意義和各項保障要求,對不落實整改要求的,通過媒體曝光,視情節問責相關負責人;
內蒙古自治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1810人次,檢查企業7181家次,檢查施工工地2296個,整改完成率100%;
山西省實施省市縣三級聯動,累計出動環境執法人員21039人次,通過明查與暗查相結合、晝查與夜查相結合、巡查與駐點相結合,共排查10558家次工業企業、6527家次施工工地、2092臺次燃煤鍋爐,發現問題123個,及時進行了整改和問責;
天津市將燃煤電廠污染物整體減排由原計劃的約35%提高至50%以上,并提前半年完成了黃標車淘汰任務。此外,天津市和區縣兩級共出動督查和執法人員35379人次,督查檢查電力和工業企業3843家次、各類施工工地10979個次、機動車27709輛次、秸稈垃圾露天焚燒等其他各類重點點位54580個次。
環保部長主持會商加強污染源監管
環保部通報稱,“閱兵藍”的保障行動也留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
行動建立了區域監測預警協調聯動機制和空氣質量實時監測數據共享機制,實現區域內監測數據互聯互通、共享共用。七省市密切配合,協調行動,共監測和上報PM2.5等污染指標有效監測數據近60余萬個,為紀念活動期間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警提供可靠數據支撐。
其次是建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機制,從8月27日起,由北京市環保局牽頭,每日對空氣質量級別、首要污染物及空氣質量變化趨勢等內容進行會商,共同分析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形勢,提高了空氣質量預報的準確度。
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環流和污染特征,建立了國家、省級環保、氣象部門和科研監測單位的會商機制,由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主持會商工作,有針對性地加強火電、鋼鐵等“高架源”和石油化工等VOCs排放企業的環境監管。
環保部則根據不同階段空氣質量要求,及時調整督查重點,保持督查高壓態勢。華北、華東、西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環保部應急中心聯合北京、天津等七省(區、市)環保部門分3個階段對北京、天津、河北11個地市、10個省管縣(市),42個重點地區進行了督查,檢查工業企業2073家,各類建筑工地516處,為推動地方落實保障方案發揮了有效監督作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