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兒童醫院“尋人”回音:60年前宋慶齡看望的孩子找到了

“照片上就是我和我的媽媽,那時候我只有七八個月大。”8月28日,今年61歲的上海市民劉衛林來到了上海兒童醫院,指認一張老照片上的孩子就是多年前的自己。
8月25日,上海兒童醫院發起尋找曾經親歷過抗日戰爭、并曾于戰時到“上海兒童醫院”接受過救治的兒童的活動,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曾進行報道。同時,兒童醫院還發布了一組六七十年前的老照片,其中一張1955年宋慶齡視察醫院的照片被媒體刊登,劉衛林在報紙上認出了自己,60年時光流逝,當年的嬰兒已經成了老人,而劉衛林的父親是一位曾親歷過抗日戰爭的老兵。

8月27日早上,劉衛林的弟弟在《東方早報》上看到了這一歷史照片,他沒有認出還是嬰兒的姐姐,但認出了照片上低著頭的母親,于是趕緊給姐姐打了電話。這個電話瞬時勾起了劉衛林已經塵封幾十年的回憶。
“小時候,我聽父親母親說起過這件事情。”劉衛林記得,當時父母都是解放軍南下干部,就住在新閘路上,她在家里排行老三,是第一個在上海出生的孩子。七八月大時,那天母親正好帶她去附近的上海兒童醫院就醫,遇到了宋慶齡女士視察上海市兒童醫院,母親回到家就很興奮的告訴父親,自己見到了宋慶齡。當時,劉衛林的父親是個有心人,特地留意了第二天的報紙,果然上面刊登了宋慶齡看望劉衛林的照片。
“當時父親還把這張照片剪下來收藏,我還記得當時寫了我的名字是‘劉上海’。”劉衛林說,由于父母剛到上海工作太忙,加上她是在上海出生,他們便匆忙地給她取了這個名字。小時候,家里每年翻曬東西時,這張剪報都會被翻出來晾曬,所以她有很深的印象,但后來由于年代久遠浸水后破損了。
劉衛林的父親在江蘇淮安參軍,當時就在蘇北一帶參加抗日游擊戰爭,現在父親偶爾還會講起當年在蘆葦蕩里危險的激戰場面。后來,劉衛林的父親一路追隨部隊從蘇北輾轉東北、山東等地,負責部隊里的財務管理,與劉衛林的母親在部隊相識結婚,并在解放后一起被調到了上海。
此后,劉衛林的父母都在上海的銀行系統工作,她的母親已經于1968年因病去世,而其父親如今已88歲高齡,但他還能清晰記得這張照片拍攝當天妻子跟他講述的場景。
上海市兒童醫院表示,希望借此機會,找到更多曾在醫院創立初期到醫院就診過的孩子,留存當時的歷史記憶。據醫院創始人富文壽教授1953年回憶,從最初的上海難民兒童醫院到1953年成立上海市立兒童醫院的14年間,醫院門診部接診了337291名病童,住院部收納了18462名病童,為上海培養了30多名專業的兒科醫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