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完整的跑者進階訓練秘籍!照著做,完成馬拉松也不是那么難
不論你是一位入門級跑者,還是一位資深跑者,想要突破自己的“極限”。
除了慢跑訓練之外,你需要的是更高強度的訓練來提高身體的能力,例如乳酸閾值(Lactate Threshold)、最大攝氧量(VO2 max)、以及無氧的沖刺能力等。
如果你已經摸不著頭腦了,那你就必須掌握以下這些能助你跑上“菁英跑者之路”的專業訓練法。

在跑步訓練當中,體能訓練可說是最重要的一環,而所謂“體能訓練”,其實就是針對身體的能量系統去訓練。我們進行任何活動都需要能量,而能量是由身體中的兩大能量系統所產生出來,分別是無氧呼吸供能系統(包括磷酸系統跟乳酸系統)跟有氧呼吸供能系統。
無氧系統可以利用醣類很快速地產生強大的能量,但同時很快就會耗盡,高強度的沖刺主要就是在使用無氧系統。相反,有氧系統主要是透過脂肪跟氧氣進行代謝,雖然產能速度很慢,能量也不大,但它最大的優點是可以透過訓練來提高運動的耐力,我們也可以稱它為“續航力”。跑步的“續航力”不太容易去定義,不過我們可以透過具體的數字,來感受人類跑步的續航力可以有多強大。
一般跑者能夠以每公里5分鐘的配速跑完一個小時,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具有不錯的續航力。來自“長跑王國”肯亞的丹尼斯·基米托(Dennis Kimetto)去年以2小時02分57秒跑完42.195公里,平均每公里只花2分55秒。另外,來自希臘的亞尼斯·柯羅絲(Yiannis Kouros)能夠以每公里4分45秒的速度,維持24個小時,在一天內跑了303公里(比七場馬拉松還要多七公里),相當驚人!
當我們處于中低強度時(最大心率的85%以下),主要會以有氧系統來代謝能量,所以對于耐力運動員來說,在訓練或比賽時最常動用到的就是有氧系統,因此我們也應該把體能訓練的重點放在有氧系統上面。
而剛入門的跑者只要持續地進行低強度的慢跑,通常都會明顯感受到體能不斷提升。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接下來這幾種不同強度的訓練法將帶你脫離普通跑者的“平凡之路”。
有氧長跑
有氧慢跑主要的訓練目的是為身體的有氧系統打下穩定的基礎,提升耐力。此種訓練至少需要持續30分鐘才能達到訓練效果,但最長不建議超過2.5個小時,避免為身體帶來過多的生理壓力。
在進行長跑訓練時,應該把心跳率控制在最大心率(Maximum Heart Rate)的65%到80%,入門跑者可以先以下限范圍為目標,進階跑者則應該以接近上限的范圍進行。
乳酸閾值訓練
身體中的乳酸會隨著運動強度的上升而增加,當乳酸大量堆積時,我們的運動能力將會受到限制。
在進行乳酸閾值訓練時,強度應該要落在最大心率的85~92%之間,此時乳酸產生的量會剛好等于排除的量,也就是到達了乳酸大量堆積前的臨界點。
透過這種訓練可以提升身體對乳酸的耐受程度,讓我們可以以更快的配速維持更久。
乳酸閾值訓練通常會分為兩種:間歇跑跟節奏跑。兩者的差別在于前者是以間歇的方式進行,比較適合初學者;后者則會持續跑一段時間,執行難度相對比較高。
間歇跑以短時間多次數、配合短的休息時間進行,例如1公里重復6次,每次之間的休息時間大概是跑步時間的1/4或1/5。而節奏跑通常會是持續20分鐘以上,對訓練乳酸閾值的效果更佳。
最大攝氧間歇跑
最大攝氧量通常可以當成是耐力運動員的指標,數值越高代表身體可以利用更多氧量、產生更多能量,跑步的速度自然更快。優秀長跑選手的最大攝氧量通常會超70ml/kg/min,也就是說在最激烈的運動狀況下,每分鐘每公斤體重可以消耗70毫升的氧氣。最大攝氧間歇跑就是在訓練我們的最大攝氧量。
這是強度非常高、同時也是最痛苦的訓練,訓練時至少要達到最大心率的92%以上才能有效的刺激到最大攝氧量,一般來說一趟不會超過3-5分鐘。最常見的訓練形式如800米重復6次,每次之間休息時間跟跑步時間相同,休息時間要足夠,才不會讓乳酸來不及排除,造成肌肉過于疲勞。
無氧沖刺間歇跑

無氧沖刺跑,從名字可以看出這種訓練的強度非常高,速度大概是全力跑1500米的配速,這種訓練可以大大地提升跑者的速度。
不過這并非最痛苦的訓練,因為它的訓練時間很短,而且休息時間相對較長。但有些跑友可能會問:“為什么長距離跑者要進行速度訓練呢?”這其實跟“儲備速度”的概念有關。
現在假設一名跑者的全馬最佳成績是3小時整,平均每一公里的配速是4分15秒左右。又假設這名跑者全力沖刺一公里的成績是3分30秒,所以以全馬來說他的“儲備速度”是45秒(4分15秒-3分30秒)。
經過半年的速度訓練后,假如他的有氧耐力不變,但全力沖刺一公里的成績提高到3分15秒,所以他的“儲備速度”擴大到1分鐘。現在試想同樣以3小時跑完全馬,對他來說是不是會相對比較輕松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他的一公里最大速度從3分30秒提升到3分15秒,所以同樣是每公里4分15秒的配速,現在跑起來絕對會更輕松一些。
換句話說,他其實可以用更快的配速(如4分10秒)去跑完一場全馬。所以,長距離跑者絕對不能夠忽略速度訓練!
無氧沖刺跑主要是在鍛煉快跑時的技巧以及跑步的經濟性,經濟性越好,代表在同樣的配速下會消耗較少能量,所以你可以跑得更遠、更快。這種間歇跑每一次的訓練距離通常只有100-400米,例如200米重復10次,每次之間休息2-3分鐘。如此久的休息是為了讓身體完全恢復,讓下一趟也能達到同樣的強度,而且不希望因為乳酸堆積而讓影響到該有的跑步技術。
本文原載于《運動筆記》
更多專業跑步健身內容請關注本欄目微信號:sijiabenpao或搜索公眾號:私家奔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