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英國,拒不歸還馬爾維納斯群島
原創 德米特里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971-英國拒不歸還
作者:德米特里
校稿:朝乾 / 編輯:養樂多
6月24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聯大非殖特委會上表示,中方堅定支持阿根廷對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的正當要求。
從本質上講
這是一個殖民主義的歷史遺留問題
(圖:廣目視野GlobalVision/YouTube)▼

馬島戰爭如今已經過去了39年,然而有關雙方對于該島主權的爭端仍未平息。那么,英阿兩國對于這個坐落于南大西洋的群島的聲索究竟以何為憑據,阿根廷又能否要回這一領土呢?
阿根廷與馬爾維納斯群島(??颂m群島)▼

大西洋遺失之地
馬爾維納斯群島,位于南美洲東南方向。距離阿根廷巴塔哥尼亞海岸有約480公里的距離,離英國本土超過13000公里。
群島面積約為12000平方公里,由兩個主島:大馬爾維納島(西??颂m島)和索萊達島(東福克蘭島),以及776個附屬島嶼組成。
大馬爾維納島和索萊達島
(圖:google map)▼

據考證,最早到達這里的人類是阿根廷南部的原住民,也就是傳說中的“巴塔哥尼亞巨人”。在歐洲男性平均身高不到165cm的時候,巴塔哥尼亞人平均能達到181cm的高度,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巨人。
“巨人”越傳越邪乎
還有人說在這里看到過3.7米的尸體
(圖:wiki)▼

巴塔哥尼亞原住民并未在馬島上設置定居點,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馬爾維納斯群島幾乎都是無人的荒島。
如今全島大部分地區還都是這個樣子
(索萊達島的細節連接處)
(圖:google map)▼

至于哪個歐洲國家的航海家先發現了這個群島,目前眾說紛紜,英國、荷蘭、法國、西班牙都說他們率先發現了馬島。在大航海時代,繞行合恩角的時候,誰都有可能瞥見霧中有這么一片陸地,所以具體時間誰先發現的,無可考證。
1690年,英國船長約翰記錄了島上的水域和野生動物
(圖:shutterstock)▼

可以確定的是,馬島上第一個人類定居點,是法國人建立的。1764年,法國著名航海家路易·安托萬·德·布干維爾,在索萊達島(東島)建立了一個港口。并以該船隊在法國的母港“圣馬洛港”為名,給這座群島起名為“馬洛伊內斯群島”(?les Malouines),也就是后來西班牙語中“馬爾維納斯群島”的名稱來源。
路易·安托萬·德·布干維爾在索萊達島
建立的圣路易斯港(致敬法王路易十五)
(圖:wiki)▼

法國占據東島后,英國殖民者隨之而來,在西島也建立了自己的據點。后來,西班牙援引“教皇子午線”的規定,向兩國索取馬島的領土。西班牙先是支付了法國一筆款項得到了東島,后又武力驅逐了英國人,得到了西島。馬島全境,就這樣成為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一部分。
西班牙葡萄牙這瓜分世界法頗為霸道
而且真正實力完全跟不上這個flag
(滑動下圖)▼


兩年后,西班牙王國在自己的南美洲殖民地設立了拉普拉塔總督區,首府定在今天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這個總督區被視為是阿根廷的前身,而馬爾維納斯群島也包括在內。
拉普拉塔總督區發展迅速,經濟幾乎可以自給自足
1806年還憑自己的力量擊退了英國的入侵
并推動了他們自身走向獨立
(圖:wiki)▼

1810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了大規模的反西班牙殖民統治革命運動,建立了臨時政府。6年后,拉普拉塔聯合省獨立。在之后的10年內,這個新生的國家經歷了動蕩、整合與分裂之后,一個被稱為阿根廷的國家出現在世界上。
五月革命,創造了阿根廷
(圖:wiki)▼

在法理上,阿根廷繼承了西班牙在該地區的殖民地,包括馬島。不過,英國人趁著西班牙殖民者撤出,島上權力空虛之際,又派出了人馬強占馬爾維納斯群島。1841年,英國人完成了驅逐阿根廷官員的行動,并且在島上任命了一名英國副總督。將這個南大西洋的遺失之地,變為了自己的殖民地。
路易港被英國人更名為斯坦利港
成為當地政府的所在地
(圖:wiki)▼

阿根廷的獨立,是人類結束殖民歷史的重要一步,而英國人反過來侵略這個新生的國家,擴大自己殖民地的行為,無疑是開了歷史的倒車。
馬爾維納斯群島只能算大英帝國遼闊地盤的小角落
但對于阿根廷來說卻是重要的海上要地▼

清除殖民遺毒
殖民主義是人類歷史上不光彩的一頁。西方列強利用自己在軍事、技術上的優勢對弱小國家和地區進行壓迫、統治、奴役和剝削的行徑,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此,終結殖民時代,剔除殖民主義的殘余,也是聯合國的主要目標之一。
聯合國有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
會向各個非自治領土派遣視察團和特派團
已推動了80個殖民地獲得了獨立
(圖:聯合國un.org)▼

1960年12月14日,聯合國大會發布第1514號決議,決議強調:“考慮到聯合國在幫助托管地和非自治領地內的獨立運動方面的重要作用,認識到世界人民迫切希望消滅一切形式的殖民主義......重申各國人民可以為了自己的目的在互利和國際法的基礎上自由地處理他們的自然財富和資源,而不損害以互利原則和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經濟合作所產生的任何義務?!?/p>
總而言之,該決議表明了聯合國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殖民主義的建立。這給了阿根廷極大的信心,來聲索原本屬于他們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今年正是
第四個鏟除殖民主義國際十年(2021-2030)的第一年
(圖:un.org)▼

1965年,聯合國大會的2065號決議中,更是明確提及了福蘭克群島問題。原文稱:“……剔除各種殖民主義之夙愿,而福蘭克群島即屬此種形式之一?!?/p>
官司斷到這里,道理已經非常清楚了。不過,英國人并不認賬。繼續非法占領著馬爾維納斯群島。
在談判無果,雙方誰都互不相讓之后。1982年,兩國終于兵戎相見。
阿根廷認為地利在己,可以一戰
英國雖要長途遠征,但也絕不肯松手
(圖:wiki)▼

戰爭發生的這個時間段,也十分微妙。1976年阿根廷軍政府上臺,在國內推行高壓統治,到處暗殺和逮捕反政府人士,人心惶惶。這時阿根廷的經濟也出現了滑坡。
當時被殺害、失蹤或遭受酷刑的
以及被迫流亡的人,大概有三萬人之多
(圖:wiki)▼

阿根廷本是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一度自認南美一哥。但由于缺乏工業基礎,產業單一,嚴重依賴農產品出口,在全球性的大蕭條之中由于農產品滯銷而經濟衰退。此后,由于政治的紛亂,當權者更無心無力打造國內工業基礎。
阿根廷的美好時代結束了
畢竟一個如此仰賴他國的經濟體
再富裕也是一時的
(圖:wiki)▼

加之阿根廷在二戰中錯誤站隊,表現出親軸心國的政治傾向,在英阿對立階段,時任英國首相“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直接用“法西斯分子”稱呼阿根廷軍政府。由于這個原因,阿根廷在國際貿易中也融不進美蘇兩大陣營所主導的圈子。
經濟的凋敝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的矛盾,阿根廷迫切需要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緩解國內尖銳的矛盾。
加爾鐵里本想轉移視線,解決危機
沒想到打完自己下臺了
(圖:wiki)▼

而彼時的英國,也不太好過。經歷了多年的和平年代,也伴隨著英國經濟實力的下降,英國的軍費開支一減再減,到了1980年,英國海軍呈現出一副裝備老化,人浮于事的景象??梢哉f,戰斗力已經跌到了二戰以來的最低谷。
萬里轉進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馬爾維納斯群島。駐扎在馬島的英國官兵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做了阿根廷人的俘虜。英軍趴在地上受降的照片迅速在全世界傳開,英方顏面掃地。
本以為閃擊之下,衰弱的英國即使應戰也沒多大勝算
結果卻出乎阿根廷人意料
(圖:wiki)▼

英國人迅速組織力量予以反擊,但是阿根廷人并不擔心。英國距離馬島萬里之遙,而且承平日久,許多軍艦都沒有定時檢修,能開到南大西洋已然不錯了,更遑論打仗?
戰爭最開始還沒有脫離阿根廷人的預期,英國當時能動員的兩艘航母中,“無敵號”航母在離港不到一小時,就出現了故障。
就是他
2011年被土耳其競拍走拆成廢鐵
(圖:wiki)▼

但是,英國作為老牌海上強國,不管是戰略決心,還是海上動員能力都有深厚的基礎。航母出現了故障,就先開著,在海上一邊奔赴戰場,一邊修理。艦船不足,就先征用民船。
在這場跨越了半個地球的行軍當中,英軍大部分的船都是民用船只。隊伍中既有67000噸的豪華郵輪維多利亞女王號,也有移民客船堪培拉號等等……它們有的剛剛運送完一波客人,就得到了“您的船只受到了女王的征用”的信息。
從護衛驅逐艦上看無敵號航母
(圖:wiki)▼

這個過程中,英軍官兵展示出了驚人的組織力和軍事素養,即使在萬里之遙的南半球作戰,也沒有讓戰場上出現補給不足等后勤問題。
相比之下,100多年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熱戰的阿根廷,對于戰爭的血腥味十分陌生。本土作戰,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本可以逸待勞,但后勤補給方面卻做得一言難盡,守島部隊的武器和人數,以及島上的防御工事,都遠遠不能滿足需求。而且戰爭初期,法國禁止了對阿根廷出口“飛魚”導彈,可見列強們的立場已經很清楚了。
戰爭以阿根廷戰敗告終,英國繼續占領著馬爾維納斯群島直至今日。
6月14日,阿根廷投降
現在的圣馬丁廣場豎立著陣亡戰士的紀念碑
(圖:wiki)▼

當然,不管戰爭的結果如何,這樣的現狀要保持多久。我們仍然要以是非標準來看下馬島的歸屬問題。
當年阿根廷的獨立,標志著殖民主義在這一地區的終結,殖民者再以過去那種野蠻的方式強占一片海外領土,必然是要被國際社會唾棄的。
圣馬丁和玻利瓦爾
永遠的解放者,永遠的美洲英雄
(圖:wiki)▼

如今,殖民主義早就應該成為過去式,卻還有個別國家仍在抱殘守缺。二戰結束時,包括我國的港澳兩地在內,世界上約有70個殖民地。今天還剩下17個,其中10個是英國的,這就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馬島戰爭英國勝利后不久,撒切爾夫人旋即同中國談判香港回歸問題,但面對我國領導人的強硬表態,“鐵娘子”沒有占到半點便宜。
馬島的勝利對撒切爾夫人來說是很大的助力
但我們對主權問題也決不妥協
(圖:shutterstock)▼

除了馬島之外,英國還非法占據著很多海外領地。比如聯合國明確認定屬于毛里求斯共和國的查戈斯群島,島上的原住民還一度被英國所驅逐。經過多年的仲裁決議,才勉強獲得居住權。聯合國要求英國無條件撤離查戈斯群島,但英國表示反對。
英軍在島上制造饑荒,屠殺動物
美軍還修起了軍事基地
他們對于人口置換改變事實可是太熟練了
(圖:wiki)▼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盡管日不落帝國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在英國脫歐、國際社會出現強權政治抬頭的趨勢之下,要英國結束自己的殖民時代,恐怕還要很久。
參考文獻:
1.《聯合國大會一九六〇年十二月十四日第1514(XV)號決議》
2.https://es.wikipedia.org/wiki/Islas_Malvinas#Toponimia
3.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106/1227216.shtml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lkland_Islands#History
5.https://www.express.co.uk/news/world/1454913/falkland-island-news-argentina-uk-british-overseas-territory-falklands-latest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原標題:《英國,拒不歸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