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千億藥王”離開后,揚子江誰來接班?
無論是誰接班,他都要面對錯綜復雜的行業變化,并帶領千億巨頭繼續前進

文丨雷公
周日晚上,徐鏡人去世的消息流傳開來。
消息稱,2021年7月10日,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公司掌舵人徐鏡人帶領手下銷售團隊赴新疆伊犁進行市場調研。在出差途中,徐鏡人突發心肌梗死不幸離世,享年77歲。
徐鏡人是中國醫藥行業的知名企業家,26歲的他在1971年創辦了揚子江藥業集團,經過50年的發展,揚子江旗下擁有20多家子公司,約有1.6萬名員工,300多個品規行銷全球58個國家,年銷售突破800億元。
就在消息傳出的前幾天,7月7日徐鏡人還接受了媒體采訪,他表示:藥品是一種特殊產品,關乎人民的身心健康。藥企要不斷向自己挑戰,激發改革動力。質量追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徐鏡人去世的消息傳出后,眾多醫藥圈人士紛紛發文表示哀悼,更有評論稱:這標志著醫藥行業一個時代的落幕。
(本文文末附有《國內知名藥企接班情況一覽表》)
目前,揚子江藥業集團官方尚未正式宣布此消息,相關負責人回應健識局稱:現在沒有得到確切消息,我們會第一時間官宣。
健識局從其他渠道獲悉,徐鏡人的追悼會將在近日舉辦。
01年銷售額近千億,傳統醫藥模式顯隱憂
徐鏡人堪稱一代傳奇人物,此前,他一直希望通過努力,讓中國醫藥產業向好的方向轉變,但揚子江自身卻越來越陷入怪圈。
1966年,徐鏡人從部隊轉業退伍,在江蘇省泰興縣口岸儀表廠創辦了一個小作坊式的制藥車間,帶上募集而來的幾千元錢和幾名工人,開始研發和生產板藍根沖劑等普藥。1988年,上海暴發甲型肝炎,揚子江藥業在徐鏡人的帶領下加班加點,兩個月內生產了385萬袋板藍根,因此獲得“板藍根大王”的稱號。就在這一年,揚子江藥業的產值突破億元。
從1988年至2005年的17年間,在徐鏡人的帶領下,揚子江藥業逐漸成為全國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產銷售雙雙實現破百億大關。因為徐鏡人一直不希望揚子江藥業走向資本市場,所以外界一直不知道揚子江的真實狀況,只是推測其年營業額已經超過1000億。
徐鏡人為人低調,曾任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媒體往往只有在每年兩會期間才有機會接觸到他。徐鏡人說話帶有濃重的泰州口音,這客觀上也影響了他本人及揚子江藥業和外界的交流。
神秘且龐大,是外界對于揚子江的評價。因此,每當有關于揚子江的消息,都會引發外界的極大好奇和關注,尤其是關于其營銷模式。
據《健康時報》不完全統計:2013年至2018年,揚子江藥業涉及行賄案件共14起,行賄時間從2006年到2016年長達10年之久,行賄金額上百萬。

揚子江藥業的商業不誠信行為間接推動了其產品價格的增長。今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處罰決定書指出,2015年至2019年,揚子江藥業集團在全國范圍內與下游企業達成價格協議,控制終端銷售價格。揚子江最終被處以2018年度銷售額3%的罰款,罰款總額高達7.64億元,創下了中國醫藥行業之最。
徐鏡人并未出面就此進行解釋,外界都想看揚子江如何從“壟斷事件”陰影中走出來。沒想到在這個當口上,卻傳出了掌舵者意外離世的消息。
02面臨轉型調整,誰將是下一任接班人
徐鏡人今年已經77歲,此前多年一直擔任揚子江藥業的董事長、總經理,年屆八旬仍凡事親力親為,一直未正式提出過接班話題。
據傳徐鏡人有一子一女。但根據公開信息,只有徐鏡人的兒子徐浩宇出現在臺前,任揚子江藥業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徐鏡人女兒的信息則從來沒被披露過。業內普遍認為,若不出意外,徐浩宇將是接班的第一人選。
徐浩宇今年已經49歲,1994年8月開始在揚子江工作,至今已有27年。和父親一樣,徐浩宇很少接受媒體采訪,“少說話多做事”也是徐浩宇一貫的做事原則。
不過,在徐浩宇少有的幾次露面機會中,媒體還是敏銳地捕捉到了父子二人在公司經營理念上的差異。
徐鏡人一直遵循著不搞兼并聯合、不忙不上市,不搞自己不熟悉的產業的“三不”策略。但徐浩宇則認為,未來上市和兼并收購是必須的,真正要想把醫藥產業做強做大,可以在健康領域發展,不僅做藥,還能做機械、健康保健品等產品。

早在2012年,徐浩宇就曾向外界表達過,現在比的是實力、思維和資本,估計“十二五”期間至少會淘汰1000家中小藥企。
這一理念和揚子江藥業給外人留下的印象相去甚遠,被外界認為是年輕一代管理者給揚子江帶來的新鮮血液。不過,徐浩宇年近50尚未執掌公司,這些觀念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2017年,擬上市公司新國都披露了揚子江藥業的股東構成,除了徐鏡人和徐浩宇父子之外,揚子江藥業集團的股東團隊中還包括徐偉全、季維群、徐麗琴等人。他們幾乎都是跟隨徐鏡人一起創業打天下的舊部,職位也都是集團副總經理。
這樣的高管團隊,能否順利接過徐鏡人的衣缽,暫時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徐鏡人的身后,揚子江藥業集團還有一大批職業經理人團隊。
揚子江在這幾年的確有所轉變。2020年10月,揚子江藥業集團與長春安沃高新生物制藥公司合作,在中國商業化推廣8種生物類似藥。2021年3月,揚子江藥業集團又與韓國大熊制藥達成合作,以最高3.38億美元獲得治療胃食管反流病藥物新一代質子泵抑制劑(PPI)的研發、銷售和供應權益。2021年5月,揚子江藥業與邁威生物就兩款生物創新藥的境內權益達成戰略合作。
徐鏡人做中藥出身,能在近8旬高齡的時候,帶領公司做出這一系列轉變,實屬不易。背后是否有徐浩宇、老部下或其他職業經理人的推動,并不明確。可以明確的是:揚子江在謀求轉變。
是維持家族的經營風格,還是轉向以職業經理人為核心?在本土藥企第一代創始人紛紛老去的當下,這不會只是揚子江一家的問題。

國內知名藥企接班情況一覽表
設計丨時光
運營丨林夕
制表丨時光 雷公
· END ·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