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995年發生在貴州省的一起命案,楊明被認定為嫌犯并最終被判死緩。20年來,楊明始終拒絕認罪減刑。2015年8月11日,貴州高院判決楊明無罪。
從30歲到50歲,蒙冤20年給楊明帶來的是一頭白發和一個已經破敗的家庭。
澎湃新聞記者獨家跟拍楊明出獄后的兩天,對于不再年輕的他而言,新的生活或許剛剛開始。
2015年8月11日上午10點50分,楊明提著兩麻袋的隨身物品走出了貴州省銅仁監獄。楊明家族四代共23人簇擁在監獄門口,把他接上了借來的紅色轎車,為了“圖個吉利”。
蒙冤20年后,貴州省高院認定,原判決中故意殺人案的事實及理由均不成立。原判認定被害人被害的時間、地點及認定系楊明殺害的基本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應當依法予以糾正。
等了20年,楊明終于等來了無罪判決。
走出監獄大門,楊明緊緊擁抱住年逾八旬的母親,久久不愿意放手。
楊明扶著母親坐在路邊的臺階上,跪下向堅持申訴二十年的老母親周德英磕了三個響頭,直將額頭磕出了一大塊淤青。原本近乎文盲的周德英,年逾六旬時兒子被抓,一年后又經歷喪夫之痛,沒有人能體會她這些年所遭遇的痛苦,而她所能用言語表達的也只是“我兒無罪,所以我要堅持申訴”。
在銅仁監獄門口,重獲自由的楊明和母親、女兒及親人擁抱在一起,哭成一片。
楊明被親屬帶回賓館洗澡更衣。親屬特地給他準備了紅色的T恤,還在他的肩上系了根紅色的帶子。“這是喜慶吉利的意思,對于楊明來說今天也是他重生的日子。”
楊明被抓時,他的女兒楊蕓只有5歲 。二十年來,楊蕓與奶奶相依為命,很難體會到什么是父愛。
85歲的老母親周德英拉著楊明的手回老家吃飯,每一個路過的地方都會給楊明講述20年來的變化情況。曾經發現尸體的荷塘如今已經雜草叢生,母子倆站在荷塘邊靜靜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切。
楊明位于黔東南天柱縣的老家已經圍滿了等待楊明回家的親友。在鞭炮聲中楊明攙扶著母親走下車跨過火盆,妹妹帶著他到二樓父親牌位前鞠躬拜祭。在楊明被捕入獄后一年多,父親便抑郁而終,這也成為了他的心結。
坐在三樓的房間,楊明和前來問候他的親人挨個打招呼,沒有太多的言語,能和家人團聚是他夢寐以求的時刻,而家中的破敗景象讓他心情沉重。盡管床上已是新換的紅色被套,墻上貼著女兒讀書時候的獎狀,但這個家庭早就不是當初那個殷實幸福的家了。
前來探望楊明的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很多,他們會塞給他一個紅包希望他以后吉祥如意,楊明一一答謝把紅包遞給他的母親,只是始終緊握著母親的手。楊明回來以后,周德英的心情好了很多,遇到熟悉的人她都會介紹,“這是我的崽,二十年沒有回來了。”
在親戚家吃飯,楊明離桌子很遠,低著頭,不大說話。他似乎還沒有適應和眾多親人在一起的日子,二十年的時間對于他來說是一個漫長的等待,他需要更多時間去適應現在的生活。
回家后的第二天一早,楊明便跟隨著母親去祭拜父親及其他已故親人。楊明被抓后,他父親又氣又急閉門不出,一年多后郁郁而終,至死也沒能見楊明一面,如今相聚已是陰陽兩隔。在父親的墓前,楊明失聲痛哭長跪不起。
天柱縣距離貴陽三百多公里,距離銅仁二百多公里。楊明蒙冤期間,母親周德英每月堅持去一趟貴陽,去一次銅仁,房間堆滿了他為楊明申述的材料。
這20年來的每一個細節,周德英都記得清清楚楚,從一個文盲到自學認字寫申訴材料,為了楊明的清白她從沒有放棄過,“楊明是媽媽的支柱,媽媽也是楊明乃至整個楊家的支柱”。
中午,楊明偷偷地照了一下身旁的鏡子。無罪釋放后,楊明并沒有很開心,家里的破敗景象讓他難受,而自己也不再年輕,20年的時光帶給他的只是滿頭白發。楊明說自已還沒有考慮過以后的生活,目前他只是想要申訴。
回家路上,楊明左手攙扶著母親,右手打著傘,穿過他們的田地,也穿過縣城狹窄的巷道。在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縣城里,對于他們來說,生活或許剛剛開始。“我的兒子以前有工作,也是黨員,現在什么都沒有了,我希望政府可以考慮一下他以后的生活,能夠給他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