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對郜艷敏的救助剛剛開始
字號

涂抹在整個事件上的道德溫情已經散去,堅硬的法律問題裸露出來。整個事件涉及的所有人都必須服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最高原則。
拐賣少女郜艷敏的人販子應該繩之以法,凌辱少女郜艷敏的犯罪嫌疑人應該繩之以法,花2700元買下少女郜艷敏的應該繩之以法,阻止她逃跑的那些人應該繩之以法,當地那些知情不報的黨政官員應該受到黨紀政紀處分……這樣的名單可以開出一長串。在法治原則之下,這些人一個都不能逃脫處罰。如能這樣,正義必將得到伸張,社會人心大快。
但于郜艷敏本人而言,還是留下了讓人不安的未來。
遲來的正義,顯然會沖擊已經固化的工作與生活。經過20余年的抗爭與妥協,郜艷敏的工作與生活已經被迫處在某個相對安定的坐標之上,如果法治沒有降臨,那么她將平靜地在這個小山村過完余生。但是當法治降臨,包括家庭關系、鄰里關系,與當地基層政府的關系,以及利益、情感等等,都將被沖擊,必須重新調適。這對一個身心飽受摧殘的中年女性來說,何其艱難!處置不當,悲劇還會在這個不幸的女人身上繼續。
轉型中國的各種社會熱點層出不窮,一個熱點被另一個熱點覆蓋的時間很短。媒體也好,社會輿論也好,會很快淡忘某個熱點的當事人,郜艷敏也很難逃脫這種被公眾忽視的結果。此外,“娜拉出走之后怎么辦?”曾經是個讓革命者難以回答的問題,這個問題同樣可以運用到對郜艷敏個人命運的思考上。
因此,事件既然納入法治軌道,政府、民間組織和個人,都應該扮演好各自角色。做好長期救助準備,法治降臨,不過表示救助才剛剛開始。一哄而上,一哄而散,一時關懷備至,一時孤苦無助,只能給郜艷敏帶來更大的傷害。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