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中國股市的道德困境
字號

爭論雖然熱鬧,但是股票的估值卻越來越少被提及。盡管經歷了這輪大跌,A股目前的估值除了主板之外,亦處于高位,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市盈率分別為57倍和92倍。
不久前,監管部門本想通過一些手段讓“快牛”變成“慢?!保谂菽言诟呶坏那闆r下,這些手段最終導致了泡沫的坍塌。監管部門自然也成為了眾矢之的。
“快牛”的本質是“杠桿牛”,而杠桿又分為場外配資和場內融資。這波下跌很大程度上是由場外配資去杠桿引發的,但若股價繼續下滑,將有觸發場內融資強制去杠桿(強平)風險。這正是目前局勢的棘手之處。
投資者自負盈虧是投資的鐵律,而政府部門則有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職責。道德風險的爆發,導致政府部門面臨道德困境:不救市,讓投資者自負盈虧,則有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之虞;救市,則更加壯了投資者的膽,投資者未來將帶來更多的道德風險,危機又將重復。
這種道德困境并非中國政府所獨有,但中國金融市場卻有獨特之處,即政府一方面負責金融監管和穩定,但另一方面政府又在金融市場中充當重要角色。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占據了A股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而匯金以及社?;鸬日刂频臋C構則是A股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投資者。
當政府在股市中集多重角色于一身時,股市既可以替政府分憂解難,也會使政府引火燒身。中國股市的這種特色更加劇了中國金融市場的道德風險。未來中國股市的健康發展,有賴于政府能否從目前其在股市中充當的多重角色中超脫出來,只作為純粹的金融市場監管者和穩定者的角色。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