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紹興盜墓團伙請風水師“點穴”,盜挖70座古墓

使用“洛陽鏟”、邀請“風水師”踩點尋找墓穴……這不是熱播劇《盜墓筆記》才有的劇情,而是現實。短短數年間,浙江紹興嵊州市的70座古墓被盜,絕大多數為漢朝、晉朝古墓,包括青銅鏡、青花瓷瓶等古董被盜墓賊盜走販賣。
7月1日,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借用嵊州法院最大的法庭,開庭審理了這起特大盜墓案,由于案情復雜未當庭宣判。該案件涉及20余名“土夫子”(盜墓賊),不乏踩點尋墓的風水師、從事古董交易的“專業人士”。
該案20余名“土夫子”中大部分為嵊州本地的農民和無業人員,年齡基本在40歲左右,對當地古墓分布情況非常熟悉。平時經常留意關注區域內是否有破土的工程項目,查看工地有無古墓磚等物品出現,有墓磚就再用鐵釬探測古墓。他們使用的鐵釬,與盜墓小說中形容的“洛陽鏟”相似,專門用來探測地下是否有古墓的存在,一旦證實就招攬人員用鐵鍬等盜墓工具進行挖掘。這批人有明確的分工,王某某、陳某某等幾人負責找墓,謝某某是唯一有車的,管“后勤”,吃飯、坐車都由他安排。
但照上述方法挖到的墓,挖出“寶貝”的幾率、成色都不高,因此盜墓者會請“專業人士”出馬前往特定區域踩點尋找墓地,以便盜取成色更好的“寶貝”。寧波慈溪人宋某就是該盜墓團伙眼中不折不扣的“軍師”,宋某平時主要以看風水謀生,可以結合風水判斷墓地的大概位置,并且他對古董也有所了解,因此時常有人專門請他“出山點穴”。此外,從事古董交易的王某某和潘某某也是盜墓賊眼中的專家,因為他們對古代墓地和古董有所研究,可以根據墓磚上的花紋、挖出來的銅錢、古董的特征來區分朝代,借此判斷墓內古董的價值。
檢察機關指控,2009年至2013年,被告人陳某某、謝某某等20余人分別相互結伙,經事先商謀,準備盜掘工具,盜掘古墓,獲取文物銷售分贓。期間,陳某某等人分別在嵊州市多地采用鐵釬探、鐵鍬挖的方式,先后盜掘多處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墓葬,將竊得的青銅鏡、青瓷花瓶等古董販賣給他人從中牟利,檢察機關以盜掘古墓葬罪對這20余名被告人提起公訴。被告人中,陳某某與謝某某、王某某多次一起作案,僅在2012年5-10月期間就作案10余次。其中,陳某某更是堪稱盜墓界的“勞模”,參與盜掘古墓38次,謝某某參與34次,王某某參與22次。
紹興在春秋戰國時期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國都城會稽所在地,其城市范圍內有包括印山越國王陵、大禹陵和小黃山墓群等知名度較高的成片古墓群。去年10月,紹興公布了該市迄今為止最大一起系列盜墓案,共抓獲5個組織嚴密、盜銷結合的盜掘古墓、倒賣文物的犯罪團伙,涉及涉案人員124人。該系列案中,共扣押文物1335件,其中三級文物99件、二級文物9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