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本國立大學去文科化:明年起半數裁撤文科專業
《讀賣新聞》近期面向日本各國立大學校長實施了一項問卷調查,昨日發布結果顯示,日本全國60所開設有文科專業的國立大學中,近半數計劃從2016年度開始撤銷部分文科專業。以教師培養為主的部分專業將停止招生,各校累計停止招生規模達1300人以上,部分名額將被分配到其它新設專業。

這一通知發布的背后是傳統社會人文學科式微的現狀:企業對于理科專業學生的需求逐年上升,與此同時文科則被認為“教學培養目標不清晰明確”、“專業與職業不對口”、“社會還原度低”,難以應對少子化、地域振興等日益顯著的社會問題。文部科學省通知中也指出,“并不是要將該領域全部廢除,而是追求人才培養及地方貢獻等未來的具體展望及成果。"
據悉,目前日本國內共有86所國立大學,其中有48所設有人文社會科學專業。國立大學在2004年進行法人化改革后,每六年要制定一期中期目標,國家會根據各大學的目標完成程度等情況來撥付運營經費。因而想要盡可能多的爭取國家撥款,就必須應對上述通知做出調整。這48所大學迫于壓力,將面臨人文社科專業何去何從的抉擇。
日本文部科學省通知下達后,NHK針對有相關專業的國立大學進行問卷調查,48所高校中42所參與了這一調查。關于對這項通知的態度的問題,25所高校(60%)表示理解,2所高校表示雖不滿意但不得不接受, 2所高校表示完全無法接受,13所高校選擇“其他”。
關于中期目標草案中將如何變革人文社會科學系的問題,35所高校(83%)表示將著手調整。其中,沒有大學正在考慮廢除文科類專業, 11所高校表示將“整編后重設新學部”,8所表示“尚未制定具體內容,但正在討論整編的可行性”,6所稱“有專業減少招生名額”,3所表示“已明確制定教育目標”,另外有7所高校表示“雖不是為應對國家方針,但已開展整編”。
NHK的調查中,除去經費撥款的壓力之外,一些國立大學也從學生意愿和社會需求的角度解釋了對文部科學省通知的積極響應 。
和歌山大學經濟學部學部長足立基浩表示,近10年來,學生在高中畢業報考大學時就已意識到就業問題,并將就業作為大學選擇的首要考慮因素。
巖手大學校長巖渕明認為,大學不應進行相同內容的教育,而是根據各地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課程,這才是地方國立大學存在的價值。巖手大學計劃明年減少文科類學部學生名額100余人,增加理科系學生名額。農學部新設“水產系統學課程”,培育人才以支援東日本大地震后嚴重受挫的水產業復興。
也有質疑的聲音存在。滋賀大學認為,大學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某個具體領域的職業人才,而是培養擁有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的人才。
據《產經新聞》報道,日本學術會議干事會也發表聲明,主張人文社科學科應和理科協力解決世界課題,不應將其孤立,單獨要求其“廢除”或“轉變”,并批判通知中的“社會需求高的領域”定義片面,認為社會需求不僅是“有具體目標,其成果可以量化”的,也包括更長遠的需求——“需要傳承知性,培養創新的根基”,不應只顧及前一種需求,而忽略后者。日本學術會議會長大西隆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通知措辭表達不當,“廢除”一詞極易造成誤解。
六月底,新浪微博網友“emiya家庭煮夫修行中”針對日本文部科學省的通知對考慮赴日留學尤其專攻人文社科方向的中國學生提出了幾條建議,建議做出決定前務必考慮清楚是否一定要選擇這一專業、這一專業是否一定要在日本攻讀;如果確定要前往日本國立大學攻讀人文社科專業,則需要考慮到很有可能無法獲得日本方面的獎學金,是否能在導師退休之前畢業以及這個專業將來的生計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