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業(yè)內(nèi)人談繪本親子共讀:不要打岔,鼓勵父親表演繪本故事
繪本是不是買回家,扔給孩子看就行?
對于這一問題,10歲雙胞胎男孩的媽媽說,“父母的聲音中飽含著很多情感,孩子不僅僅享受讀故事的本身,也享受父母給予他的關愛。”
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編輯說,繪本至少包含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是聽家長講的文字故事,第二個是孩子看到的圖畫故事,第三個是兩者結合產(chǎn)生的故事。
曾在首屆中國國際童書展上介紹了繪本的100種讀法的米奇爸爸說,繪本不僅要親子共讀,還能通過看圖說話、角色游戲、戲劇表演等方式,激發(fā)孩子的閱讀樂趣。
在他們看來,繪本不僅僅是寶寶成長的工具,也是父母與寶寶溝通的橋梁。
“聽父母讀故事,孩子享受的是美好親子時光”
“孩子都是天生喜歡聽家長讀故事的。”10歲雙胞胎男孩的媽媽龔小莉這樣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說。
龔小莉如今擔任多家教育機構的顧問,在她看來,在孩子小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更容易培養(yǎng)孩子聽故事的習慣,“父母的聲音中是飽含著很多情感的,孩子不僅僅是享受讀故事的內(nèi)容本身,也享受父母給與他的關愛,享受這樣美好的親子時光,所以他就會愿意安靜下來聽家長讀書。”
龔小莉說,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孩子會從聽到的一句話語,而展開聯(lián)想,在腦海里形成一幅幅畫面,這其實也是想象力和思維的培養(yǎng)過程。
“其實,一本繪本至少包含了三個故事。”在少年兒童出版社幼教中心編輯陳裕華看來,第一個是聽家長講的文字故事,第二個是孩子看到的圖畫故事,第三個是兩者結合產(chǎn)生的故事。繪本是文字和圖畫的戀愛,應該讓孩子耳聽眼看同步進行。
“繪本的閱讀并不只限定在淺閱讀的范圍,關鍵是怎么讀,跟誰讀?”兒童閱讀推廣人米奇爸爸拿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舉例,“對于低幼的孩子來說,它是一個關于貓的有趣故事,但是從深閱讀的角度,你也可以讀到愛和生死的主題。我覺得是0到99歲都可以去探討的。”
過多解釋性語言會打亂故事節(jié)奏
怎樣閱讀繪本的方式是最有效的?
《娃娃畫報》執(zhí)行主編管倚覺得,最關鍵的是不要插入解釋性語言,打亂故事的節(jié)奏。
在管倚看來,繪本的故事有連續(xù)性,而孩子進入故事很緩慢,中間插入過多解釋就像換掉電視頻道,讓孩子回不到故事中。此外,繪本中不少句式經(jīng)過了精心設計,以便孩子反復閱讀后掌握,家長聊天式的語言不利于孩子記住這些句式。
“書上什么文字,就念什么文字,念時語速放慢,讓孩子聽清楚,看清楚,自然會有興趣。”管倚說。
關于讀繪本的頻率,管倚覺得一次可連續(xù)讀兩三遍。孩子看繪本,第一遍可能沒印象,接著馬上讀第二遍、第三遍,孩子會慢慢進入故事狀態(tài),對故事有了半生半熟的了解。“熟悉之處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不熟之處會讓他覺得有挑戰(zhàn)。”
繪本更換頻率也不宜過高。一周內(nèi)反復給孩子讀一本繪本也無妨,“換得太快,孩子容易忘,要讓他多接觸幾次,慢慢進入這本書。”
至于“讀繪本要固定時間”的說法,管倚覺得能做到最好,做不到也無妨。但要做到每天閱讀,每次5-10分鐘,關鍵要堅持。管倚一般在晚飯后給女兒讀繪本,“有一說法是在睡前讀,但我女兒是越讀越興奮型,睡不著,所以就放在晚飯后。”
與孩子一起表演繪本故事
10歲男孩米奇的爸爸曾在首屆中國國際童書展上介紹了繪本的100種讀法。米奇爸爸說,從繪本具體的閱讀方式來講,有點讀、講讀、朗讀、默讀等;從延伸的活動來看,有手工制作、繪畫欣賞與臨摹、看圖說話、角色游戲、戲劇表演、自然筆記、雙語學習、原創(chuàng)繪本等方式。
比如,戲劇表演就是和孩子一起分角色表演故事。就像做游戲一樣,繪本劇的表演對孩子的語言交流、思維表達都會有所促進。米奇爸爸還號召爸爸們加入繪本劇,“一旦爸爸參與進來,小孩子會非常興奮。哪怕一周參與一次,愿意擠出一個小時效果都會很好。”
龔小莉說,“這個過程很好玩,可以激發(fā)孩子主動閱讀的行為。表演的過程中,如果得到家長的鼓勵,那么親子互動可以讓孩子的感受更加美好。”
另外,對于相對枯燥的,孩子不感興趣的內(nèi)容,龔小莉建議可以使用一定的視聽資料引導,也可以在家庭里建立專屬孩子的圖書館或圖書角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