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花旗劉利剛: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不會在下半年大幅收緊
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7月6日在2021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線上交流會上指出,根據花旗對價格和增長前景的預測,在下半年不會出現大幅貨幣緊縮;同時,花旗維持2021全年8.8%的GDP增長預測,但對下半年的增長路徑進行適度調整。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不會在下半年大幅收緊
花旗的物價和增長預測表明,在下半年中國不會出現大幅貨幣政策的收緊,因為政策退出本身會因金融脆弱性增加而帶來新的風險。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美國貨幣政策退出前景的不確定性,都要求在貨幣政策上保持謹慎與耐心。
劉利剛表示,對制造業投資來說,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可能會阻止中下游行業擴大投資,而正在進行的脫碳計劃可能會限制上游行業的制造業投資。在通脹方面,PPI通脹正在見頂,但下半年可能仍會繼續走高,而豬肉進入深度下行周期,只能通過消費逐步復蘇,才能使CPI通脹保持溫和,PPI-CPI的背離可能會持續下去。花旗認為,與央行的政策轉變相比,發改委的針對性措施將更有效。
花旗預計,鑒于增長勢頭和金融穩定所面臨的風險,中國央行不會在下半年上調政策利率,也不希望國內利率大幅上升。盡管如此,支持經濟的信貸數量可能會繼續下降,但不會再次引發對國內利率上升的擔憂。花旗適度下調了2021年M2同比增速預測至8.6%,社會融資總額(TSF)的增速下調至10.6%。
劉利剛強調稱,在中國貨幣政策考慮退出時,與10年前完全不一樣。如今,貨幣政策退出不僅要看國內的經濟狀況,同時也要考慮到海外極端寬松的貨幣政策條件。如果中國今后快速退出穩健的貨幣政策,會造成在岸市場利息大幅的上升,并且可能導致,企業因為投資實體經濟沒有太多利潤他們會進入金融市場去投;同時企業利用海外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條件,發更多美元債,造成貨幣不匹配的風險,同時產生所謂的投資企業不匹配的風險。另一方面,在這樣的利率環境下,外資進入中國也不太可能進入實體經濟,它會投入到高收益的投機行業。
劉利剛總結稱,緊縮貨幣政策可能會產生的一個悖論,即緊縮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引發境內資產泡沫的產生。因此,在今后中國央行在考慮政策退出時,需要用非常規的方式來看貨幣政策的退出。
房企違約或對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產生較大風險
花旗今年年初對企業負債做了梳理,發現金融風險主要在兩個方面:數據顯示,國有企業的負債率高于民營企業的負債率。而在民營企業中,房地產開發商的負債又尤為高,民營開發商的負債率平均達到83%。
劉利剛認為,房企違約對今年下半年房地產投資的增速應該有比較大風險,同時對整個中國金融的穩定也相對負面。建議今后央行在執行資產新規的時候應該給金融行業一個足夠長的緩沖期,從而新的嚴監管政策出臺時不至于造成一些企業因為流動性或者其他方面出現不必要的違約。
另一個比較大的金融風險在于部分國有金融機構在今后是不是能夠履約,償還人民幣債務或者美元債務:一方面監管機構希望看到通過“信用文化”的建立,減少道德風險;另一方面“信用文化”的建立不會很快,如果這樣的政策推得過快,可能會造成較大的金融市場的振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