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南抗洪中一群了不起的年輕人
原創 郭虹妘 鈦媒體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Manto在微博輕輕寫下“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的人”。

鈦媒體編輯丨郭虹妘
河南這場大雨,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一時間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捐款、捐獻救援物資,救援隊陸續抵達抗洪現場。彼時,有一群了不起的年輕人,自發的在線上遠程支援抗洪。
他們在7月19日晚20:57:12創建了一份可公開編輯的“救命文檔”,最初的版本只有求救人信息與救援隊信息。
隨著文檔在互聯網的時空中流轉,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進來,一起在線合作,進行求助和救援相關信息的整理、核實和文檔更新。
這個文檔有了一個正式的獨立首頁,官方救援隊信息、民間救援隊信息、線上問診信息、避險地點、可充電地點,都被陸續創建和補充進來;微信和企業微信互助群、標注地點的小程序、互助信息快速反饋通道也被加入了文檔之中。

截止22日19點,《待救援人員信息》文檔瀏覽量近650萬(21日21時為250w), 該文檔已更新了280多版,“成功救援”的消息陸續傳來!
這群了不起的年輕人到底是誰?
“我想幫大家一下”
7月22日央視連線了“救命文檔”的創建人,她叫李睿,創建文檔ID為Manto,是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一名本科學生,家住河南東南部,當時她家那邊的汛情并沒有很嚴重。
據Manto回憶,7月20日晚上她剛拔了牙不太舒服就躺床上刷微博打發時間,看到#河南互助#被推上了熱搜,有的人被這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沖走,有的人被困車內12小時沒有食物和水,有的人在微博發起了求救,這一切觸動了Manto的心,她在19:56分發了一條微博“我想幫大家”。

圖片來源:微博
可是如何行動呢?
Manto想到之前有一位學姐參加過抗疫志愿者,就去咨詢她如何開展志愿者幫助工作,在學姐的幫助下她很快發了一條朋友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1、整理網上的各種求救信息,判斷優先級;2、同步聯系被困人員和求救人員;3、跟進后續救援情況;4、搜集新的救援聯系方式。

這個朋友圈在同學中得到了迅速響應,有30多個人報名,后來又建了幾個群,很多志愿者加入進來?!白铋_始想用Excel,但是覺得很難實時,就選了可以在線一起編輯的協同文檔,又可以更新實時的信息?!?/p>
20:57分Manto創建了表格,敲下第一行字:基本信息、求救人員信息,救援人員信息。

Manto表示,“此次行動”主要分為三部分,信息收集、信息核查、救援以及救援進度同步。
信息收集階段,小黎是第一個加入的伙伴,最初她們是以純人工的方式用眼睛盯著微博實時、熱門一個一個的收集求救者信息,這樣不僅效率慢而且還有可能重復。此時,同伴曉萌提議:“用Python爬信息吧,不然整理到猴年馬月了呀”,大概5~10分鐘后她將爬到的求救信息丟了群內,她們將信息再次整理后添加到了“待救援人員信息”表內。
另外,也考慮到一些人不怎么使用微博,只使用微信,又建立了一個微信求救信息收集群。當時也考慮到求救者信息頻繁轉發泄露等的問題,就安排了專人將微信群內信息同步至“待救援人員信息”表內進行統一管理,這部分是宗淼負責。
信息核查階段,Manto和曉萌按基偶數進行信息核實,主要是確保求救人是否得救,以及是否需要聯系救援隊。后來發動了200人組建信息核實群,分組分任務,把信息進行一對一電話核實。之后根據水情、地理位置、是否能聯系救援隊、身邊救援物資、是否危及生命等進行預判,給信息分等級。由于信號中斷,有特別多人都聯系不上,這也是當時工作的一個難點。

救援以及救援進度同步,得救之后第一時間在表內狀態同步更改,后續大家一起補充了救援、醫療、避難場所、心理咨詢等互助信息。
“這期間我們發起了就近施救,也是當時群里的群主動提出來的,他們說位置在哪里,我現在哪里,可以過去就近救援,于是我們又建了2個線下志愿者群?!盡anto表示。
這場民間自主發起的救援,不光光是一張表格。它擁有1個32人信息收集統計群,2個待救援信息整理群,2個線下救援匹配群,1個專業救援群。
成功救援的消息陸續傳來
23:12:23(第3小時)文檔里,出現了第一個脫離險境的家庭,一個大人兩個小孩。
這位家長在表格更新了備注:“已經順利坐上車回家了”。

Manto激動地說,“當我收到第一條被救援消息的時候,我真的是要哭了?!?/p>
03:56:54 (第7小時)第二個和第三個“已成功救援”出現了。一個發高燒的女生,和一位84歲的老人被成功救援。
個人和商戶自發提供的避險地點也超過50個,有用戶留言:“感謝你們!你們是好樣的!堅持??!鄭州挺??!”

值得一提的是,在央視連線Manto期間,也有一些求助者在線表示了自己對于這群抗洪之中了不起的年輕人的感謝。
“我是一名出租車司機,20號被困鄭州市金水區北環路東段10號的橋,去的時候水還小,回來的時候四面都是水,一天一夜沒吃飯,我本來就低血糖外加上餓,整個人都很心慌。這時有一個小姑娘冒雨騎著車給我送了吃的,我讓我閨女給她打錢,她還不要。后來我才知道我閨女在你做的表格上發布了求助信息,讓我遇到了一個好人,希望大家都可以平安?!边@是一名來自被困12小時的出租司機的感謝。
04:57:19 (第8個小時)表格上出現了許許多多振奮人心的消息,他們用大字寫著:
“我們的救援隊到了”
“制氧機來了”
“發電機有消息了”
“我朋友加入了救援隊,快聯系她”
“庫房有一兩萬條防汛沙袋”
..........
“已成功救援”、“問題已經不大”開始一個個出現。

05:23:58(第10小時)這份“救命文檔”在民間救援隊手中不停地流轉已經10個小時了,求助信息已經超過500條,涉及數千人,由于擔心信息過載,有責任心的網友大字提示:“別亂搞文件?。。。 ?/p>
從民間救援到專業救援
這是一場自發的從民間救援到專業救援的全民抗洪行動。
05:59:21九小時過去了,民間救援隊登記信息超過90條,剛才的劃皮艇、制氧機等都被志愿者拉進了一個新的sheet“物資援助”。
又一個新的sheet“醫療信息”出現了。
醫生們自發組織起了線上問診群,并提供專業的自救自衛醫療知識——比如,特殊情況下怎么自己在家生孩子。


此時,距離創建文檔已經過去12個小時了,訪問的人數越來越多,文檔似乎有些撐不住了。
Manto表示,“大概從21號2點開始這個文檔的信息量已經超出了我們可以控制的范圍了,專業的醫生開始一下場、救援物資陸續補充進來、救援sheet不斷增加、發起人已滿、可編輯的人數已達上限,當前僅可查看等狀況。
救援方面,我們后期就對接了一個專業的志愿者機構來做,我就負責50條信息的合適;文檔方面,騰訊也參與了進來,開始進行擴容、安全監管?!?/p>
騰訊文檔產品團隊也在背后一直默默支持,團隊觀察到情況后第一時間就與騰訊云、安全等部門快速展開溝通,也得到了兄弟團隊的快速支持,馬上從兩方面著手:
一方面,依托產品的信息收集功能,快速上線了33個救災模板,提供給有需要收集救援、求助等信息的政府、救援機構及公益組織直接、快速使用,進行救援求助信息登記;另一方面,在線文檔的優勢之一就是支持多人協同,關注到網上也有許多自發志愿者使用在線文檔加入援救行動,很多受困群體在文檔上發布求救信息,當晚技術團隊緊急將同時在協作人數擴容了兩倍,方便大家高效協作進行信息共享,讓更多災區民眾可以同時填寫救助信息,也為就近幫扶、救援提供便捷。
技術上一方面擴容保障所有救援文檔能流暢查看和編輯;針對救援文檔將同時協作人數擴容了2倍,使得更多人可以同時填寫。團隊技術同學也一直24小時輪班值守,確保產品的穩定體驗。
這并非騰訊團隊第一次“突發支持”的經歷, 早在去年應對疫情期間,很多小區、學校、企業就是通過騰訊手機用戶的信息、遠程辦公的。就在那時他們就在產品、技術、運維等各環節建立了一套完備的響應機制,便于應對突發支持。
13:57:57(第17小時)整張表已成為一個大型信息中轉站,子表也逐漸具備規模。
一開始的表格承載了留言的網友對新打開這張表的人想說的話——“如果你恰巧看見求助信息在你周圍,不妨伸出援助之手!求助的朋友們,大家一起加油!”

15:33:52(第19小時)表格又有了新功能:網友拉起了更多微信和企業微信互助群。還有程序員小哥哥自發制作了可以標記求助地點的地圖小程序。

15:59:08(第20小時)表格更新的速度,肉眼可見地開始慢了下來。有一些強迫癥網友在努力把表格內的格式調整得更加清晰,如救援物資那張表,已經有分區、重點色、高亮、校對等。
每個人都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1:09:17(第24小時)求助需求還在不斷增加,有的小區斷電斷水斷網急需排水和救援,連消防員都缺少物資食物......
救援信息也在不斷增加,提供便攜式凈水壺,16噸隨車吊,女性用品......

過去24小時內,不止一個文檔在流轉。
救援過去將近一天的時候,Manto在微博輕輕寫下“這次家鄉災難給我的就業啟示,要做一個能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的人”。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郭虹妘,編輯|天鵬)
----------------華麗的分割線-----------------
鈦媒體視頻號推薦:我國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懸浮交通系統,近日在山東青島正式下線。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快的地面交通系統。環抱軌道的設計減少了脫軌風險。運行時只有車體下方進行送電的設計,大大地提高了安全性。點擊進入視頻號查看,歡迎大家多多點贊和評論。
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原標題:《河南抗洪中一群了不起的年輕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