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8月全國發用電增速回升,發改委:經濟運行積極因素不斷增強

進入到8月份,作為觀測經濟冷暖的重要指標——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開始好轉,顯示出中國經濟運行出現更加積極變化。
根據發改委公布的數據,8月1至28日,全國發用電4633.49億千瓦時,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2.97%,增速較去年同期回升6.54個百分點,比7月增速回升4.97個百分點。
分區域來看,華東、華中區域對全國發用電增長的貢獻率達81.3%,合計拉高全國發用電增速2.86個百分點。從當前電力運行趨勢看,預計8月份全國發用電同比增長3%左右;9月份有望繼續保持增長。
與此同時,全國鐵路日均裝車也出現趨穩態勢。據運行調度數據,煤炭、鋼鐵、石油等大宗貨物日均裝車基本穩定,月度之間變化也很小;集裝箱、零散貨物運量逐步提高,7月份集裝箱日均裝車環比增長5.8%,零散貨物日均運量環比增長18%。8月1日至27日,全國鐵路日均裝車數較7月份日均調度水平增加1.2%。
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發用電和鐵路裝車數據的變化初步判斷,當前經濟運行積極因素不斷增強。
部分地區特別是一些經濟大省反映的情況也支撐這一判斷,如東部地區中,江蘇省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監測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機械、電子、石化、醫藥、輕工、紡織、冶金、建材八大重點行業用電增速均比上月回升,8月份工業用電增速有望達到6%,表明該省8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廣東省8月份氣溫較去年同期偏低,但全社會用電同比增長約2%,增速比7月高出約4個百分點,表明該省整體經濟運行情況比7月份也有明顯好轉。
中部地區中,安徽省用電量前20位的工業大戶,8月以來用電同比增長約3.5%,表明該省重點工業企業生產增速在提高;江西省8月份以來全社會統調用電量同比增長9.33%,預示著經濟增速也將保持較高水平。
作為經濟的血液,電力增速與經濟增速存在強相關。經濟理論和國內外實踐表明,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中長期貸款等實物量和金融指標的變化與經濟走勢密切相關,其常被外界認為是觀察經濟走勢的風向標。
在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換擋的情況下,隨著產業結構、經濟布局、能源結構和運行質量出現的變化,這兩個風向標和經濟增長的關系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今年上半年這兩個指標就有些“失靈”。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前兩月僅同比增長2.5%,創23個月次低,3月份更是同比下降2.2%,創2009年6月份以來新低。4月份用電量增速由負轉正,并在之后的兩個月持續回升,但這一切在7月份戛然而止。
7月15日,國家能源局公布數據:1-6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6624億千瓦時,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1.3%。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8%。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用電量指標背離問題,人民日報在5、6月份曾三次發文,表示要科學認識用電量、鐵路貨運指標失靈的問題。
人民日報指出,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占比小且逐年下降,重化工業快速發展,第二產業占比迅速增加,并成為最大產業,第三產業發展則相對滯后。正因為重化工業占比最大、對能耗需求大,是電力消耗大戶,所以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70%以上,其中高耗能行業又占工業用電的70%左右,工業用電量與經濟增長關聯性較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