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撰文:日本對亞洲戰爭是不折不扣的侵略

日本媒體8月7日刊登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署名文章,圍繞二戰結束70周年這一節點,中曾根康弘在文章中指出日本與亞洲各國的戰爭屬于侵略戰爭,“日軍是硬闖入別國的,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行為”。
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刊登了中曾根康弘的投稿。文章寫道,“很快就將迎來戰后70周年,我們在為戰死者深深哀悼的同時,也再一次祈愿和平。戰爭讓人們認識到其悲劇性、個人的尊嚴和國家應有的狀態。為了對得起那些犧牲的人們,我們心中銘記這些教訓,用日本人的良心和責任在戰后建設了今日的繁榮。戰后70周年是在這個成果之上,檢閱國家的進程,以及展望未來的重要節點”。
文章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圍繞資源、國家民族存在方式的帝國主義式的戰爭,日本與歐美各國之間的戰爭也具有這種特性”。
文章還稱,“日本對亞洲各國的戰爭是侵略戰爭,尤其是對于中國,1915年日本提出‘對華21條要求’以后,對中國的侵略性變得更強。日本軍部使得對于中國的事態進一步擴大,不得不說嚴重傷害了中華民族感情。日本為了獲得資源而進入東南亞各國,對于東南亞當地人來說,日軍是硬闖入別國的,這也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行為”。
另據日本共同社報道,中曾根康弘在8月7日發售的月刊雜志《文藝春秋》上撰文稱,日本在過去那場大戰中的行為是“明白無誤的侵略”。對于首相安倍晉三發表的戰后70周年談話,文章強調:“應該帶著勇氣與謙虛的態度正視自身歷史中負面的部分。牢記從中汲取的教訓引領國家是現代政治家的責任和義務。”
關于政府的歷史認識,中曾根康弘指出“必須以國際上通用的判斷來思考。”他將過去的那場戰爭稱為“輕率的戰爭”,“尤其嚴重地傷害了中華民族的感情”。
關于改善與中、韓等國的關系,中曾根敲響了警鐘,指出“應該以謹慎的態度對待歷史問題上的摩擦,在坦率反省過去的同時應該謹言慎行。一個民族受到的傷害,即使歷經三代人上百年的時間也不會消除。”他還指出“隨著各國的世代交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正在變得淡薄”,為此他呼吁開展多方面的交流。
自1994年時任日相村山富市起,日本歷任首相均在戰敗日致辭中提及日本對亞洲各國的戰爭責任,對給亞洲各國人民造成的巨大傷害表示反省,并重申“不戰誓言”。
安倍2012年12月二度組閣上臺后,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發表“8·15講話”,但兩次致辭都對“戰爭責任”和“不戰誓言”閉口不提,其歷史觀和戰爭觀遭到國際輿論普遍批評。
安倍曾在2013年公開表示,“侵略”的定義在學術乃至國際上都沒有定論,取決于看待這個問題的是哪一方。這一似乎是否認日本“侵略行為”的談話引來亞洲鄰國的密切關注。
就在8月6日下午,旨在為安倍戰后70周年談話提供建議的“21世紀構想懇談會”向安倍提交報告書。報告書寫入了“侵略”和“殖民統治”,提到了“反省”,但沒有觸及是否應該“道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