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希臘問題之后,難民潮再次考驗歐盟團結
翻看德國媒體的政治新聞,經??梢钥吹揭粋€讓中國讀者聯想起社會主義宣傳口號的詞語:團結(Solidarit?t,或稱“社會連帶”)。8月2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位于薩克森州海德瑙市(Heidenau)的難民居住區,德國媒體的報道是,默克爾向世人宣告了德國政府與難民和志愿者們的團結一致。當日早前,德國總統高克訪問柏林一處避難申請者安置處時則說,幫助難民的志愿者們象征著一個“明亮的”德國,與攻擊難民、敵視移民的右翼分子們的“黑暗德國”相對立。
如果說我國政府領導人訪問受災群眾的舉動顯示出執政黨將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的核心價值觀,那么團結——不僅是歐盟各國之間的團結,也是歐洲國家人民與所有受迫害者之間的團結——對于歐盟而言,是除了自由和民主之外的第三塊歐盟價值基石。但在剛剛度過希臘債務危機之后,難民問題再次讓歐盟的團結面臨考驗。

大量增加的難民給歐盟各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和安全負擔。按照2013年7月歐盟議會做出的都柏林決議,自2014年起,抵達歐盟國家的難民必須在其最初抵達的國家申請避難,但這無疑讓希臘、意大利和馬耳他等地中海沿岸國家不堪重負,這些國家默認了允許難民繼續向北部流亡。另一方面德法等國的保守政治勢力敦促希臘、意大利等國加強邊境管理,致使在這些國家的地中海沿岸不時發生暴力阻止難民登陸的慘案。

然而,希臘作為歐洲文明的源頭之一,留在歐盟之內的象征意義舉足輕重,希臘人畢竟屬于歐盟建立之初賴以維系的西方文明共同體中的一份子,如今蜂擁而至的北非和阿拉伯難民卻是地地道道的外來客。難民問題考驗的不僅是歐盟各國之間的團結,更是歐洲人對待陌生人的開放態度。
早已被移民和恐怖主義問題折磨得焦頭爛額的歐洲人心中,自然而然地蔓延著一股針對難民的敵視與怨恨。僅以德國為例,隨著難民數量的增加,2015年上半年在德國各地發生了200多起針對難民的縱火、攻擊和侮辱事件,與2014年全年等同,而2012年僅僅只有24起。默克爾訪問的海德瑙,8月份右翼極端勢力封鎖了一處難民安置處,多名難民在樓中被殺害。這種怨言甚至傳染到在德國居住的中國人身上:曾經被德國人抱怨喧嘩吵鬧的中國人面對難民們不同的生活習慣,也擺出城里人對鄉下人的抱怨姿態。

歐洲統一體奠立之初,某些保守政治理論家宣稱,歐洲統一的基礎是同質歐洲,歐洲必須以希臘-羅馬-基督教文明為劃分敵友的界限。但此后歐共體和歐盟的發展,超出了這些保守理論家的估計。越來越多來自非西方文明的移民進入歐洲,改變著歐洲的特質??植乐髁x的擴散讓歐洲人越來越對移民保持懷疑和排斥態度,右翼勢力開始回潮,同質歐洲的保守理論再次浮出水面。當人們將德國接納敘利亞難民與西德接納東德難民做對比時,保守主義者們辯解說,東德與西德屬于同一個同質的文明。但問題是,無論是德國還是歐洲,是否存在一成不變的、同一的文明基體?所謂的同質文明似乎更像是種族主義的附屬物。更何況,如果以文明的同質性為劃分,則不僅可以以種族、民族為劃分族群的界限,階級、性別都可以造成族群的區隔,這樣的政治終將走上回頭路。
可以說,任何所謂天然的族群聯系都是前政治的,最初是血緣,然后是部落、種族、民族,直到國族。政治在其本義上作為共同體的發展即是不斷突破這些天然的界限,實現普遍的團結與友愛。與之相對,右翼保守勢力訴諸的往往不是什么構想出來的同質文明,而是種族的天然聯系,其追隨者也不是什么文明傳統的熱愛者,而是處于社會邊緣的流氓無產者。在德國社民黨主席訪問海德瑙時譴責攻擊難民的右翼極端勢力是無賴后,右翼分子在示威游行時公開喊出“我們是無賴”的口號,被他們攻擊的德國政要們則是“德奸”。另外兩個可資佐證的證據是,攻擊難民的嫌疑分子大多是25歲以下的青年,以及,和排斥移民的右翼分子一樣,經濟發展滯后的前東德地區是攻擊事件發生的重災區。
東柏林出生的《明鏡周刊》記者史蒂芬·伯格(Stefan Berg)7月份向發生了難民攻擊事件的薩克森州自由谷(Freital)市居民發表了一份公開信,信眾呼吁“健忘的前東德人們”回想曾經的逃亡經歷和自由遷徙的寶貴。這封公開信在Facebook上獲得了累計10萬次推薦。

不過對難民的排斥不僅僅發生在前東德地區。按照財政承受能力,經濟發達的州承擔了更多的難民安置義務。唯一由綠黨-左翼黨聯合執政的巴符州因為傾向移民的政策即被對立黨派指責為“為了黨派出賣民眾利益”。和曾經要靠“團結稅”支援東德一樣,德國政府給每個得到居留許可的難民發放359歐的補助,安置大量難民故而需要充足的經費支持。面對巨大的負擔,德國政府和媒體的態度并非盡量減少縮減通過避難申請的人數,而是依據財政情況盡量給難民發放居留許可。德國內政部長曾警告,2015年德國聯邦和地方政府需為難民支付100億歐元,已超出德國的承受能力。但據媒體估算,2014年德國政府的財政收入盈余為300億歐元,2015年僅德國聯邦政府即會新增105億歐元的財政收入,并將保持持續增長。按照聯邦統計局的統計,盡管自2013年起德國每人就要為難民支付18.5歐,是2008年的兩倍,但做歷史比較的話,2001年德國每人為難民付出的費用是15歐,在兩德統一之初甚至高達34歐。德國仍然有充足的財力應對難民問題。
看來,在難民問題上,德國又一次發揮了歐盟團結主心骨的作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