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學者將恐龍足跡命名為“野比”引日媒關注,博物館將收藏復制品
2021年7月6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恐龍足跡研究團隊宣布,他們與美國科羅卡多大學丹佛分校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教授、德國足跡學者亨德里克·克萊因(Hendrik Klein)、自貢恐龍博物館彭光照、葉勇等學者合作,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黃荊鎮發現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龍足跡,這對人們了解白堊紀四川盆地的古生態有重要的幫助,論文發表在5日出版的《古地理學報》上。
據封面新聞等國內媒體報道,2020年8月25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古生物專家帶領團隊來到金魚溪,對恐龍足跡做了詳細的考察。通過仔細調查發現,金魚溪足跡點至少分布了4條蜥腳類行跡,2條獸腳類行跡,以及4個孤立足跡。保存足跡的砂巖表面有水流波痕,粉砂巖普遍發育泥裂,代表曲流河沉積與小型辮狀河沉積互層。此外,金魚溪足跡所在的長石石英砂巖中,還有豐富的無脊椎動物痕跡。
報道提到,金魚溪足跡點最重要的發現是記錄了實雷龍足跡(Eubrontes)的一個新種,并命名為野比氏實雷龍足跡(Eubrontes nobitai)?!拔覀兠麨橐氨仁蠈嵗堊阚E(Eubrontes nobitai),種名贈與野比大雄,是因為《大雄的恐龍》(1980年)和《大雄之新恐龍》(2020年),是優秀的恐龍主題電影,讓不少小讀者喜歡上恐龍?!?/p>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野比氏實雷龍足跡”經國內媒體報道之后,引發了日本媒體的注意。
例如,日本媒體ANN NEWS7月8日就發布了視頻結合文字的報道:(在中國發現的)新恐龍化石被命名為動畫哆啦A夢的野比氏……發表論文的中國地質大學的學者邢立達是哆啦A夢的粉絲,看到去年上映的電影中野比大雄用自己的名字給恐龍命名,于是決定幫野比實現愿望,(將化石)命名為野比氏實雷龍足跡(Eubrontes nobitai)。
日本媒體的上述報道不僅在日本引起輿論關注,也引發了國內網友的注意。有網友評論:“小時候你給我夢想,長大了我幫你實現?!?/p>
另外,動畫哆啦A夢的創作者藤子不二雄的紀念博物館近日也通過官方推特發文表示:“在中國四川省發現了新種類的肉食恐龍的足跡化石!那個化石居然以大雄名字來命名!今后,博物館將會公開展出足跡化石的復制品。敬請期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