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血沃淞滬”主題展重現78年前的上海戰場,有日軍戰地視頻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
在本次會戰中,中日雙方動員兵力超過一百萬。中國軍隊以3倍于日軍的兵力,6倍于日軍的犧牲,徹底粉碎了日軍“三月亡華”的狂言。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即將舉辦“血沃淞滬——八一三淞滬會戰主題展”。
陳誠淞滬會戰手令首次亮相

此次展覽囊括了中日雙方在淞滬會戰中留存下來的大量文物,且不乏首次亮相者,其中的壓軸之作莫過于淞滬會戰最高指揮官之一——陳誠的三件展品。
陳誠(1898-1965),浙江青田人,陸軍一級上將。抗日戰爭期間,擔任過第三戰區前敵指揮,武漢衛戍總司令,第六、九戰區司令等職,參與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講解員表示,此次展出的分別是陳誠的一份作戰手令,一篇作戰部署手稿,以及他隨身使用多年的一條軍毯。
此次展出的作戰手令是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后,時任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兼第15集團軍總司令的陳誠于9月4日羅店爭奪戰中發給部隊的。全文如下:“我軍如占領羅店后,應即在羅店各小村落布防,并構筑工事。而羅店不準住一兵一卒,以免敵飛機及炮兵之轟炸為要。右令,各部遵照。誠 昆山 九月四日。”
作戰部署手稿則是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后,陳誠9月13日對所屬左翼作戰軍的戰斗部署。全文如下:“左翼51D(師)、56D(師)、58D(師)各抽一部佯攻并武力偵察。十八軍一面準備毀滅羅店(日軍),一面與當面之敵確保接觸,并相機予以打擊,但須顧及劉行情形之變化,仍能固守羅店南部掩護撤退(須以進為退,先予以打擊再退)又撤退時應多設埋伏為安。十五師除留嘉定及新涇橋之一團外,其余一團開廣福策應四十三旅。第一軍死守原陣地,98D(師)即開太倉附近。6D(師)開常熟梅李一帶。炮兵集中火力向羅店射擊。誠 九月十三日。”
展出的軍毯則是陳誠在黃埔軍校任教官時就已開始使用,此后隨他轉戰大江南北,最后一直帶到臺灣。
展出多位抗日軍官物品
本次展覽還展出了多位知名抗日軍官的相關物件,孫立人、謝晉元、姚子青皆在其列。
孫立人(1900-1990),安徽舒城三河鎮(今屬肥西)人,陸軍二級上將軍銜。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后,時任稅警總團第4團團長的孫立人9月底奔赴淞滬前線,成功阻擊日軍橡皮艇多次渡河。在蘇州河周家宅一帶血戰中,孫立人被日軍火炮炮擊成重傷,全身中彈片十三處,昏迷三天。

在淞滬會戰中,受重傷的孫立人被送往香港接受治療,痊愈后,為表示對香港葉大楨醫生高超醫術和堅不受酬的感謝,特地贈予了他一座銀制紀念獎杯。這座銀制紀念獎杯正是本次展覽的展品。
謝晉元(1905-1941),廣東梅州蕉嶺縣人。淞滬會戰期間,為掩護數十萬大軍西撤,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八百官兵(實為420人左右)進駐四行倉庫,阻擊數萬日寇,激戰四晝夜,完成了掩護大軍撤退的任務。
本次展出的“四行孤軍留滬同志總會”證章系當時謝晉元所部退入孤軍營后,為避免營外人冒充孤軍的名號招搖撞騙,召集連以上官佐商議決定制作的,用以佩帶在孤軍營全體官兵胸前加以區別。此證章藍底紅字,中間繪有一朵梅花圖案,寓意孤軍士兵在敵人面前忠貞不屈之意。
姚子青(1909-1937),廣東平遠人。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后,姚子青率六百官兵,進駐上海寶山縣城,與日軍奮戰七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全營將士壯烈犧牲。本次展覽將展出國民政府1935年委任姚子青為陸軍步兵少校時所頒發的委任狀。
播放日軍拍攝的戰地膠片
本次展覽還將公布日軍侵華的新罪證。

據唐磊介紹,本次將展出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日本隨軍記者拍攝的三卷上海各地戰事紀錄膠片,分別為《壯烈蘇州河肉彈突破》、《大上海淪落》和《支那事變大場鎮淪陷》。
“雖然按照膠片的長度來看,每卷只能播放短短的1分鐘,但從侵華日軍角度記錄淞滬會戰的影像資料在國內極為罕見,是彌足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更是反映日軍侵華罪行的重要佐證。”唐磊說。
他補充道,獲得這三卷膠卷破費周折。這三卷膠卷最初發現于日本的一家小鋪子,后由長春民間收藏家幾經輾轉,才通過國際快遞漂洋過海買入國內,之后又通過多方的溝通和協商征集,最終落戶上海。
本次還將展出一份由日本陸地測量部于1937年繪制的海門縣及上海、南京附近的十萬分之一軍事機密地圖,其中精準標識了各類道路、河川、橋梁、渡河點、飛機場及地質等情況。“由此可見,當時日本軍國注意所發動的侵華戰爭,尤其是八一三大舉進攻上海是蓄謀已久的。”講解員說。
本次展品超千件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館長唐磊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介紹,《“血沃淞滬”——八一三淞滬會戰主題展》共分為7個部分:中國抗日戰爭的爆發、“八·一三”淞滬會戰、上海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日軍在上海的暴行、正義的聲援、歷史的審判、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據唐磊透露,展覽新增實物、照片千余件(幅),包括抗戰時期往來的電文、手令、戰役總結等文書、戰前敵我雙方的軍事地圖、官兵家書、嘉獎令、電影膠片,以及軍械、軍服、繳獲的日本軍旗等等,大部分為首次對外公開。
“同時我們還邀請了著名畫家雕塑家魏景山、夏葆元等精心創作了14件抗戰題材藝術作品充實展覽,輔以聲、光、電互動手段以及新媒體導覽系統,對原有空間進行重新分隔、拓展,用最先進的陳展理念,全方位還原八一三淞滬會展的歷史風貌,宣傳、展示淞滬會戰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及重要意義。”唐磊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