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連線|海地媒體人士:“我們正身處一場政治風暴”
自海地總統遇刺身亡之后,海地首都太子港街頭人少車稀,夜晚處處漆黑,異于往常。處于戒嚴狀態中的加勒比島國被疑云籠罩。
“誰刺殺了總統?幾乎每一個海地人都在琢磨這個謎團。”海地當地媒體Ayibopost的主編兼記者梅蘭考特(Widlore Mérancourt)觀察到,總統被刺殺后,太子港許多居民不敢出門,害怕還會有事情發生。
梅蘭考特7月10日通過電話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他正在追蹤報道案件的進展,盡管他在與警方、檢方等各路消息源密切接觸,仍然很難拼湊出事件全貌的一角。“反腐活動人士告訴我,他們擔心幕后兇手可能計劃清除國內更多人,敵人正和我們玩一局更高明的游戲。”
當地時間7日凌晨1時,海地總統若弗內爾·莫伊茲在太子港的住所遭槍擊身亡,其妻子身受重傷,被送往美國的醫院接受治療。海地警方說,一個由28人組成的武裝團伙涉嫌參與刺殺莫伊茲,其中包括2名海地裔美國人和26名哥倫比亞人。據路透社報道,截至11日,涉案的19人被捕,3人被擊斃,6人在逃。
血色夜幕后,政治權力的角斗上演。本應在上周下臺的海地總理克洛德·約瑟夫臨時接管政局,莫伊茲生前任命的新任總理阿里爾·亨利亟待就任,幾乎“失能”的海地參議院10日任命參議院議長約瑟夫·蘭伯特為臨時總統。此外,今年5月被反對派推舉為過渡總統的讓·路易斯仍在伺機而動。
“我們正身處一場政治風暴,脆弱政局下,權力的斗爭將愈發激烈。”梅蘭考特認為,總統被刺在海地引發的動蕩才剛剛開始。
不可思議的“細節”
“一眨眼的功夫,雇傭兵們就闖進了我家,開槍將我丈夫打得千瘡百孔……他都沒來得及說一個字。”7月10日,正在美國邁阿密接受治療的海地總統遺孀馬蒂娜·莫伊茲遇襲后首次發聲,她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段音頻,聲稱莫伊茲的政敵買兇殺人。她強調,不會讓總統的血白流。
梅蘭考特說,盡管海地歷史上曾有6任總統被刺殺,政局不穩、安全堪憂,但此次總統遇刺事件仍然讓每一個海地人都陷入“巨大的震驚”之中。
現居邁阿密的海地小說家約薩法特(Fabienne Josaphat),聽聞總統遇刺消息后徹夜未眠,甚至一度認為是假新聞。她9日對澎湃新聞說,“在這個時代,怎么會有人去暗殺一位現任總統,而且就在他家里。但是我知道海地很多人要求莫伊茲下臺,并為之抗議了很久,而莫伊茲拒絕下臺也使事態進一步滑向失控。”
“人們還在整理自己的情緒。有些人很生氣,也有些人一點也不驚訝,整個社會的情緒是復雜的。” 約薩法特移居美國后也一直關注著海地的局勢,她近日與身在海地的朋友聯系后,確認他們安然無恙,但情緒十分不安。
海地總統遇刺案初步調查結果顯示,莫伊茲身中12槍,他的夫人馬蒂娜也身受重傷,但總統身邊的安保人員均未受傷。據美國廣播公司(ABC)11日報道,海地總理克洛德·約瑟夫還透露,莫伊茲遇刺前遭受了酷刑。
梅蘭考特在案發后采訪了一名參與調查的法官,獲取到兩個在他看來不可思議的細節。“參與襲擊總統的兩名海地裔美國人在作案后沒有逃跑,也沒有被警察追捕,而是主動向警方投案,并表示自己有生命危險。”此外,這兩名海地裔美國人還對法官說,他們還未進入總統居所時,就有哥倫比亞雇傭兵告訴他們總統已經身亡。
梅蘭考特認為,這可能是參與刺殺海地總統的嫌犯們放出的煙霧彈,他們的話目前還無從考證,但這些線索讓人們意識到這起案件遠比想象中的復雜,幕后主使可能不止一方。
海地“第一夫人”將矛頭指向莫伊茲的政治對手,同時該國幫派也來“攪局”,指認兇手。據路透社報道,海地最有權勢的幫派頭目之一吉米·切里齊耶10日指責海地警方同反對派政客及資產階級勾結,導致莫伊茲身亡,并宣稱幫派成員將上街抗議。
種種表態使得莫伊茲遇刺的案情愈發撲朔迷離,這個島國也陷入了更深的政治危機。
“我們并不迫切需要外軍”
海地憲法規定,總統一旦空缺,最高法院院長應當接掌職位,但院長西爾韋斯特(Rene Sylvestre)在莫伊茲被刺前19天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于是大權暫時落入海地臨時總理克洛德·約瑟夫手中。
事實上,莫伊茲在其遇刺的前一天,已經任命阿里爾·亨利為新總理,只是亨利到目前為止還未宣誓就職。簡而言之,無論是約瑟夫還是亨利都不具備完全的執政合法性。
亂局之下,克洛德·約瑟夫7日宣布國家進入為期2周的戒嚴狀態,并請求美國和聯合國向海地派遣軍隊,以協助保護該國港口、機場等關鍵基礎設施。
據路透社9日報道,應海地方面的請求,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將盡快派出高級官員前往太子港,但美方拒絕了出兵幫助保護海地關鍵基礎設施的請求。
“海地大多數人對外國軍隊的干預持極度質疑的態度。”梅蘭考特說,曾有聯合國軍隊駐扎在海地,一些軍人卷入了侵犯人權事件,人們經常抗議。“根據現在所知的事實,我們并不迫切需要外國軍隊幫助。不過政府可能掌握更多情報和信息,基礎設施可能有遭襲的風險。”
海地長期處于政治動蕩,充斥著猖獗的犯罪和暴力,尤其是今年,太子港的幫派暴力激增。據半島電視臺報道,6月底太子港發生槍擊案,5人被殺害,包括1名記者和一名政治活動人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海地代表近日警告,海地幫派暴力導致數千個家庭在6月流離失所。
梅蘭考特不認為幫派暴力與總統遇刺有關,但他坦言,“海地的安全形勢正處于最糟糕的境地,任何槍支都可以毫不受限地進入國內。”
“今天,我們如何在不尋求外國軍隊援助的情況下支持海地?”約薩法特8日在推特發出了這樣一條提問帖,雖然沒有收到太多有效答案,但回復的多數網友和她都有一個共識:不應該讓外國軍隊干預海地局勢。
前一次海地總統被暗殺是1915年,之后美國擔心海地動亂,曾派兵占領海地并實施嚴格的軍事管制,直到1934年才撤出。約薩法特說,“現在,外軍干預的威脅迫在眉睫,但海地必須自我治理,自己做決定,這樣才能擺脫不斷依賴外援的惡性循環。”
海地的“昨天”和“明天”
“西半球最貧窮國家”、“長年政治動蕩”、“暴力犯罪猖獗”……外媒在報道莫伊茲遇刺時,通常給海地貼上這些標簽。
談及美媒和法媒對海地的報道,約薩法特有一絲憤怒,“為什么不能多用一些筆墨解釋海地混亂的結構性根源?”“殖民者每一次都會貶低我們,我們需要書寫自己的故事。”
約薩法特5年前出版了一部名為《在男爵的陰影下跳舞》的歷史題材小說,以海地前總統弗朗索瓦·杜瓦利埃的獨裁統治為背景,講述太子港的兄弟倆因反抗杜瓦利埃政府入獄,卻不斷與命運抗爭的故事。
上世紀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30年間,在綽號為“醫生爸爸”的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及其綽號為“醫生娃娃”的兒子讓-克洛德的獨裁統治下,海地苦難深重。而約薩法特的一部分童年時光就在“醫生娃娃”的統治下度過。
“在我印象中,政治抗議一直沒有間斷過,學校經常被迫關閉,即使在平安無事的日子里,我們也沒有太多安全感。” 約薩法特1997年移居美國,但即使身在邁阿密,她幾乎每一天都不可避免地會談到海地,“從革命到土地所有權、階級問題,再到國際干預、幫派暴力,海地經歷創傷和勝利的歷史造就了這個國家現在的樣子。”
海地是拉美最早獨立的國家,1803年脫離法國統治后便開始了獨裁和政變的惡性循環,2010年一場毀滅性的地震讓這個國家雪上加霜。幫派勢力受到一些政客的資金支持而變得日益猖獗,更加劇了該國的混亂。
目前,海地參議院宣布的臨時總統、參議院議長約瑟夫·蘭伯特仍未宣誓就職,原定于10日下午舉行的宣誓就職儀式被推遲。此外按照計劃,今年9月海地將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以公投方式制定新憲法。莫伊茲遇刺后,海地下一步的走向難以預料。
“海地是生存專家,我們將通過某一種方式度過難關。”約薩法特說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