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音著協副總干事:《哀樂》收取使用費是子虛烏有的事
中新網北京7月17日消息,有媒體爆料稱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簡稱“音著協”)今后將向殯儀館收取《哀樂》的使用費,以表達對音樂藝術家的敬重。對此記者致電音著協副總干事劉平,對方澄清說:“這是子虛烏有的事,再次拿《哀樂》炒作很無聊。”
7月12日,北京著名音樂藝術家羅浪因病救治無效在北京逝世。7月17日,他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舉辦,不少戰友冒雨前來送別。
羅浪音樂作品中影響最廣的就是《哀樂》。1949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中央就批準將《哀樂》正式作為國家葬禮樂曲。后成為中國的葬禮樂曲,國家領導人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的殯葬儀式都采用這首音樂。
至今,在全國各大殯儀館內,每天約200萬逝者家屬免費使用《哀樂》。
根據音樂著作權使用規定,各殯儀館使用《哀樂》應支付每次一元人民幣的版權費,但羅浪拒收版權費。他生前曾說過:“《哀樂》是土生土長的民間音樂,誰也不能把名字掛在這樣的作品上。我們要做的是從民間發現這樣的作品,記譜、編曲和推廣。我也用不著收什么音樂使用費。”

但是7月17日當天,有媒體爆料稱,音著協未來將向殯儀館收取《哀樂》的使用費,以表達對音樂藝術家的敬重。文章稱收取的《哀樂》使用費,將如數交給有繼承權的羅浪的三個女兒。
這則消息迅速在網上流傳,記者第一時間致電音著協副總干事劉平,對方否認稱:“是子虛烏有的事,再次拿《哀樂》炒作很無聊。”
劉平強調,雖然《哀樂》受音樂著作權法保護,但音著協從來沒有收取過,也沒有殯儀館交過任何費用,“這件事炒作了很多年”。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2008年,音著協表演權部主任朱嚴政就針對《哀樂》收費的傳聞做出過澄清:“音著協并無向殯儀館收取費用的工作計劃。我們主要針對的是經營性場所使用背景音樂作品的許可和收費,包括和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合作,向卡拉OK等場所收費以及我們單獨向商場、超市等收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