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技術派|美國導彈防御威脅不除,高超音速導彈禁試難實現
【編者按】
近來不斷有消息傳出,中美俄三國都在試驗高超音速導彈。但這種以五倍音速或更快速度飛行的導彈所涉及的相關技術并不成熟。高超音速運載系統的預期軍事價值在于:能夠快速、長距離攻擊,同時躲避預警雷達和彈道導彈防御系統。
支持者稱,高超音速導彈可以替代核武器的一些角色。而批評者的看法是高超音速導彈將破壞大國間的戰略穩定。
當世界大國在速度上為進攻性武器未來發展找到了突破口時,一場高超音速軍備競賽似乎不可避免。在這如火如荼的景象背后,冷靜的思考和反思則顯得越發珍貴。
本文作者趙通是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研究員。他的研究重點為戰略性安全問題,包括核軍控、防擴散、導彈防御、戰略穩定,以及中國安全與外交政策等議題。此前,趙通是哈佛大學貝爾??茖W及國際事務研究中心的管理原子項目及國際安全項目學者,獲佐治亞理工學院科技與國際事務專業博士。

高超音速導彈的最大優勢在于其快速,但快速也是這項技術最大的風險所在。在一場危機中,若決策者希望利用高超音速導彈的速度,則必須在機會之窗轉瞬即閉之前,決定是否發起先發制人的打擊。這將鼓勵冒風險的決策行為。
而且,由于高超音速導彈或將用于打擊戰略性目標——指揮與控制中心、遠程監控系統,甚至導彈發射車——若使用了高超音速導彈,沖突將很容易升級。
各國能否通過進行預防性軍備控制,避免一場耗費巨大、被技術動力驅動的高超音速軍備競賽呢?前景并不樂觀。
正如馬克·葛貝德博士有力地寫道:“到目前為止,世界未能降伏核武器這一魔仆并使其回到瓶中,而新的魔仆正在掙脫束縛?!惫P者和葛貝德都認為,高超音速導彈是應該呆在瓶中的魔仆。但是,禁止高超音速導彈試驗不會像葛貝德認為的那么簡單。
不容錯過的軍事技術革命
第一,美國人總是相信技術創新是解決安全挑戰的最佳途徑,這一觀點已然成了宗教般不可撼動的信仰。許多美國官員和專家堅信,高超音速技術代表著下一場軍事技術革命的發展方向。而正如俄羅斯和中國未能說服美國限制導彈防御系統的發展一樣,很難想象有人能夠說服華盛頓,使其同意限制高超音速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第二,同樣大力投入高超音速技術開發的俄羅斯和中國,并不認為高超音速導彈是對其核威懾力量的唯一常規武器威脅。對于飛行速度低于高超音速的其它常規精確打擊武器,這兩個國家也表示嚴重關切。僅僅禁止高超音速武器,并不能解決俄羅斯和中國對其核威懾力量受到常規武器打擊的擔憂——所以這些國家對于禁止高超音速試驗這種提議不會有太大興趣。
第三,俄羅斯和中國尋求高超音速導彈的原因,似乎正是因為兩國擔心其核力量的生存能力。以俄羅斯為例,該國對高超音速技術的投入,目的似乎是想要一個能夠穿透任何未來美國導彈防御系統的戰略武器運載系統。中國可能也有相同的愿望。如果莫斯科和北京對美國導彈防御系統的擔憂無法化解,則很難說服俄羅斯或中國同意高超音速禁試。
而且,事實上,關于導彈防御的爭議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后愈演愈烈,一些美國專家公開建議,美國導彈防御系統應該考慮開始針對俄羅斯的戰略導彈。
與末端機動彈道導彈難區分
除了以上戰略考慮以外,由于一系列技術問題,高超音速試驗禁令的實現難度,也將超乎葛貝德的預想。
首先,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依賴超燃沖壓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也有潛在的民用用途。這將導致極大的漏洞,以至于使禁試失去任何意義。而且,大型民用空間飛機的開發,也可能始于小型飛行器的建造和試驗,而要將此類小型飛行器與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試驗區分開來是很困難的。同樣的,有了大型民用空間飛機后,可能很容易就能建造出實質上是空間飛機縮小版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其次,要以可驗證的方式將高超音速助推—滑翔飛行器與可進行末端機動的彈道導彈區分開來,或許是不可能做到的。這兩種技術都靠助推器將具有機動能力的再入飛行器沿拋物線軌道送入高空,再入飛行器然后以高超音速飛行。唯一的區別是拋物線彈道的結束位置,以及再入飛行器的可機動程度??赡┒藱C動的彈道導彈早已進行了試驗并得到了部署——中國的東風-21反艦彈道導彈就是一個例子。要將此類導彈與高超音速助推—滑翔飛行器明確區分開來,從技術上可能并不容易實現。
總之,筆者不認為高超音速武器禁試會很快實現。因為缺乏政治動機,也面臨艱巨技術挑戰。即便如此,就開發和部署高超音速導彈的贊成與反對意見,展開詳盡的討論,是迫切需要的。高超音速導彈的開發計劃不能繼續被技術層面的因素所主導,而必須以全面和戰略性的考量加以引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