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面鏡子價格高達數千元,智能健身鏡為何成為香餑餑?

題圖 / 圖源:網絡
出品: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
全民健身熱潮興起,正推動中國健身經濟加速發展,時尚潮流的智能健身產品很受歡迎,其中就有一個爆紅代表:智能健身鏡。
01 智能健身鏡爆紅
新品略長期關注健身經濟動態,發現今年以來,智能健身鏡紅遍網絡,各路健身達人、明星、網紅等紛紛打卡種草,國內市場涌現出一批智能健身鏡產品。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日前報道了一項關于智能健身市場調查,其中重點報道了智能健身鏡熱銷現象,引起了市場關注和網友熱議。
智能健身鏡是一種集人工智能、內容服務、硬件于一體的新型健身產品,關機狀態下就是一面普通的鏡子,但在開機之后功能多多,AI虛擬交流,在線實時指導。
舉一個使用場景,通過智能健身鏡,自己與教練的影像同步對比動作,系統自帶的AI攝像頭還能捕捉用戶的動作,智能糾正,堪稱:把一個AI健身教練請回家。
智能健身鏡最大的賣點是,相比于健身房,便宜又便捷,可以隨時在家鍛煉,對沒有時間去健身房的人來說,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在家健身。
讓許多人驚訝的是,這些智能健身鏡的價格可一點都不便宜,價格從2000元到9000多元不等。
智能健身鏡到底有多火?銷售數據就是最直接的反映。
天貓運動戶外健身器械行業負責人王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健身鏡在今年“618”電商促銷節銷售表現火爆,整體成交已經達到大機械行業TOP5的水平。
目前電商平臺上智能健身鏡開店商家和入駐品牌越來越多,預計今年八九月份會有一波開店潮,整體貨品寬度會提升50%以上。
02 智能健身鏡為啥爆紅?
智能健身鏡是一種新型健身智能產品,很快火爆市場,健身愛好者為何愿意嘗試購買和使用智能健身鏡?
首先得要說說鏡子,每個人都愛照鏡子,鏡子有視覺美化心理效應。有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在照鏡子時大腦會自動把自己美化20~30%。
同樣的道理,人們在鍛煉時也愛照鏡子,這正是很多健身房會設置一面鏡墻的原因,當能把一面新型智能健身鏡擺放在家里時,許多愛美的健身愛好者是愿意的,這也是一種消費心理的體現。
在新品略看來,智能健身鏡火爆主要有以下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全民健康理念影響,居家健身熱潮興起。
近年來全民健身理念興起,特別是因新冠疫情影響,讓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意義,后疫情時代已經掀起了全民健身熱潮。
值得關注的是,家庭健身熱潮興起,利用碎片化時間居家健身的人越來越多,這會帶動各類健身器材和智能健身產品的銷售。
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0年4月,疫情影響下運動健身APP用戶規模僅2746萬人,但到2021年4月,這一數字提升到5479萬人,越來越多人選擇在家健身,這為智能硬件廠商帶來了黃金窗口期。
第二,智能健身產品興起,產品功能更豐富,也更吸引人。
智能健身產品不是什么新話題,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許多智能健身產品,而這些智能健身產品的功能日益更豐富。
智能健身鏡很容易吸引健身愛好者,特別是能吸引很多年輕健身愛好者購買,他們更愿意嘗試各類新出的智能健身產品,嘗試前沿科技健身體驗。
第三,商家宣傳、明星帶貨及網紅等市場宣傳效應。
在網紅經濟時代,市場上出現的爆款產品必然少不了營銷引導因素,比如品牌商家宣傳、明星帶貨、網紅效應。
新品略在小紅書發現,各種關于智能健身鏡的筆記、視頻十分豐富,智能健身鏡更被這些網紅稱為“魔鏡”。
03 智能健身鏡為何成為香餑餑?
智能健身鏡成為健身領域的熱門新型品類,企業、商家、投資機構等市場各方都看好其未來發展,紛紛涌入。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如若算上生產制造廠家及核心供應鏈企業,目前智能健身鏡賽道已經云集了近200家企業,而且涌現出了不少新品牌,正在加速推出新產品。
投資機構往往能超前捕捉到行業發展脈搏和動向,早已經看中智能健身領域,這其中當然包括智能健身鏡。
天眼查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智能健身鏡領域有10家企業產生了超20起融資,融資金額數百萬到數億人民幣不等。
比如,家庭科技健身品牌FITURE(擬合未來)在今年4月宣布完成3億美元的B輪融資,集結了紅杉中國、騰訊投資、C資本、凱輝基金、黑蟻資本、CPE源峰、BAI資本等十余家國內外一線投資機構,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約合97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FITURE成立于2019年,在短時間內就快速完成了三輪融資,也讓該品牌成為智能健身鏡賽道上跑得最快的企業之一。
市場普遍看好智能健身賽道,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于人們愿意為了健康和健身支付費用,市場消費力正在明顯增加。
據《2021年大眾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顯示,大眾健身年平均總消費為5670元,同比提升35%;女性平均總消費更是達到6362元,增幅接近50%。
與此同時,智能健身硬件產品也正逐步被大眾所認可,成為體育實物類消費的第五大細分品類,尤其是在中高端人群、高頻健身人群之中。
但從長遠商業價值角度來看,新品略認為,智能健身鏡只是一個工具或者健身器材載體,這些智能健身品牌及投資機構更看重其背后的AI技術、課程生態內容、大健康管理、大數據等具備更大的商業價值,能以此構建一個智能健康健身商業生態。
許多創業者和創業企業已經把智能健身視為一個新的創業風口,投資機構也同樣將智能健身視為未來行業新風口。
04 智能健身時代已來,前景可期
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推動下,全民健身熱潮正在興起,這將會推動中國健身經濟在未來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全民健身指南》統計顯示,2016年至2025年,中國運動健身人數將以39%的速率增長,到2030年計劃增長至5.3億。2015年中國健身休閑產業規模達8000億,2025年將增至3萬億。
據2021年3月發布的《2020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健身人口增長至7029萬,健身人口滲透率為5.02% ,同比增長3.19%,隨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的融合發展,智能健身產品正在成為健身產業新的風口。
除了新興智能健身品牌鉚足勁快跑外,各大互聯網科技巨頭也都紛紛加碼布局智能健身領域。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華為即將啟動智能健身品牌“為鑒”,小米也加碼布局智能健身領域。除了智能健身鏡火爆外,還包括智能動感單車、智能劃船機等智能健身產品,也都紛紛得到了資本青睞。
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曾表示,科技健身行業絕對是價值被嚴重低估的黃金賽道。
以智能健身鏡為例,除了針對C端健身愛好者和居家健身愛好者需求入口外,不少智能健身鏡品牌正把目光投向酒店、醫院、健身房、體測中心等應用場景。
智能健身鏡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屬于市場培育階段,還沒有形成規模效應,產品成本較高,售價高,市場認知度較低,體驗感還有待提升,但隨著未來技術逐漸成熟,智能健身鏡仍然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隨著社會資本的進入,將會推動整個中國智能健身領域發展,這其中當然包括智能健身鏡,會帶動其技術升級,以及內容制作的迭代,消費者的認可度在未來也將會越來越高。
智能健身時代已經到來,創業者和投資機構認為,智能健身有望發展成為一條價值千億的黃金賽道,面對這個香餑餑,誰都不愿意錯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