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物候記·大暑|驕陽似火

李蔚
2021-07-22 11:08
來源:澎湃新聞
? 城市漫步 >
字號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日子。此時,地球的每一個毛孔都散發著暑氣,整個世界仿佛成了一口碩大無朋的悶鍋。

這是農作物生長最快的時節,也是旱、澇、風災等氣象災害最為頻繁的時期。陽光似正在燃燒的燃料,催熟著莊稼,也為風云變幻提供了能量。

待大暑過后,太陽仿佛精疲力竭,威力一點點消退,要到來年春天才會再次恢復銳氣,步入新的輪回。

曬伏姜、喝伏茶、燒伏香、送“大暑船”等,大暑的習俗幾乎都與防暑降溫、祈求平安有關,反映了先民面對酷暑時滿滿的“求生欲”。

2021年的大暑節氣從7月22日到8月6日,涵蓋“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三個物候。

大暑一候:腐草為螢

大暑的第一個五天,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螢火蟲,夏夜里最美的精靈,點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只是很可惜,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已經很難見到這種夏夜精靈,以至于要在專門的講師、機構的帶領下才能尋找到它們——這既是自然教育的機會,亦是一種悲哀。

全世界有2000多種螢火蟲,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其中,中國記載的螢火蟲有76種,不同地區均有分布,以南部和東南沿海各省居多。

狹義的螢火蟲僅指螢科昆蟲,而廣義的螢火蟲包括螢科和雌光螢科昆蟲。在中國雌光螢科僅有1個屬,即雌光螢屬,主要分布于我國南方地區,已知種類為16種。

2021年7月5日,南京東郊苗圃,螢火蟲紛飛。視覺中國 圖

上海已發現的螢火蟲共有三種,包括黃脈翅螢、條背螢和天目山雌光螢。

黃脈翅螢是市區公園、綠地等區域最常見的螢火蟲,體長約5至8毫米,夜色中它們就是一個個小光點。黃脈翅螢的幼蟲生活在地面,呈紡錘形,最愛的食物是蝸牛。它的翅鞘的左、右翅緣各有一道縱向隆翅,和熠螢不同,故被稱為脈翅螢。

在青浦、奉賢等濕地可以發現體長20毫米左右的條背螢。它們的幼蟲在水中生活,愛吃淡水螺等水生生物。

天目山雌光螢 “上海植物園”微信公號 圖

天目山雌光螢是2017年重新被發現的一種奇異的螢火蟲,在此之前它們被觀測到的記錄要追溯到1982年。

大部分螢火蟲的兩性個體都會發光,但雄性的發光器更為發達,通常雄性有兩節發光器,雌性一節,被觀察者形象地稱為“兩節電(池)”和“一節電(池)”。雌光螢卻迥然不同,只有雌蟲會發光,這正是它們名稱的由來。這類螢火蟲雄性個體的復眼特別發達,靠敏銳的視力尋找伴侶。

雌光螢的雌蟲非常奇特,始終保持幼蟲狀態。因為它們要在產卵后把身體蜷縮成C字形,把卵抱在中間,守護1個月左右,直到卵孵化成功。和其它螢火蟲雌性成蟲相比,它們的壽命最長,可存活約3個月。

根據幼年期的生活環境不同,螢火蟲可以分為水生、半水生和陸生三種類型。水生螢火蟲的幼蟲一般生活在終年有水,水質清澈的水田、水澗中,例如黃緣螢、黃胸黑翅螢、條背螢等。半水生螢火蟲的幼蟲生活在清澈溪水流過的潮濕巖壁上,有群居現象,有時數百只聚居在一起。例如,紅翅螢的幼蟲是唯一的半水生螢火蟲,成蟲有靚麗的粉紅色,鮮艷奪目。陸生螢火蟲的幼蟲通常棲息在草木豐茂潮濕的地帶。大部分的螢火蟲都是陸生的,包括黃脈翅螢、紅胸黑翅螢、紋螢、橙螢、擬紋螢等。

“腐草為螢”說的就是陸生螢火蟲。“腐草”溫暖潮濕,適合螢火蟲產卵棲息,古人便誤以為“螢是從腐草和爛竹根而化生”。

對土壤和水質污染高度敏感,螢火蟲只能生存在植被茂盛、水質干凈、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因此被視為環境指示物種。

也就是說,如果發現了螢火蟲的蹤跡,這意味著你所處的地方有優良的生態環境。

雖然“腐草為螢”被列為大暑一候,但螢火蟲并非此時才羽化成蟲。根據昆蟲學家的研究,每年的5至9月是螢火蟲成蟲羽化婚飛的季節,上海的盛發期為6月(黃脈翅螢)至7月(條背螢)。

螢火蟲的發光是一種通訊手段,它們可以通過不同的發光頻率和方式傳達不同的信息。并非所有的螢火蟲都會發光。螢火蟲分日行性、夜行性和日夜行性。日行性的螢火蟲多數不發光,如弩螢屬,成蟲并不發光,只有幼蟲發光。

從古至今,螢火蟲的點點光芒給了人類多種多樣的靈感,從古時候的囊螢夜讀,到“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意,再到人工合成螢光素,發明日光燈、發光墻等……這個可愛的夏夜精靈不僅溫柔了我們的夢,還幫助人類跨進了冷光源時代,點亮了科技進步的希望之光。

武漢室內螢火蟲主題公園  視覺中國 資料圖

近幾年,以螢火蟲放飛、螢火蟲主題公園等為噱頭的娛樂活動的興起讓我們突然意識到,不知從何時起,螢火蟲已成為岌岌可危的珍稀自然資源。如果你有幸見到螢火蟲,請謹遵以下注意事項:不要人為捕捉,不要用強光源照射,不要大聲喧嘩驚擾它們。

電影《螢火蟲之星》的海報

在以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螢火蟲之星》里,鄉村教師三輪元帶領學生通過種種努力成功培育了螢火蟲,也治愈了小女孩星比加里受創的心。如果我們的城市能為怕光、怕臟、怕吵的螢火蟲保留一片水草豐茂的凈土,那點點熒光也將成為都市人心靈的棲息地。

大暑二候:土潤溽暑

大暑的第二個五天,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

土潤溽暑,指的是土壤浸潤,空氣濕熱。“溽暑”的意思是暑濕之氣,指盛夏。此時,土壤、空氣的濕度大、溫度高,各種喜溫農作物到了生長最快的時節。

空氣濕度是指示空氣中水汽多寡亦即干濕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水汽壓、絕對濕度、相對濕度和露點溫度等表示。天氣預報中最常用的說法是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實際水汽含量(絕對濕度)與同溫度下的飽和濕度(最大可能水汽含量)的百分比值。

在同樣的溫度下,空氣濕度不同,人的體感完全不同,相對濕度越大,人會感到越悶熱。因為人體通過蒸發散熱,當相對濕度越高,人體分泌的汗水就越難以蒸發。

人們在夏季感到悶熱難當,在冬季覺得干燥上火,這不僅與溫度有關,也是空氣濕度的差異造成的。

空氣濕度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止于表面的體感。研究表明,最有益于人體健康的相對濕度范圍是40%至60%。當空氣的相對濕度過高(高于60%)或過低(低于40%)時,呼吸道病毒的生存力會大大提高。所以,秋冬季容易感冒,乃至新冠病毒在秋冬季的高傳播性,都與較低的空氣濕度有關。而濕度過高會使人體散熱困難,導致體溫升高、心跳加快、頭暈惡心等癥狀,容易引發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癥。

為了保證健康,我們要想辦法將室內空氣的濕度控制在人體適應的范圍內,如在潮濕的夏季多開窗通風、適度有氧運動,在干燥的冬季多喝水、養綠植、開加濕器等。

空氣濕度對動植物的生存也有很大影響,有心人可以根據動物行為、植物外觀特點等了解即將到來的天氣變化。

螞蟻搬家、蚯蚓出土等現象預示著雨天的到來,而蜜蜂出巢、蜘蛛張網等行為是對空氣濕度減少的回應,意味著天將放晴。

植物中也有“天氣預報員”。新西蘭的斯吐爾特島上的“報雨花”喜歡干燥,下雨前會將花瓣萎縮包卷起來。耐寒能力極強的野蒿若在旱天里根部突然生出白色嫩芽,預示著天將降雨。

空氣相對濕度或飽和差是影響植物吸水與蒸騰的重要因素。空氣濕度大,蒸騰作用弱,植物運輸營養物質的能力會下降。蒸騰作用也會調節葉片溫度。高溫高濕的天氣可能造成葉片灼傷。

此外,空氣濕度還會影響植物氣孔的開閉。過高或過低的濕度都會引發氣孔閉合,使光合作用減慢乃至停止。

對農作物種植而言,一般情況下,空氣濕度在50%至80%間最為適宜,一旦空氣相對濕度不足40%,土壤干旱,植株容易失水萎蔫,而濕度過高則容易引發各種病害。

對濕度的適應現象甚至能改變生物的形態。根據葛洛格定理,生活在潮濕而溫暖地區的動物體色較深,而生活在干旱而寒冷地區的動物體色較淺。這是因為產生色素的酶在潮濕地區的活性更強,提高了動物的代謝速率,使它們皮膚中色素含量更多,體色更深。干旱寒冷地區的動物則相反。例如,華南虎的體色就比東北虎更深。

在潮濕炎熱的大暑節氣,為了我們和自然伙伴的健康,請多多關注空氣濕度變化。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水汽,正悄悄滲入每一個角落,改變著生命的面貌。

大暑三候:大雨時行

大暑的第三個五天,傾盆大雨常常出現。

突如其來的大雨是盛夏的標志之一。根據降水量等級劃分,“大雨”指的是12小時內降水量15至30毫米或24小時內降水量25至50毫米的降雨過程。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以上的強降雨則被稱為“暴雨”。

由于中國季風性氣候顯著,降水的季節性變化很大,多集中于夏秋季節,也就是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中國的夏季降雨主要包括鋒面雨和臺風雨,北方更多受鋒面雨影響,臺風雨主要影響南部沿海地區。而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夏日午后會產生對流雨。

鋒面雨是指冷暖氣團相遇,暖氣團被抬升時氣溫降低,水汽冷卻凝結形成的降雨。而當空氣強烈受熱,濕熱空氣膨脹上升,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的降雨叫作對流雨。

強對流天氣引發的對流雨來臨前常有大風,并伴有電閃雷鳴,有時還會出現冰雹。對流雨的特點是范圍小、強度大、分布不均勻、持續時間短、隨時間變化迅速。這也是導致盛夏的雨來無影去無蹤、時有時無的主因之一。

面對夏日豪雨,城市的排水系統面臨著極大考驗。空氣在受到熱島環流、下墊面粗糙程度、空氣中凝結核數量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時,會誘導暴雨最大強度的落點位于市區及其下風方向從而形成雨島,這一現象被稱為城市雨島效應。也就是說,在面對夏日強降水時,城市天然處于劣勢。

2021年7月20日,鄭州遭遇強降雨,市民走在齊腰深的積水里。人民視覺 圖

一場大雨就可以檢驗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根據住房與城鄉建設部2010年對32個省,351個城市的內澇調研,2008年以來351個城市發生過3次內澇的城市就有137個,占總數的40%;在積水深度方面,262個城市積水深度大于或等于半米;內澇的持續時間上,有57%城市持續時間在1至12個小時之間。可見逢雨必澇已成為城市的普遍問題。直到今年雨季,家中看海、路上抓魚、車輛秒變潛水艇等場景仍時有發生。

消除“城市看海”現象,不僅僅是管道擴容那么簡單。一方面,傳統城市建設中的雨水處于快排模式,因為缺乏可供雨水流通的場所,雨水找不到依附物只能白白流失。另一方面,很多城市嚴重缺水,很大比例的用水要從外部調用。

如何將強降雨從城市的包袱轉變為財富?《2012低碳城市與區域發展科技論壇》上“海綿城市”的概念被首次提出,自此以“源頭分散”和“慢排緩釋”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的城市建設理念開始興起。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它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強調對天然水系的保護利用。

當有一天,面對暴風驟雨,城市在河湖綠地的幫助下,能喝水、會呼吸,“大雨時行”將重新成為詩意和浪漫的場景。

這期,我們將回顧小暑的物候觀察記錄。下一期《物候記》,我們將為大家解讀立秋三候,同時回顧大暑的物候觀察記錄。

(作者李蔚系自然教育機構自然萌創始人。封面、物候卡插畫:季靜,封面圖設計:薛之韻,海報設計:白浪。)

“物候記”專欄記錄一年之中節氣、物候的指征,觀察自然變化與城市生活的關聯,積累當代中國城市的物候觀察資料。

    責任編輯:康寧
    校對:徐亦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宁市| 潞城市| 平定县| 香港| 凌源市| 长子县| 泸州市| 临颍县| 五大连池市| 蚌埠市| 财经| 梅州市| 云和县| 石河子市| 沅江市| 搜索| 炎陵县| 盐山县| 贡嘎县| 婺源县| 琼中| 嘉兴市| 丁青县| 农安县| 奉节县| 房产| 广丰县| 潢川县| 芜湖市| 将乐县| 焦作市| 峨眉山市| 天祝| 绥滨县| 安达市| 芜湖县| 扶余县| 庆云县| 惠州市| 清远市| 德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