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左宗棠”是怎么一回事?是一只雞啊

這實在是件蠻奇怪的事情,當年背井離鄉漂洋過海,一只腳剛剛踏上美國這個“新大陸”,立馬就發現:這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黑人還是白人,幾乎人人都知道中國有一個左宗棠將軍。甚至在迷路的時候,馬路上也會冒出來一個陌生的墨西哥女人對著我大叫:“左將軍雞!左將軍雞!”接著就把語言不通的我帶進了一家中餐館。
左宗棠是什么人???一百多年以前的清朝大臣,湘軍將領,后來因為屢立戰功,被光緒皇帝破格敕賜為進士,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等。還和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并列稱為“晚清四大名臣”。就算當年因抗擊西方列強侵略而被譽稱為“民族英雄”,但也不至于一百多年以后,在西方國家變成家喻戶曉的大人物??!如此論資排輩,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不在閻羅王面前吐血才怪呢。
更加奇怪的是左宗棠并不是因為他的功績聞名,而是因為一只雞,這是怎樣的一只雞?。繛槭裁次疫@個食客在中國生活了三十多年,從來也沒有聽說過這道菜呢?好奇心驅使我去尋找其中的緣由。
那時候我還在一家臺灣人開設的快餐店打工,快餐店坐落在購物中心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生意卻好得一塌糊涂。我總是在周五到那里去包兩個小時的春卷,這種事情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老板的女兒待嫁,無聊的時候便坐過來和我閑談。
我問她:“左宗棠是怎么一回事???”
她回答:“是一只雞啊!”
我,哭笑不得。還沒有等到回過神來,她已經跑到前臺,用一雙衛生筷,夾了一塊褐色雞肉塞到我的嘴巴里。她說:“這就是左將軍雞?!?/p>

我咬了一口,一股又酸又甜又辣的味道黏糊糊地沖擊著我的味蕾,似乎有點熟悉,好像母親的拿手小菜:糖醋黃魚。我用筷子從嘴巴里夾出來咬了一半的雞肉,明顯可以看到上面包裹了一層面糊,這倒有一點像我婆阿媽喜歡的桂花肉。不像,都不像,因為糖醋黃魚和桂花肉里面都沒有辣蓬蓬的味道。我把雞肉又放回嘴巴里,細嚼慢咽,甜酸咸鮮辣樣樣俱全,這味道就好像是個魚鉤把我這條貪嘴的大魚勾牢了。這是什么味道???熟悉的?可是想不起來了。
還是去問問掌廚的大師傅吧,抬起眼睛,尋索到的竟然是個墨西哥人。在美國的中餐館雇傭墨西哥人當苦力,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這些人吃苦耐勞,因為沒有身份,可以欺負他們,付給他們最低的報酬。此刻這個墨西哥人正把一大堆炸好的雞塊從炸鍋里拎出來,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炸鍋,里面可以放進一個同樣大小和形狀的鐵絲網,一網雞塊足有十多磅。
我走過去,從鐵絲網里撿起一塊雞肉看了看。墨西哥人示意旁邊還有一大缸打散的雞蛋和一盆面粉,他用手勢告訴我,那面粉是淀粉和面粉混合的,還加了一點細鹽。接著他把鐵絲網里的雞塊倒到一個長方形的不銹鋼盒子里,自己則又轉到炸鍋旁邊,開始煎制新的一鍋雞塊了。我發現這些雞塊是除了雞胸脯以外,凡是可以去掉骨頭部位。雞塊帶著皮和上雞蛋,又在面粉盆子里拍了拍,丟進炸鍋,一轉眼就變身為金黃燦燦的炸雞塊了。墨西哥人就這樣一鍋又一鍋地炸雞,等到炸滿了大半盒子即開始炸蔬菜,有胡蘿卜、綠菜花,炸好了一起混入雞塊中。最后是他在一只炒鍋里倒上醬油,白糖,白醋,酒,麻辣油混合水淀粉煮開調制好,再把那盒雞塊和蔬菜加進去,翻炒了兩下,加上一大勺的麻油和一大勺油辣椒就出鍋了。真是手快腳快,干凈利索。
墨西哥人大概因為可以在我這個中國人前面炫耀自己的才能得意起來,他“嗨”一聲自己對自己豎起了大拇指,我也表示贊賞。這時候老板從前面走進來,他兩只手拎起來新做好的左將軍雞,大叫一聲:“來哉”,又快步走了出去。他自己干這種力氣活,并不是體恤墨西哥人,而是墨西哥人的面孔是不可以出現在中餐館的前臺的。
想想有點悲哀又有點好笑,這道在美國最著名的中國菜,竟然是墨西哥人教我的。老板的女兒走過來看到我的表情,以為我藐視這道小菜,她說:“不要小看這道左將軍雞啊,這是中餐館里的銷量第一,我們快餐店也是靠這道菜賺錢的。”
最近我看到2015年的食品統計里面,第一時髦的中國菜就是左將軍雞,在全美各大菜肴當中也躋身第四名??雌饋砝习宓呐畠簹v史知識一點也沒有,生意經倒是一清二楚??墒悄堑篮蘸沼忻淖髮④婋u究竟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呢?沒有人回答。
自己揣摩,左將軍是一百多年以前的故事了,一定具有相當歷史。不去說好像是東坡肉一樣是由蘇東坡發明的好了,起碼也像毛澤東紅燒肉一樣是毛澤東摯愛的吧。這時候跳出來一個癖好收集中國菜單的美國人,他查閱他地下室里幾十箱不同年代、不同中餐館的菜單,發現: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菜單里根本沒有這道菜,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都沒有這道菜,一直到七十年代,先在紐約一家中餐館的菜單上出現了這四個字:“左將軍雞”,以后很快風靡整個的美國。

七十年代?七十年代發生了什么事情?可以讓左將軍突然從歷史的塵埃里爬出來?而且經久不衰?甚至越來越興旺?一連串的問號追逐我尋找七十年代的大事記,有了,一九七二年二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這是中美交往中斷了二十年后第一次重要的高級會晤,這個消息震動了全世界。想起來了,那時候我在上海,是個逃避“上山下鄉”的無業游民。二月的上海,還沒有春意,我和姐姐要到淮海路陜西路口的一家江南生煎饅頭店吃點心。
“今朝怎么這么清靜,馬路上一個人也沒有?一眼看過去可以看到國泰電影院,太稀奇了?!苯憬憷涞每s頭縮腦地說。
我一邊快速地推動著姐姐的殘疾車,一邊用眼睛搜索周邊的櫥窗,一件挺括的“毛晴”兩用衫高高掛在那里,價錢要比平時便宜一半多。我說:“奇怪吧?一定是寫錯牌子了?!?/p>
“快,到了,先進去暖熱一下?!苯憬銌柗撬稹N覀儌z一頭撞進饅頭店,咦,有點不對頭,店堂里窗明幾凈,地板擦洗得照得出人影,關鍵是怎么只有我們兩個顧客?不用排隊,直接坐到臨街的座位上。服務員倒是客氣的,前所未有的客氣,還沒有開口,二兩生煎饅頭已經端上來了。
哦喲,今天的生煎饅頭特別好吃,肉多皮薄,一口咬下去,滿嘴的汁水。姐姐和我狼吞虎咽,眼睛一眨,二兩生煎饅頭下肚。姐姐大方地說:“再來二兩!”
話音未落八只饅頭又放到了面前,焦黃的底殼吱吱地冒著氣泡,油津津的褶皺處撒滿了芝麻,咬一口,那里面的鮮美只好用上海弄堂里的一句方言來形容:“眉毛也要鮮脫啦。”
一直到現在,四十多年以后回憶起來,那實在是我們吃到過的最好吃的一頓生煎饅頭。后來才知道,這是因為這天尼克松訪華到上海。上海的各級領導層層把關,命令所有的老百姓在尼克松到達的當日,不許上街,不許亂說亂動,老老實實地呆在家里。我因為是無業游民,姐姐又是病休在家,所以天高皇帝遠,沒有人給我們傳達這個要緊的最高指示,結果沾了尼克松訪華的光。隨便提一句,第二天母親想去購買那件“毛晴”的兩用衫,價格已經一個跟頭返回原樣,姐姐懊惱不已。
我和姐姐沾了尼克松訪華的光,大快朵頤地吃了一頓生煎饅頭,沒有想到一百多年以前的左將軍更加沾光。一個臺灣過來的彭姓湖南人,在紐約開了一家中餐館。大概是因為湖南人的緣故,湖南人好辣,英雄氣概, 又敬佩他那一百多年以前的老鄉左宗棠,大有一唱雄雞天下白的氣派,于是搬過來了一道左將軍雞。幸運的是恰逢尼克松訪華中國熱,連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也會到彭家的餐館用餐,甚為喜愛左將軍雞,于是左將軍雞開始傳播開來。
但是現在的左將軍雞實在是和當年彭師傅所創的左將軍雞渾身不搭界了,彭師傅的左將軍雞只是咸鮮辣,而現在的左將軍雞還有甜和酸。據說那是一位在美國出生的王姓中國大廚,懂得美國人喜歡甜,他開始加糖,各家餐館效仿,弄得左將軍雞越來越甜。中國人一向是最聰明的,很快就有人在里面加上了醋。好吃?。∶绹素Q起來大拇指。因為符合了他們的口味,一時間左將軍雞在全美國折騰得沸沸揚揚。
左將軍雞的原創在臺灣當然不服氣,他指著自己說:這才是正宗的,左將軍雞不是現在的味道!就好像左將軍的后裔在湖南大聲疾呼:左將軍是個不敗的將軍!可是事實上,在美國已經敗給了左將軍雞了。
那么左將軍雞究竟是湖南菜還是臺灣菜或者干脆是美國菜了呢?這一天回到中國大陸省親,發現中國的年輕人都熱衷于肯德基里的麥樂雞,沾上醬,加一點辣油,那不就是在一開始我就感到熟悉的左將軍雞的味道嗎?這真是世界上的菜肴都亂搭,看你會搭不會搭了。
不管怎么說,左將軍雞在美國已經是最被認同的中國菜了,假如你不懂英文,又迷失了道路,孤身一人在美國,只要會對路人說出一句英語,那就是:左將軍雞!一定會有熱心人把你帶到附近的中餐館。在那里,在你吃到左將軍雞的同時,你就會看到你的同鄉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