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戰略新興板被曝明年上半年與注冊制同步推出

戰略新興板推出腳步漸近。據中國證券報8月20日報道,戰略新興板相關籌建細節已逐步明朗,有望在明年上半年與注冊制同步推出。
與同樣聚焦于新興產業和創業型公司的創業板不同,新興板定位于規模稍大、已越過成長期、相對成熟的企業,而創業板側重于創業型企業,特別是規模中小、處于創業階段的企業。
早于6月中旬,國務院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戰略新興產業板。隨后,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于6月26日表示,要通過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戰略新興板,與創業板錯位發展。
然而,隨著6月底以后滬深市場股指波動加劇,市場對新興產業板能否如期推進仍存在一些疑慮。面對相關不確定因素,業內人士預計,新興板不會受此影響,可望于明年上半年在證券法頒布后與注冊制同步推出。目前各券商也已著手篩選和儲備上市資源。
據中證報的最新消息稱,新興板注冊中心已在具體籌備中,人員和設備都已到位。在未來注冊制正式出臺后,審核權將下放到交易所。該板塊推出后,上交所將則對在新興板上市的企業進行獨立審核,審核周期初定約6個月。
據悉,目前上交所已為新興產業板擬設置四套財務方面的上市標準,對不同類型、不同模式和處于不同階段創新企業實行了不同政策。
具體來看,分別為“市值+凈利潤+收入”標準、“市值+收入”標準、“市值+收入+現金流”標準以及“市值+權益+總資產”標準,第一個標準是與主板類似的盈利標準,但縮短了盈利期限要求,后三者則為新增市值標準。
根據初步方案,在“市值+凈利潤+收入”的標準下,上交所要求在新興板掛牌的企業市值不少于2億元、連續兩年盈利,凈利潤不少于1000萬元;或最近1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同時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此外最近一期期末凈資產亦不少于2000萬元。
在“市值+收入”標準下,要求市值不少于15億元,最近一年營收不少于1億元。
在“市值+收入+現金流”標準下,要求市值不少于10億元,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少于1億元,最近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累計不少于2000萬元。
“市值+權益+總資產”標準要求市值不少于30億元,且最近一期末總資產不少于3億元,凈資產不少于2億元。分析人士認為,雖然這些具體標準與最終出臺的方案會有出入,但總體的思路應不會有大的改變。
相關人士同時透露,首批掛牌的企業已在排隊審核中,考核標準主要有兩個:一是已在上交所排隊審核的企業,其中有部分企業符合戰略新興板要求;二是考慮行業均衡的需求,綜合在會審核的企業和其他申報企業進行篩選。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曾有傳言稱,螞蟻金服、中國商飛、大眾點評等將成為首批掛牌企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