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烈日灼心》已經很好,但又確實差了一丟丟

今年的國產電影保護月,開篇算是轟轟烈烈,但從中段的小妞電影開始一切就變得軟塌塌,大結局說起來仍是悲劇,來自美國的轉業已久的終結者來了中國照樣能所向披靡,想想也是心酸,連冷飯都是美國味的香。
不過還好,我們最后還有《烈日灼心》充當末路英雄吹響悲壯的號角,不然,這個月用倪妮和AB尷尬的撕x冷飯結尾該多凄涼,就跟我們真的不會拍電影似的!而且不光不會拍,連演都不會,更尷尬的是連品位都沒有,翻拍都找爛片翻,淚也恨也,不提也罷!
《烈日灼心》絕對是一部能夠證明咱們會拍電影、會演戲的電影,擱哪都不丟人。不過大家每次夸都要加一句定語“在國產片里算得上是xxxx”,說出來都有些滅了自己志氣。其實,要比就跟好的比,此片攝影、剪輯、敘事、演技和任何好電影比都不差,尤其是天臺的那場追逐戲,沒有爆破、沒有夸張的武打,特效甚至還有點簡陋,但僅憑鏡頭語言就讓人膽戰心驚、全場驚呼連連,看幾億美元燒出來的美國大片也沒有這么緊張的時候,導演用一棟大樓和一根橫梁就做到了。
段奕宏在片子里演技精準得讓人想抱住他轉圈圈,內心戲連眼角的魚尾紋里都寫滿,袁朗來這兒就對了,以前那些愛情裝x片都是一種浪費……
然而千好萬好,唯獨就是劇情擰巴了點,是擰巴,不是弱。故事都講不清楚、拍青春唯美ppt的那幫叫弱,《烈日灼心》是擰巴,從“導演講故事的水平真牛x!”到“就這事至于的么?!”之間轉換的那種失落在散場之后一直存在著,說不清道不明地糾結著。

《烈日灼心》說的同樣是壞人干好事的大主題,但干得卻是件驚天地、泣鬼神的離奇大事!對,就是離奇,離奇到用一整部片來把它合理化仍然顯得不夠。
影片一開始就告訴了我們,多年前某處偏僻的豪宅邊,發生了滅門慘案,故事一直把慘案的細節藏著掖著,然后鄧超、郭濤、高虎以“準兇手”的面目登場。緊接著便是多年后,他們大隱隱于市地生活在城市的三個角落,逃避著那個連開了上帝視角的觀眾也不清楚的所謂兇案“真相”。然后,段奕宏扮演的警官基于巧合發現了這三個人身上可疑的地方,可他又與鄧超扮演的協警有著非同一般的感情,然后他開始了艱難地求證與掙扎。

事情也的確是這樣,但是按照這個邏輯,又不對了。因為故事中,鄧超等三人一直在瘋狂做好事,做著一切身為“理智的”逃犯不該做的事,比如去當協警,比如在路上熱心幫忙抓小偷見義勇為……三人還收養了殺人案幸存的小女孩,為了她的醫藥費嘔心瀝血地奔走著,最后,甚至為給她一個平順的成長之路甘愿承認自己沒做過的罪行并凜然赴死,這是何等離奇的自我犧牲,偉大到故事的天平都失去了平衡。
罪孽和贖罪兩件事之間有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就像一臺天平。對于一個電影來說,罪不夠深,贖罪的力道卻如此之大,擰巴;罪太深,更擰巴。就算和諧社會允許滅門殺人犯心中有大愛,觀眾想看殺人狂魔變圣父嗎?

導演給我們的答案更趨近于父愛戰勝一切,只是可惜,郭濤在片中和小女孩的感情戲幾乎沒給,全被和王珞丹的感情戲搶去了風頭,說到這,王珞丹又為什么存在?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她是本片唯一一個拉低演技水平、去掉也不影響什么的人,她的存在只為制造巧合。

但可惜《烈日灼心》不是喜劇,它嚴肅的題材和沉重的主題讓每一個觀眾把它當成真實在感受著,想著“一個逃犯的心路歷程該如何如何”,直到忽然有一天,一個逃犯出租車司機在路上遇到劫匪,情急之下遇到的臨檢警察就是下個星期他再次遇見劫匪時拉到的正義女路人的哥哥,這個哥哥正好就是他的同犯好兄弟的上司以及全中國唯一懷疑他們的人,這個聰明哥哥陪妹妹去醫院看病正好就遇到了從不在公開場合見面的兩大嫌犯同時出現在醫院的千載難逢的一瞬——這一瞬引出了他們收養的小女孩,而且兩大嫌犯好死不死租了一個有竊聽癖的人的房子,一切都被錄了下來……這時候你怎能不扼腕嘆息一聲:“臥槽,這樣也行?”
行不行都是它了,也許它有瑕疵但它仍舊拍得緊湊、緊張而又飽滿,這是少有的讓人為劇情的不充分而感到極為糾結的片子,因為它已經很好,但又確實差了一丟丟。當然,我們都明白有一個讓人略感遜色的結局或許并不全是它的錯,有一個若有若無的男四號在結尾莫名其妙的大逆轉也是無奈的妥協與缺憾。
不過,這一切的遺憾都比不了我看到前期宣傳時噱頭爆炸的“同性戲份”被刪得幾乎看不清鄧超和呂頌賢的表情時的遺憾。我毫無私心、拋棄一切“低級”趣味地發誓:這確實影響了我對劇情的理解!真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