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風“煙花”會怎么走?一個視頻告訴你臺風走向的“套路”
7月21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氣象局獲悉,按照目前的預測,臺風“煙花”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于7月23日傍晚前后移入東海東南部海面,然后轉向西北方向移動,并將于7月25日白天在浙閩一帶沿海登陸,對上海的影響趨于加大。
身處復雜多變的大氣環流場,北有副熱帶高壓,西南有臺風“查帕卡”,東側又有熱帶系統蠢蠢欲動,在多方“勢力”牽扯下,“煙花”路徑預測不斷調整。
那么,臺風如何走來?究竟有何套路?上海市氣象局宣傳科普與教育中心專門制作了科普視頻,為大家答疑解惑。

上海發布 圖
影響我國的臺風主要有三種常規路徑
上海市氣象局介紹,2019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29個臺風,走出了29條完全不同的路線。臺風走路是不是完全沒有章法?別急,預報員總結好了臺風走路的“套路”。
影響我國的臺風主要“出生”在西北太平洋上(包括我國的南海),常規路徑有三種:
第一種是西移路徑,臺風從源地一直向偏西方向移動,在廣東、海南一帶登陸;
第二種是西北移路徑,臺風從源地一直向西北方向移動,在臺灣、福建、浙江一帶沿海登陸。當西北路徑偏北時,臺風本體會影響上海;
第三種是轉向路徑,臺風從源地向西北方向移動,當靠近我國東部近海時,轉向東北方向移動。
這三種路徑以外的路徑被稱為“其它”路徑,包括突然東折、西折、打轉,以及雙臺互旋等等。
臺風的另一個“套路”是在不同季節、走不同的路。盛夏季節我國的臺風以西北移登陸和轉向路徑為主;春秋季則以西行和轉向為主。

副高是影響臺風移動最重要的天氣系統之一
臺風常常會帶來強風、暴雨、強對流、風暴潮和巨浪,并由此引發積澇,廣告牌脫落,漫堤等一系列災害。因此,為了減少臺風帶來的災害,準確預測臺風的移動路徑,顯得尤為重要。
“24小時路徑預報誤差每減小1公里,可避免直接經濟損失約1億元。”上海市氣象局表示,臺風走路雖有“套路”,但卻不能自己說了算,往往“受制于人”,更龐大的天氣系統帶來的大型環流場,決定著臺風移動的大方向。
其中,大家熟悉的副熱帶高壓就是影響臺風移動最重要的天氣系統之一。
每年臺風季,臺風都要和副高來一場“搶地盤”的大戰。當副高完全擋在臺風北側,強度很強且穩定時,南側的臺風就只能沿著副高外圍向西移動,路徑穩定;而當北側的副高強度不強,或者減弱,臺風的移動會導致副高東退收縮至海上,臺風也有可能因此轉而向北移動;如果副高強度很弱,臺風還可能穿過副高使其斷裂,抄近道直接北上。

臺風路徑預報還需借助多種設備
不過,這些都是預報員總結的經驗規律,但天氣系統瞬息萬變,這些規律要應用在臺風路徑預報中,僅僅靠人肯定是不行的,設備也得跟上。
自臺風從海洋腹地生成,立即會被風云氣象衛星“盯”上。當它移近沿海或登陸時,又有多普勒天氣雷達、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站組成的綜合觀測網絡幫助我們實現了實時定位,明確臺風“從哪里出發”。
之后,臺風“去往何處”“何時到達”,就需要預報員綜合發揮人腦和電腦的優勢了。
利用電腦檢索歷史上相似的臺風是預報臺風路徑的依據之一。上海臺風研究所開發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檢索系統” ,收錄了1949年至今近3000個臺風。新的臺風生成之后,在系統中可以快速檢索出以往的相似路徑。
而數值模式則是會通過高性能計算機,基于數學物理模型模擬天氣變化,直接計算得出臺風的未來路徑。
但是,世界上各個預報中心的不同的數值模式因為初始場、邊界條件、數理模型等等要素的差異,會計算出不同的預測路徑。
上海臺風研究所研制了臺風擇優集合預報新技術,在臺風預報業務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對不同數值模式短時效預報誤差進行評估,挑選出表現較好的成員進行長時效的預報集成。
在臺風停止編號之前,預報員將根據最新時刻的數值模式預報結果和大氣環流形勢變化,不斷更新臺風路徑預報,直至臺風不再產生影響。
所以,臺風來了不用慌張,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氣象部門會根據臺風影響發布臺風預警信號,大家要記得根據預警信號做好防御措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