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戈爾巴喬夫談核爆70周年:我很擔心有核戰爭的危險
核爆70周年之際,前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接受了德國《明鏡周刊》的采訪,講述1980年代美蘇如何從核對峙走向談判、達成部分核裁軍,以及他對現今這個依然未能無核武化世界的擔憂。他表示,無核武化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正確的目標,不能允許這樣足以消滅整個文明的武器存在。核武器如果沒有被全面銷毀,遲早會被人類使用。戈爾巴喬夫認為,美國的軍事存在是通往無核化世界之路的最大障礙,現今最大的危險在于太空的軍事化。
1985年,戈爾巴喬夫在就職蘇共總書記講話中,曾警告核戰爭發生的可能性,并呼吁“完全摧毀并永久禁止核武器”。他相信如果沒有核裁軍,蘇聯和美國、西方的關系將始終陷在死胡同里,互不信任,敵意日增。《明鏡》還針對恐怖平衡理論、與美國前總統里根和西德前總理科爾的互動,以及如今的烏克蘭危機等向戈爾巴喬夫提問。
澎湃新聞編譯部分訪談內容如下:

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
明鏡:你感覺到蘇聯在1980年代受到北約擁有核武器成員國的威脅了?
戈爾巴喬夫:當時的情況是,他們的核導彈部署正越來越接近兩方邊界。核彈變得越來越精確,而且瞄準決策中心。對于怎么使用這些武器,也有非常具體的計劃。核戰爭變得可以想像,甚至一個技術性的錯誤就可能讓它發生。同時,裁軍談判進展緩慢。在日內瓦,外交官們對著堆積如山的文件,喝酒,還喝其他更厲害的東西,一升一升喝。毫無成果。
明鏡:你提出裁軍不是因為蘇聯在1980 年代面臨金融和經濟問題嗎?
戈爾巴喬夫:當然我們感覺到了軍備競賽對我們的經濟是相當大的負擔。這的確是一個因素。但顯而易見,核對抗威脅的不僅是我們的人民,也是全人類。我們對核武器的破壞力和后果太了解了。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發生讓我們相當準確地知道,核戰爭的后果會是什么。因此我們考慮的決定性因素,是基于政治和道德,不是經濟。
明鏡:你和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打交道的感覺怎樣,很多人認為他是冷戰的驅動力?
戈爾巴喬夫:里根是出于真誠的信念,真正拒絕核武器。在我與他 1985 年 11 月第一次會面期間,我們就做出了最重要的決定:“核戰爭沒有贏家,決不能開打。”這句話把道德與政治相結合,許多人認為這兩樣是不可調和的。不幸的是,美國后來就忘記了我們聯合聲明中第二重要的點—— 即美國和我們都不應該致力于追求軍事優勢。
明鏡:那你是對美國人很失望嗎?
戈爾巴喬夫:這么多年過去,不幸的是有些事情沒有改變。早在 1950 年代,艾森豪威爾總統就直接道出了問題所在。軍事工業復合體的力量在里根和他的繼任者喬治·布什之下依然強大。前美國國務卿喬治·舒爾茨曾經告訴我,只有保守如里根那樣的總統,才有可能身處讓參議院通過的《徹底銷毀兩國中程核導彈條約》(簡稱中導條約)的位置。我們不要忘記,是里根自己提出的“零點方案”(澎湃新聞注:建議消除蘇聯和美國在歐洲部署的所有中程核導彈)在西方有很多反對者。他們認為這只是一個宣傳噱頭,想要阻撓里根的提案。
1986 年在雷克雅未克首腦會議之后 (澎湃新聞注:里根與戈爾巴喬夫會晤的主題是核裁軍),撒切爾夫人宣布:我們受不了第二次雷克雅未克了。
明鏡:當時你真的相信,你們可以實現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嗎?
戈爾巴喬夫:我們不僅宣布無核武器的世界為主要目標 ,我們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中期目標。此外,我們所向往的化學武器的銷毀,現已接近實現。限制常規武器也在我們的議程上。這和我們關系的正常化是不可避免地聯系在一起的。我們想要從對峙走向合作。我們取得了很多成就,這表明我的方法是完全切合實際的。
明鏡:為什么對洲際彈道導彈的談判要比中程導彈艱難得多?
戈爾巴喬夫:在雷克雅未克,我和里根不只搭建了消除中程導彈的框架,而且也讓洲際導彈的數目減少一半。但里根遭到美國政府中鷹派的強烈反對。這一情況在布什執政期間繼續,所以,我們直到 1991 年夏季才正式簽署條約。戰略遠程武器也是技術問題。然后我們還有導彈防御問題。
明鏡:你沒能說服里根放棄他的戰略防御創新(SDI)計劃,即建造一個對洲際核彈道導彈的防御盾牌。這讓你覺得煩惱嗎?
戈爾巴喬夫:里根無論如何都想要這個計劃。這就是為什么在雷克雅未克,我們未能將我們的洲際導彈和中程導彈協定轉變成條約。為了打破僵局,我們對美國人讓步,拆解了一攬子談判。我們商定,對中程導彈單獨立約。也就是里根和我1987 年 12 月在華盛頓簽署的(即中導條約)。
明鏡:美國部署的中程導彈還引發了德國的大規模和平示威......
戈爾巴喬夫:......赫爾穆特·科爾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簽訂條約和拆除潘興1A導彈上。
明鏡:核彈頭屬于美國人,但導彈是德國的。科爾宣布,如果美國和俄羅斯就銷毀中程和遠程導彈達成協議,德國就拆除導彈。
戈爾巴喬夫:如果科爾當時不放棄這些導彈,我們也沒法簽字。
明鏡:你認為經常被引用的理論,所謂確保擁有同歸于盡的武器反而可以防止核戰爭的發生怎么看?
戈爾巴喬夫:這里頭有危險的邏輯。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如果5或10個國家被允許擁有核武器,那為什么不能是 20 或 30 個?今天,十多個國家擁有制造核武器的技術條件。選擇是明確的:要么我們走向一個無核世界,要么不得不接受核武器繼續一步步向全世界傳播。我們確實可以去想象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想想如果有一個國家積累這么多的傳統武器,其軍事預算近乎所有其他國家的總和?如果核武被銷毀,這個國家將享有軍事上的絕對優勢。
明鏡:你在說美國嗎?
戈爾巴喬夫:是的。它是通往無核武化世界道路上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把非軍事化重新放回國際政治的議程。這包括裁減軍事預算,暫停發展新型武器和禁止太空軍事化。否則,邁向一個無核世界的會談將只是空談而已。世界將變得更不安全、 不穩定和不可預測。每個人都輸了,包括那些現在尋求主宰世界的人。
明鏡:現在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危機上的分歧,有戰爭風險嗎?
戈爾巴喬夫:我們已走到美俄關系的十字路口。很多人已經在談論一場新的冷戰。兩個大國之間針對重要全球性問題的會談都被延遲了,包括核裁軍問題。信任,我們辛辛苦苦打造的資本,已被摧毀。
明鏡:你相信會有核戰爭的危險嗎?
戈爾巴喬夫:我很擔心。當前狀態是可怕的。核大國仍有數以千計的核彈頭。核武器仍然部署在歐洲。減少庫存的步伐已明顯減緩。一場新的軍備競賽正在展開。太空的軍事化是一個真正的危險。核擴散的危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不生效,主要是因為美國人沒有批準它。這將是極其重要的。
明鏡: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嗎?
戈爾巴喬夫:不管境況多么艱難,我們絕不能退卻或恐慌。在 1980 年代中期,不少人認為直通核地獄的火車是不可阻擋的。但后來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很大成就。數以千計的核彈頭被銷毀,幾種類型的核武器如中程導彈被棄置。我們可以為此驕傲。我們共同取得了這些成就。這對今天的領導人:奧巴馬,普京和默克爾,應該也有所教益。(宋奇光 編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