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總統吁國民團結、印人黨遙遠關切,南非騷亂或引起族群沖突?

當地時間2021年7月15日,南非福斯盧勒斯,祖馬支持者發起抗議活動。人民視覺 圖
7月19日,南非前總統祖馬涉嫌貪腐的案件恢復審理。7月20日,審理祖馬案的法院決定將案件押后至8月再審。自7月7日祖馬向警方投案后,其支持者發起的抗議活動逐步升級。截至19日,連續多日的暴力活動,已造成200多人死亡以及大量的財產損失。
除“打砸搶”所帶來的動蕩和損失外,各界還擔憂南非騷亂走向族群暴力。據《印度時報》7月19日報道,許多移居南非的印度裔商人已因騷亂損失了大量財產。7月15日,印度執政黨印人黨(BJP)全國執行委員會委員維加·喬里(Vijay Jolly)向南非駐印度高級專員恩德貝萊(Sibusiso Ndebele)發函稱,要求南非保護國內的印度裔社群。
另據中國駐南非大使館網站7月15日消息,南非打砸搶燒等暴力騷亂事件,已造成中國僑民嚴重財產損失,對中國僑民人身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中國駐南非使領館已就南非騷亂事件緊急做南方工作。
7月18日,現任南非總統拉馬福薩發表演說,強調南非人應維持團結。據半島電視臺18日報道,拉馬福薩擔憂騷亂會引起族群沖突。多方指出,南非眼下正在經歷其1994年結束種族隔離制度以來最嚴重的暴力沖突,而族群矛盾的“幽靈”似乎又回到了南非。
意外的受害者
南非近日的騷亂是因前總統祖馬的弊案審理而起。祖馬出身草根,早在1959年就加入了非洲人國民大會(非國大),是1990年代非國大與白人政府談判的參與代表之一。祖馬有著強大的政治影響力。2007年,他憑借在黨內的人氣以及南非最大族群祖魯族的出身當選非國大主席,兩年后更當選總統。盡管祖馬在其總統任內經濟領域政績乏善可陳,迫于弊案壓力辭職后更官司纏身,但仍有許多支持者堅持認為祖馬是無辜的。
隨著祖馬于7月7日表態稱他將配合南非司法機關,其支持者情緒激烈,抗議演變成的騷亂活動從夸祖魯-納塔爾省(夸納?。┞又聊戏歉鞔蟪鞘?,成千上萬的騷亂者洗劫商場、封堵高速公路。許多商鋪遭洗劫一空,損失慘重。
印度裔、白人以及華僑華人等身在南非的少數族群因主要以經商為業,財產損失與人身安全受威脅尤顯突出。印度裔商人阿卜杜勒·帕特勒 (Abdul Patel)向印度TNN電視臺說,他從未在南非目睹過像此次騷亂這般“無法無天”的事情。
阿卜杜勒從印度搬到南非豪登省首府約翰內斯堡已有二十多年。近日的騷亂讓遠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蘇拉特市(Surat)的家人更加擔心阿卜杜勒的安危,他們已度過了好幾個不眠之夜。
印度裔商人阿夫洛茲·帕特(Afroz Patel)則告訴印度報業托拉斯,在南非闖蕩九年的他,幾天前才開始自己的修車行生意,如今一切都已毀于騷亂。帕特的父母將畢生積蓄投入兒子生意,至少有價值100萬南非蘭特(約合人民幣448萬)的財產“打了水漂”。
TNN電視臺報道指出,許多古吉拉特邦人與阿卜杜勒一樣,很早就離開印度前往南非經商并定居。南非德班有超過100萬印度裔人口,古吉拉特人創辦的幾家企業成了騷亂襲擊的對象。隨著騷亂在約翰內斯堡、德班和鳳凰城(Phoenix)等城市蔓延,印度裔社群受到越來越多沖擊,許多家庭因擔憂自己成為抗議和騷亂活動的目標,終日緊鎖房門,待在家中。
另據資料,上世紀80年代末,一些來自中國的商人開始前往南非經商。一直到本世紀前二十年,都有中國商人前往南非打拼、經商。南非中文媒體《非洲時報》7月16日報道稱,位于夸納省新堡市的多家華人工廠已于騷亂中被燒毀,當地華人店鋪損失慘重。根據紅星新聞報道,新堡市是華人紡織廠的聚集地,至少有百余家華人開辦的紡織工廠。
另據報道,約翰內斯堡唐人街管委會主任馬曉雷表示,其管委會已和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負責唐人街安保的中保華安公司以及轄區克利夫蘭警察局召開了多次安全會議,研究出了多套方案來保障唐人街商家們的安全。
黑人白人之外的少數族群
《印度時報》19日報道指出,統計機構數據顯示,南非3500萬成年人中約有一半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年輕人受失業影響尤為嚴重。新冠疫情加劇了南非的貧困,調查顯示饑餓人口急劇增加。2021年前3個月,南非官方統計的失業率創下了32%的歷史新高。
經濟因素被認為是促使抗議活動走向騷亂和暴力的重要原因,但這不足以解釋族群情緒何以牽涉其中。
南非政府強調,當前社交媒體上的煽動性帖子和文章正在煽動暴力。維加·喬里在交給南非駐印度高級專員的信中也說:“最近許多南非印度裔遭到了種族霸凌,以及暴力、強奸甚至是大屠殺的威脅,這讓人感到不適和深惡痛絕;社交媒體平臺上針對印度裔的抨擊正在煽動針對南非印度裔的暴力行為。有一些人甚至以‘印度人是魔鬼’為由,合理化針對印度裔女性的強奸罪行,這很可怕?!?/p>
針對印度裔的負面言論與南非的經濟和族群結構有關。在南非有約130萬印度裔,占據南非總人口約2.5%。1948年至1994年間,由歐洲移民阿非利卡人(布爾人)控制的南非國民黨牢牢掌握南非政權,實行了區別對待白人與黑人、強制隔離不同種族的種族隔離政策(Apartheid)。但在白人與黑人之外,南非還存在許多少數族群,其中印度裔尤為引人注目。
在政治上,南非印度裔社群曾與黑人并肩作戰,共同反對從英國殖民當局到南非國民黨當局的種族歧視政策。印度獨立運動中的“圣人”甘地1893年至1914年在南非度過了21年的歲月,這被認為是他“非暴力”思想的重要來源;身為律師的甘地在南非為印度裔社群和黑人發起了多次抗爭運動,成為反對種族歧視斗爭的著名領導人。
但在經濟上,當代南非與許多前英國殖民地國家一樣,呈現出了族群分化的局面。針對新興獨立國家的政治研究強調,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政策阻礙了殖民地不同族群間的交往和理解,并塑造了殖民地獨立之后的經濟結構。
印度最高法院前法官馬坎迪·卡特朱(Markandey Katju)7月17日在媒體上發布文章介紹,印度裔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以契約勞工的身份來到南非,逐步從甘蔗種植園勞工發展成富裕群體。印度裔人士在南非乃至整個非洲的經濟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涉及金融、通訊、醫藥、電子、零售、房地產、汽車等各大行業。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法院對祖馬提出的腐敗罪訴訟顯示,祖馬與印度裔富商古普塔家族有著官商勾結的利益關聯。據稱,古普塔家族依靠祖馬家族的權力控制了南非鐵路、礦產以及電力,古普塔財團則以重金回報祖馬家族。此事被稱為“竊國丑聞”,在失業率高、經濟發展停滯的南非進一步加劇了族群關系緊張。
武裝自衛還是共建國家?
據多家媒體報道,為應對騷亂,印度裔聚集區等少數族群居住區域已出現武裝自衛的民兵,以此來保衛社區、財產和人身安全。
武裝自衛在騷亂中看似必要,卻讓官方擔憂族群沖突可能進一步趨于緊張。針對印度裔社群“武裝自衛”的態勢,南非警察部長塞萊警告各方不要采取“義警行動”。他指出,根據種族設置路障、恐嚇或者毆打特定族裔都是無法容忍的違法行為。
BBC引述分析指出,因為1994年以前的種族隔離年代中南非國民黨當局曾強力鎮壓抗議與騷亂,所以當今的南非政府在定性抗議活動性質、出動武裝部隊維持秩序時都必須“慎之又慎”,避免牽扯到族群分化的敏感情緒,或是讓人聯想起種族隔離年代的當局。直至近日,拉馬福薩才將騷亂活動定性為“叛亂”,稱其背后有勢力在煽動和組織。
據BBC報道,南非“廣泛黑人經濟賦權”組織(B-BBEE) 專員Zodwa Ntuli認為,1994年才廢除的種族隔離政策對南非黑人、印度裔和有色人種(編者注:指混血群體)的影響非常普遍,以至于如今白人仍繼續在所有權和決策權方面主導南非經濟。根據數據,至少到2017年,南非企業的最高管理崗位有67%屬于白人,黑人、有色人種與印度裔則分別占14.3%、5.1%與9.4%。據南非《商業科技》(BusinessTech)19日報道,南非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南非白人約占總人口7.8%。
卡特朱強調,礦產等南非巨大的自然財富仍被掌握在少數大型跨國公司手中,這些公司幾乎完全由少數白人所有。貧困和失業是犯罪的主要原因,而大部分的南非黑人無法獲得適當的教育機會。
卡特朱不無擔憂地指出,相比組織良好、擁有武裝、國際聯系豐富的南非白人,南非印度裔“手無寸鐵”。他認為,南非除非實現財富公平分配和經濟正義,否則波及乃至針對少數族裔的犯罪事件將一再上演。
多方呼吁南非當局重拾曼德拉的精神,延續他彌合不同族群間的裂痕與歧見的思想和行動,帶領不同族群一同重建南非。
南非非政府組織艾哈邁德·卡特拉達基金會 (AKF) 執行董事巴爾頓(Nishan Balton)回應維加·喬里的信時稱:“大多數印度裔南非人是南非公民而不是印度公民,因此這些(喬里的)擔憂可能是錯誤的。倘若你關注的是所有南非人的福祉,那可能讓人更感贊許?!痹摲钦M織以印度裔南非政治活動家艾哈邁德(Ahmed Kathrada)的名字命名,聲稱其要在各個層面消除種族主義,確保各界不對任何種族群體提供優惠待遇。
巴爾頓強調了印度裔南非人在反種族隔離斗爭中的貢獻,以及對“南非人”共同身份的認可。他認為,僅僅關注“印度人”的生命與財產損失,可能與這些曾做出貢獻的印度裔南非人領袖的初衷背道而馳。
但《華盛頓郵報》19日評論指出,盡管拉馬福薩領導的南非當局強調國民團結,但目前的騷亂已揭示出南非的結構性矛盾。種族隔離制度1994年被廢除后長期執政南非的非國大承諾,政府會為種族與階級不平等的南非帶來真正的社會平等。然而,如今的南非依然深陷階級分化之中,撤下拉馬、讓拉馬福薩上臺的非國大仍備受質疑。
BBC引述政治分析稱,非國大內部似乎也已出現兩股明顯對立的勢力,分別是拉馬福薩和祖馬的支持者。拉馬福薩強調自己在推動南非反腐和官員問責的改革,祖馬的支持者則仍對祖馬充滿同情和忠誠。這將進一步撕裂南非非國大,也恐將進而撕裂南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